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楼主: 牛妞

[活动结束] 【阡陌丨周更活动】【数风流人物】第3期(初级*双题)

 火...   [复制链接]

用户组:儒士

      UID
4992
      积分
331
      回帖
67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97
      铜币
2991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2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唐太宗李世民
线索匹配:
1.他是皇帝。
李世民为唐朝第二位皇帝,开创“贞观之治”。
2.他的一位兄长曾是高级将领
其兄李建成曾任太子,弟李元吉为齐王,参与军事决策;李世民兵变前,兄弟均涉军务。
3.他曾御驾亲征某敌国。
亲征高句丽,虽未彻底征服,但展现军事魄力。
4.他热衷于读书,他和他的继承人都对读书做了流传十古的评价。
设立弘文馆,倡导“以史为镜”。
继承人唐高宗延续文治,编修史书,推崇儒学。
5.他对一位大臣的评价也成了典故,且这典故还被后世一位伟人引用来赞扬其磨下的一位元帅。
李世民评价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毛泽东曾以“疾风知劲草”赞扬彭德怀在抗美援朝中的坚毅。


B.此人为: 房遗爱
线索匹配:
1.他是宰相嫡长子,他的父亲文武双全,战绩卓著,作文作诗水平都很高,还擅长书法。
父亲房玄龄为唐初名相,文武双全,诗文书法俱佳,辅佐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
2.他小时候许多人认为他痴呆,他父亲却有不同意见,果然他长大后喜欢读书骑射。
房遗爱早年资质平庸,但成年后善骑射,参与军事活动。
3.他曾跟随君主出征,归途中他曾想袭击君主,被他叔劝阻而放弃。
随唐太宗征高句丽,途中或曾因不满生异心,但无明确记载,可能结合其家族背景(叔父房仁裕为朝臣)的隐晦暗示。
4.他后来谋反失败死于亲弟之手。
房遗爱与高阳公主谋反(永徽四年,653年),事败后被处死。虽史书记载其被朝廷诛杀,但其弟房遗直揭发其罪行,导致其死。
5.他谋反时的君主不是前任君主的第一任储君。
谋反时的君主为唐高宗李治,其继位因原太子李承乾被废,符合“非第一任储君”。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204
      积分
432
      回帖
302
      主题
2
      发书数
0
      威望
280
      铜币
534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1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赵光义
线索匹配:1.他是皇帝
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位皇帝,继承其兄赵匡胤(宋太祖)之位,庙号太宗。

2.他的一位兄长曾是高级将领
其兄赵匡胤原为后周高级将领(殿前都点检),后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3.他曾御驾亲征某敌国
赵光义在位期间多次亲征,如灭北汉之战(979年),后又亲征辽国(高粱河之战)。

4.热衷读书,与继承人留下读书评价
赵光义重视文治,主持编修《太平御览》等典籍;其子宋真宗赵恒写下著名的劝学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广为流传。

5.对大臣的典故被后世伟人引用
赵光义评价宰相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此典故被毛泽东引用,赞誉叶剑英元帅在关键时刻的清醒决断(1971年林彪事件后)。


B.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1.出身背景:杨玄感是隋朝宰相杨素的嫡长子。其父杨素文武双全,战功显赫(如平陈之战、击突厥),且文采斐然,擅长书法,符合第一条线索。

2.少时经历:杨玄感年少时被认为“痴钝”,但杨素断言他必成大器。成年后,他喜好读书、骑射,与第二条线索中“长大后喜欢读书骑射”吻合。

3.谋反前兆: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时,杨玄感负责督运粮草,趁机在黎阳起兵。虽无明确记载“归途袭击君主被叔父劝阻”,但他在炀帝出征期间举兵,或与第三条线索中“随征途中欲袭君”的情节存在关联。杨素之弟杨约可能曾参与劝阻,但史书细节存疑。

4.结局:杨玄感谋反失败后,命其弟杨积善杀死自己(《隋书》载“积善抽刀斫杀玄感”),符合第四条“死于亲弟之手”。

5.君主身份: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次子,原太子为杨勇,后杨勇被废,杨广继位,故第五条“谋反时的君主非前任第一任储君”成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356
      积分
495
      回帖
293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348
      铜币
1365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刘秀
线索匹配:1.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公元25年称帝,开创“光武中兴”的盛世。2.刘秀的兄长刘縯是更始政权的重要将领,曾任大司徒。3.刘秀在位期间多次御驾亲征,例如:平定陇右隗嚣、讨伐蜀地公孙述。4.刘秀本人重视儒学,推崇经学。其子汉明帝刘庄继承父志,留下“临雍拜老”的典故。5.刘秀曾评价名将马援:“伏波论兵,与我意合。”马援以“马革裹尸”的壮志闻名。毛泽东在《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化用此典。
B.此人为:  高澄
线索匹配:1. 作为高欢嫡长子,身份与家族背景无可争议;2. 幼年“非常之举”与成年才能的对比符合史载;3. 弑君未遂事件有明确史料支撑;4. 其死亡与弟高洋的权力继承存在隐晦关联;5. 东魏孝静帝的即位背景严格满足“非前任第一储君”条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354
      积分
317
      回帖
170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31
      铜币
2550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1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宋太宗赵二
线索匹配:
1+2:赵匡胤入职美团前是实权大将,赵匡义继承他哥的帝位。
3:高梁河车神了解一下。
4:太宗开卷有益,真宗听爸爸的话,所以得到了颜如玉黄金屋。
5:吕端大事不糊涂——能用伟人来形容的就那一位。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
1+5:隋杨素之子,杨素文韬武略是个全才,除了是开国功臣外,还有用各种手段帮杨广夺得帝位的从龙之功。
2:少不器,人谓痴,其父曰不痴;长大后,好读书,善骑射。
3+4:随杨广出征西域,欲行废立之事,被劝阻;后来征高句丽时坐镇后方,由于杨广的位置姿势横看竖看都刚刚好,一时没忍住就反了,但失败了,想自杀但又下不去手,就让他弟弟代劳,留下了大名鼎鼎的杨公宝库,后被寇仲徐子陵发现(并不是,划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秀才

      UID
5154
      积分
551
      回帖
380
      主题
7
      发书数
0
      威望
357
      铜币
1762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7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明武宗朱厚照
线索匹配:1.    皇帝身份    明武宗朱厚照为明朝第十位皇帝,年号正德2.    兄长背景    其父明孝宗仅有二子(朱厚照及幼年夭折的朱厚炜),但朱厚照早年与堂兄朱厚熜(后为嘉靖帝)关系密切,而朱厚熜的家族中多位成员曾担任军事职务3.    御驾亲征    1517年,朱厚照化名威武大将军朱寿,率军亲征蒙古鞑靼部,取得应州大捷,史载此役蒙古军退走,边关数年无事”‌4.    君臣典故与后世引用    朱厚照曾评价重臣杨廷和:卿乃朕之萧何。此典故意指杨廷和如汉初萧何般辅国持重。后世毛泽东在评价十大元帅时,曾引用萧何之才类比朱德,间接呼应朱厚照对杨廷和的赞誉。


B‌. 此人为:  刘劭

线索匹配:1.    宰相嫡长子,父亲文武双全    刘劭为刘宋文帝刘义隆长子,其父虽为帝王,但刘义隆在位期间实际掌权的宰相级人物为徐湛之、江湛等。刘义隆本人文武兼备,善诗文书法,符合父亲文武双全的描述2.    幼年痴呆,长成后文武兼修    史载刘劭幼年形貌异常,时人疑其愚钝,但其父刘义隆坚持培养其才学。刘劭成年后好读史书,兼习弓马,与描述吻合3.    随君出征欲袭主,叔父劝阻    刘劭曾随父刘义隆北伐北魏,途中因与父政见不合,密谋兵变。其叔父刘义恭(时任司徒)察觉后力劝其罢手,刘劭暂止4.    谋反失败死于弟手,君主非首任储君    刘劭弑父篡位后,其弟刘骏(原非储君,首任太子为刘劭)起兵讨伐,最终斩杀刘劭。刘骏继位为孝武帝,符合谋反时君主非前任首任储君的限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3061
      积分
295
      回帖
45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72
      铜币
3213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4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赵光义
线索匹配:
1. 他是皇帝: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位皇帝。
2. 他的一位兄长曾是高级将领:赵光义的兄长赵匡胤在后周时期官至殿前都点检(禁军最高统帅)。
3. 他曾御驾亲征某敌国:赵光义在位期间两次亲征辽国。
4. 他热衷于读书,他和他的继承人都对读书做了流传千古的评价:赵光义曾言 “开卷有益”,继承人宋真宗赵恒:其《劝学诗》中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
5. 他对一位大臣的评价也成了典故,且这典故被后世伟人引用来赞扬其麾下的元帅:赵光义评价宰相吕端:“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毛泽东在评价叶剑英元帅时,曾引用此典故。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
1. 杨玄感是隋朝宰相杨素的嫡长子。杨素参与修订《开皇律》,擅长诗文,与薛道衡齐名。灭陈朝、破突厥,战绩卓著。唐代张怀瓘《书断》评其书法 “骨势洞达,爽爽如有神力”。
2. 杨玄感幼时被众人认为愚钝,但杨素断言:“此儿不痴也。”成年后果然精通骑射,喜好读书,展现文武之才。
3. 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时,杨玄感随军出征。归途途中,他曾策划袭击炀帝,被叔父杨慎劝阻而放弃。
4. 大业九年,杨玄感以 “讨炀帝暴政” 为名起兵,最终被隋军镇压。他在逃亡途命弟弟杨积善将自己杀死。
5.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并非第一任储君(原太子为杨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xianren1989 在孤儿院做义工,奖励 3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贡士

      UID
9339
      积分
2010
      回帖
1004
      主题
222
      发书数
117
      威望
1280
      铜币
4168
      贡献
0
      阅读权限
60
      注册时间
2025-3-9
      在线时间
32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赵光义

线索匹配:

1.他是皇帝。
宋太宗赵光义,北宋第二位皇帝。

2.他的一位兄长曾是高级将领
兄长赵匡胤是后周禁军高级将领,曾任殿前都点检,后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成为北宋开国皇帝。

3.他曾御驾亲征某敌国。
高梁河车神,两次北伐辽国,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

4.他热衷于读书,他和他的继承人都对读书做了流传千古的评价。
赵光义本人提出“开卷有益”。
继承人宋真宗赵恒《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5.他对一位大臣的评价也成了典故,且这典故还被后世一位伟人引用来赞扬其麾下的一位元帅。
赵光义对宰相吕端的评价“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成为典故。
毛泽东曾用此典故赞扬叶剑英元帅,称其在关键时刻“大事不糊涂”。


B.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

1.他是宰相嫡长子,他的父亲文武双全,战绩卓著,作文作诗水平都很高,还擅长书法。
杨玄感是隋朝宰相杨素(封楚国公,官至司徒)的嫡长子。
军事上灭陈朝、破突厥、平江南叛乱,战功显赫。
文学上诗风刚健,代表作《出塞》二首被收入《全隋诗》。
书法上工于草书、隶书,与薛道衡并称 “二绝”。

2.他小时候许多人认为他痴呆,他父亲却有不同意见,果然他长大后喜欢读书骑射。
杨玄感幼时“不成器”,世人多认为其“痴呆”,但父亲杨素断言“此儿不痴”。
成年后,他“好读书,便骑射”,成为文武兼备的将领。

3.他曾跟随君主出征,归途中他曾想袭击君主,被他叔父劝阻而放弃。
杨玄感随隋炀帝征吐谷浑,归途至大斗拔谷时,因见随行官员疲惫,企图袭击隋炀帝,但被叔父杨慎以“朝士心未散,不可妄动”劝阻而罢手。

4.他后来谋反失败死于亲弟之手。
杨玄感起兵反隋失败后,被隋军围困于葭芦戍,自知无路可逃,命其弟杨积善将自己杀死。

5.他谋反时的君主不是前任君主的第一任储君。
杨玄感谋反时的君主是隋炀帝杨广,而杨广并非隋文帝杨坚的第一任储君。原太子杨勇因失宠被废,杨广才得以继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兢夔 给溺水的MM做人工呼吸,奖励 5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526
      积分
249
      回帖
35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31
      铜币
2704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1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1
发表于 2025-3-27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赵光义
线索匹配:
1.赵光义是宋朝第二位皇帝。
2.赵光义兄长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在建立宋朝之前,赵匡胤是后周的高级将领
3.赵光义曾御驾亲征辽国。
4.赵光义热衷于读书,称 “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他的继承人宋真宗赵恒作《励学篇》,有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等名句,流传千古。
5.赵光义评价大臣吕端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后来毛主席曾用这句话来赞扬叶剑英元帅。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
1.他是隋朝司徒杨素之子,杨素才具文武,于隋朝建立前后屡立大功,在文学上,“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善属文,工草隶,颇留意于风角。美须髯,有英杰之表”。
2.杨玄感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幼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认为他痴呆。只有父亲杨素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杨玄感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
3.杨玄感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回来时到了大斗拔谷,当时随从官员都很狼狈,杨玄感想袭击隋炀帝。叔父杨慎对杨玄感说:“朝士的心还是一致的,皇上还没有垮台的迹象,不可胡来呀!”杨玄感这才作罢。
4.隋炀帝第二次征伐高句丽时,杨玄感负责在黎阳郡督运粮草。他趁机起兵谋反,但最终兵败,让弟弟杨积善将自己杀死。
5.当时隋炀帝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并非杨坚的第一任储君,杨坚最初立的太子是杨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429
      积分
301
      回帖
154
      主题
2
      发书数
0
      威望
223
      铜币
2913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汉光武帝刘秀
线索匹配:
1.他是皇帝;
2.刘秀的兄长刘縯是反王莽起义的高级将领;
3.刘秀在统一天下过程中多次率军征战;
4.刘秀热衷儒学,推动文教发展,其继承人汉明帝也重视读书;
5.刘秀评价冯异“为吾披荆棘,定关中”,形成“披荆斩棘”典故,后世毛泽东曾引用此典故赞扬麾下元帅。

B.此人为: 耶律察割
线索匹配:
1.耶律察割是辽朝宰相耶律安端嫡长子,耶律安端文武双全,擅长书法诗文;
2.耶律察割幼时被视“痴呆”,但耶律安端认为其不凡,他长大后习文练武;
3.耶律察割随辽世宗出征,归途中企图袭击辽世宗,被叔父劝阻;
4.耶律察割后来谋反,被辽穆宗(耶律璟,属宗室子弟)诛杀;
5.辽世宗(耶律阮)并非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第一任储君(第一任储君为耶律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5404
      积分
233
      回帖
33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16
      铜币
2984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7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宋太宗赵炅(赵光义)
线索匹配:
1.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位皇帝
2.其兄长赵匡胤(宋太祖)原为后周高级将领
3.赵光义在位期间曾两次御驾亲征辽国(即契丹帝国),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
4.赵光义热衷读书,组织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大型类书,并留下“开卷有益”的典故,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其子宋真宗赵恒继承其文治政策,写下“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劝学诗》
5.赵光义曾评价宰相吕端“‌吕端大事不糊涂‌”,这一典故被后世广泛引用。毛泽东在评价叶剑英元帅时,化用此典称赞其“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
1.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功臣杨素嫡长子,其父杨素官至尚书令(宰相级别),封楚国公,是隋朝统一战争的核心统帅,曾率军灭陈、平定汉王杨谅叛乱,兼具文韬武略‌。杨素“工草隶,善属文”,著有《柳机墓志》等书法作品
2.杨玄感幼年“体貌雄伟,美须髯”,但性格内敛深沉,被时人误认为“痴钝”。其父杨素曾公开断言:“此儿不痴也”,后杨玄感成年后“骁勇善骑射,好读书”,印证了父亲的判断‌
3.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随隋炀帝亲征高句丽,负责督运粮草。隋军久攻辽东不下时,杨玄感密谋在涿郡(今北京)截击炀帝归途,被叔父杨慎劝阻:“天下思乱者众,然时机未至”,遂暂缓行动‌
4.后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正式起兵反隋,为大将军宇文述所败,杨玄感命其弟杨积善将其杀死,献首于朝廷
5.杨玄感反叛时的君主隋炀帝杨广,原为隋文帝次子,通过夺嫡取代兄长杨勇(第一任太子)继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2 15:10 , Processed in 0.347338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