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楼主: 牛妞

[活动结束] 【阡陌丨周更活动】【数风流人物】第3期(初级*双题)

 火...   [复制链接]

用户组:儒士

      UID
7646
      积分
384
      回帖
187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90
      铜币
3830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5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赵匡胤
线索匹配:
1: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
2:他的兄长赵光义是一位高级将领
3:赵匡胤在统一战争中多次率军亲征,例如平定后蜀、南唐等割据政权
4:赵匡胤行军时“手不释卷”,甚至用车辆载数千卷书籍随行学习‌;其继承人宋太宗赵光义继承读书风气,完善科举制度,推动“右文抑武”国策,使宋朝成为“文人的乐园”‌;两人对读书的重视形成“祖宗之法”,宋太宗曾言:“开卷有益”,流传后世‌
5: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将领威胁,这一典故体现其政治智慧‌;近代领袖毛泽东曾引用“唐宗宋祖”赞誉赵匡胤的治国能力,并以此类比彭德怀等将领的军事才能


B.此人为:李煜
线索匹配:
1:其父李璟虽为帝王,但文学造诣极高,史载“风度高秀,善属文”“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且善书法
2:李煜幼时因外貌奇特被误认为“痴呆”,但其父李璟坚持认为他天赋异禀‌,成年后展现出对文艺的卓越才华,兼修骑射
3:李煜曾随叔父李景遂参与军政活动,史载李景遂因太子李弘冀猜忌被毒杀,而李煜在权力斗争中曾受叔父制约,部分记载暗示其早年或存夺位意图但被劝阻‌
4:南唐灭亡后,李煜虽表面归顺北宋,但其诗词中隐含复国倾向,其弟李从善在宋廷为质期间与李煜关系紧张,部分野史称李煜曾因政治分歧遭家族内部背叛,最终被宋太宗毒杀‌
5:李煜谋反时,南唐已非李璟嫡长子李弘冀一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海藍時见鲸 在街上乱抛媚眼被人暴打,住院疗伤花费 3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4734
      积分
221
      回帖
38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01
      铜币
2597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1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8
发表于 2025-3-27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赵光义
线索匹配:皇帝身份: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位皇帝,继其兄赵匡胤(宋太祖)之后即位。
兄长是高级将领:其兄赵匡胤原为后周高级将领,后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御驾亲征:赵光义曾亲征北汉(灭北汉之战)和辽国(高梁河之战)。
推崇读书:他提出“开卷有益”的典故,并主持编纂《太平御览》等巨著;其子宋真宗赵恒留下“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名句,父子二人对读书的评价流传千古。
评价大臣的典故:赵光义评价宰相吕端“吕端大事不糊涂”,此典故后被毛泽东引用,称赞叶剑英元帅在关键时刻的清醒决断。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宰相嫡长子:杨玄感是隋朝宰相杨素的嫡长子。杨素文武双全,战功显赫,文学与书法造诣极高,曾参与平定北齐、南陈,著有诗文集,书法亦受推崇。
幼年“痴呆”与成长:杨玄感幼年时被认为愚钝,但杨素看出其潜力。成年后,他博览群书、精于骑射,展现出非凡才能。
随征与未遂袭击: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时,杨玄感负责督运粮草。据传他在归途中曾密谋袭击炀帝,但被叔父杨约(杨素之弟)劝阻。
谋反败亡于弟手: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兵败后逃至葭芦戍,命弟弟杨积善杀死自己,以保尊严。
君主非原定储君:隋炀帝杨广并非隋文帝最初册立的太子(原太子为杨勇),符合“君主非前任第一任储君”的条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556
      积分
395
      回帖
135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327
      铜币
3582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赵光义
线索匹配:1、他是宋太宗,北宋第二个皇帝。
2、其兄赵匡胤原为后周高级将领。
3、赵光义曾亲征灭北汉,并多次北伐辽国。
4、赵光义组织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典籍,推崇读书。其子宋真宗赵恒在《励学篇》中写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千古名句。
5、赵光义评价宰相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毛泽东曾引用此典故赞扬叶剑英。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1、杨玄感是隋朝权臣杨素的嫡长子。杨素曾任尚书令,文武双全,战功显赫,且文采出众,擅长书法
2、杨玄感幼年时被认为“痴肥迟钝”,但杨素认为儿子潜质高。成年后,杨玄感骁勇善战、博览群书。
3、杨玄感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回来时到了大斗拔谷,当时随从官员都很狼狈,杨玄感想袭击隋炀帝。叔父杨慎对杨玄感说:“朝士的心还是一致的,皇上还没有垮台的迹象,不可胡来呀!”杨玄感这才作罢。
4、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兵败后命亲弟杨积善杀死自己,以全尸节。
5、杨玄感反叛时的君主是隋炀帝杨广。杨广是隋文帝次子,原太子杨勇被废后才得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480
      积分
322
      回帖
59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92
      铜币
5191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4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赵光义
线索匹配:
1.赵光义为北宋第二位皇帝
2.他的兄长赵匡胤曾是后周殿前都点检,为禁军最高统帅
3.赵光义在位期间亲征北汉和辽国
4.赵光义提倡“开卷有益”,曾称“朕性喜读书,开卷有益,不为劳也”‌;
   其子宋真宗赵恒留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名句‌
5.赵光义评价宰相吕端“吕端大事不糊涂”,此典故后被毛泽东用来赞扬叶剑英元帅‌。
B.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
1.他是隋朝宰相杨素嫡长子,杨素文武双全,善诗文书法
2.杨玄感幼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认为他痴呆。只有父亲杨素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杨玄感长大后果然好读书,爱骑射
3.随隋炀帝征高句丽时欲反叛,被叔父杨约劝阻未果,最终起兵失败
4.谋反失败后命弟杨积善杀己,符合“死于亲弟之手”
5.杨玄感在隋炀帝第二次征高句丽时起兵,隋炀帝是隋文帝的次子,原本的储君是杨勇,后被废,隋炀帝成为太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做为仅有的一个渡劫期修士,xiaobandeng 将要渡劫前得到师娘赞助 3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贡士

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UID
374
      积分
3045
      回帖
113
      主题
551
      发书数
431
      威望
2282
      铜币
6845
      贡献
0
      阅读权限
6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9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syntx 于 2025-3-27 21:25 编辑

A.此人为:  宋太宗赵炅(赵光义)
线索匹配:
1、他是皇帝
赵炅是北宋第二位皇帝。
2、他的一位兄长曾是高级将领。
赵匡胤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是禁军最高统帅。
3、他曾御驾亲征某敌国。
赵炅在位期间多次亲征。
4、他热衷于读书,他和他的继承人都对读书做了流传千古的评价。
赵炅嗜好读书,曾表示自己“他无所爱,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他提倡“开卷有益”的读书理念,其子宋真宗赵恒继承其思想,写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劝学诗》,成为千古名句‌。
5、他对一位大臣的评价也成了典故,且这典故还被后市一位伟人引来赞扬其麾下的一位元帅。
赵炅评价宰相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毛泽东曾引用此典故赞扬叶剑英元帅在关键时刻的政治决断‌。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
1、他是宰相嫡长子,他的父亲文武双全,战绩卓著,作文作诗水平都很高,还擅长书法。
杨玄感是隋朝宰相杨素的长子,杨素不仅是隋朝的军事统帅,而且他也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作文作诗水平较高,在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可谓文武双全。
2、他小时候许多人认为他痴呆,他父亲却有不同意见,果然他长大后喜欢读书骑射。
杨玄感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幼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认为他痴呆。只有父亲杨素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杨玄感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
3、他曾跟随君主出征,归途中他曾想袭击君主,被他叔父劝阻而放弃。
公元 612 年,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杨玄感负责在黎阳督运粮草。他见百姓苦不堪言,天下思乱,便趁机起兵反隋,想袭击回师途中的隋炀帝,叔父杨慎对杨玄感说:“朝士的心还是一致的,皇上还没有垮台的迹象,不可胡来呀!”杨玄感这才作罢。
4、他后来谋反失败死于亲弟之手。
杨玄感起兵后,虽得到了一些响应,但最终因兵力悬殊等原因谋反失败,他让弟弟杨积善将自己杀死,以免受辱。
5、他谋反时的君主不是前任君主的第一任储君。
杨玄感谋反时的君主是隋炀帝杨广,而杨广并非隋文帝杨坚的第一任储君,杨坚的第一任太子是杨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jsyntx 只顾着仰头看云,被高跟鞋美女踩伤了膝盖,损失 5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112
      积分
258
      回帖
29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43
      铜币
2952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5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1
发表于 2025-3-27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之浪 于 2025-3-27 19:49 编辑

A.此人为: 赵光义
线索匹配:
​1.他是皇帝 → 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位皇帝

2.他的一位兄长曾是高级将领 → 他的兄长是宋太祖赵匡胤,曾是后周禁军高级将领(殿前都点检),后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3.他曾御驾亲征某敌国 → 赵光义曾两次御驾亲征北汉,并北伐辽国。

4.他热衷于读书,他和他的继承人都对读书做了流传千古的评价 →
赵光义酷爱读书,曾组织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大型类书,并留下名言 ​​“开卷有益”​​(“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他的继承人宋真宗赵恒也留下劝学名句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励学篇》)。

5.他对一位大臣的评价也成了典故,且被后世伟人引用赞扬元帅 →
宋太宗赵光义评价吕端:吕端虽小,则乱,大则不乱。
毛泽东对叶剑英的评价是:“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A.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

1.他是宰相嫡长子,他的父亲文武双全,战绩卓著,作文作诗水平都很高,还擅长长书法。 →他的父亲杨素才具文武,于隋朝建立前后屡立大功。

2.他小时候许多人认为他痴呆,他父亲却有不同意见,果然他长大后喜欢读书骑射。《隋书》记载:少时晚成,人多谓之痴,其父每 谓所亲曰:“此兒不痴也。

3.他曾跟随君主出征,归途中他曾想袭击君主,被他叔父劝阻而放弃。→《隋书》记载:及从征吐谷浑,还至大斗拔谷,时从官狼狈,玄感欲袭击行宫。其叔慎谓玄 感曰:“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玄感乃止。

4.他后来谋反失败死于亲弟杨积善之手。

5.他谋反时的君主不是前任君主的第一任储君。→杨勇才是隋文帝的第一任储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3992
      积分
281
      回帖
143
      主题
2
      发书数
0
      威望
208
      铜币
2032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6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宋真宗赵恒

B.此人为: 杜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633
      积分
282
      回帖
68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47
      铜币
29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宋太宗赵光义
线索匹配:兄长曾是高级将领,御驾亲征某敌国,说明属于朝代前期,有战争时期,热衷于读书,他和他得继承人都对读书做了流传千古的评价,说明他和子孙在历史上有文治业绩;对大臣的典故及后世引用被伟人引用评价元帅,说明评价正面居多。综上,判断为宋太宗赵光义。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其父为宰相,文武双全,战绩卓著,作文作诗水平都很高,还擅长书法,确定为历史上有声望的人;小时被许多人认为痴呆,说明小时候有呆名;随君主出征,归途中想袭击君主,被其叔父劝阻放弃,说明是处于战争年代;谋反失败死于亲弟手中,谋反时的君主不是前任君主的第一任储君,说明该人曾反叛过,且时任君主登基前曾有变更。综上,判断为杨玄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0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0 以后答题要规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贡士

重建论坛勋章

      UID
803
      积分
2481
      回帖
362
      主题
320
      发书数
315
      威望
1825
      铜币
4195
      贡献
0
      阅读权限
6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1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宋太宗赵光义(赵炅)
线索匹配:
1. 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位皇帝,其兄长赵匡胤(宋太祖)原为后周高级将领(殿前都点检),后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2. 赵光义在位期间两次大规模亲征:  
   - 灭北汉(979年):亲征攻灭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 宋太宗为夺回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于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平北汉后,未经休整和准备,即转兵攻辽,企图乘其不备,一举夺取幽州。辽景宗耶律贤得知幽州被困,急令精骑增援。辽军反击,宋军三面受敌,顿时大乱,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乘驴车逃走。辽军追至涿州(河北涿州市)为止。
3. 赵光义主持编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巨著,提出“开卷有益”的著名论断,成为劝学经典。  
   其子宋真宗赵恒继承父志,写下《劝学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父子二人对读书的推崇流传千古。
4. 赵光义评价宰相吕端“吕端大事不糊涂”,此典故被毛泽东引用,称赞叶剑英在“粉碎四人帮”等关键时刻的决断力。毛泽东曾言:“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B.此人为:  隋朝杨玄感
线索匹配:
1. 杨玄感的父亲是隋朝著名宰相杨素,杨素文武双全,战功显赫,且文学造诣深厚,擅长书法。
2. 杨玄感幼年时被认为资质平庸,但其父杨素看出他的潜力。成年后,他勤奋读书、精于骑射。
3. 杨玄感曾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归途中确有谋反意图。据《隋书》记载,其叔父杨约(或家族长辈)曾劝阻他不要轻举妄动。
4. 杨玄感趁隋炀帝二征高句丽时在黎阳起兵,但因战略失误兵败。穷途末路之际,他命弟弟杨积善杀死自己,以保全尊严(后杨积善自杀未遂被俘)。
5. 隋炀帝杨广并非隋文帝最初册立的太子(原太子为杨勇),因此“谋反时的君主不是前任君主的第一任储君”的条件成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008
      积分
388
      回帖
144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315
      铜币
3293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7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宋太宗赵光义
线索匹配:
        作为皇帝,符合条件 1;
        兄长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曾为高级将领,符合条件 2;
        赵光义曾御驾亲征辽国(敌国),符合条件 3;
        他提出 “开卷有益”,继承人宋真宗写下《劝学诗》(如 “书中自有黄金屋”),符合条件 4;
        他评价大臣吕端 “大事不糊涂”,后世伟人引用此典故赞扬叶剑英元帅,符合条件 5。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
        杨玄感是隋朝名将杨素的长子,杨素当过隋朝宰相,而且杨素文武双全,战绩卓著,作文作诗水平都很高,还擅长书法。符合条件 1;
        杨玄感小时候许多人认为他痴呆,但他的父亲却有不同意见,认为他长大后会有所作为,果然他长大后喜欢读书骑射。符合条件 2;
        他曾跟随隋炀帝出征,归途中曾想袭击隋炀帝,但被他的叔父劝阻而放弃。符合条件 3;
        后来,杨玄感谋反失败,最终死于自己的亲弟弟杨玄纵之手。符合条件 4;
        他谋反时的君主隋炀帝不是前任君主隋文帝的第一任储君。符合条件 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2 15:26 , Processed in 0.44851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