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9|回复: 0

《外婆的道歉信》:他们只是夹在人群中,步调和别人不太一样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UID
593
      积分
2652
      回帖
330
      主题
236
      发书数
0
      威望
2369
      铜币
6545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6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2025-4-25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第二本中文小说终于和中国的读者见面了。在一次采访中,巴克曼提到:“最吸引我的就是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10岁以下的小孩,因为他们是最不会在意那些社会既定法则的人。”

  “到了一定年龄以后,人的价值观会渐渐变成这样一句话:‘你知道吗,别人他妈的怎么想,关我屁事。’然后小孩子也还没学会应该怎么去适应这个社会。我对这些人很感兴趣,他们不会跟随别人人云亦云,而是只挑自己的路走,但也不至于是别人眼中的奇葩。他们只是夹在人群中,步调和别人不太一样。”

  作家巴克曼

  写下这本书的瑞典人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生于1981年,以撰写博客和专栏为创作开端,他能够非常敏锐地捕捉到日常生活的细节,将身边的琐碎小事以极具趣味的方式写进他的博客文章。拥有两个孩子的巴克曼在博客里记录了大量与孩子们相处的细节,这些经历最终都变成《外婆的道歉信》里有趣又真实的情节。他本人的故事也证明了这本书拥有治愈人心的温度。几乎所有读过这个故事的外国读者都惊叹这本书让他们想起了自己的外婆,甚至想要成为外婆那样的家长,人们惊叹到,巴克曼让我们爱上这个活泼过头的外婆,也重新爱上生活。

  巴克曼笔下的人物来自瑞典的不同阶级和不同年龄,从小孩到流浪汉,远远超越了巴克曼同龄世代的限制。这些角色都非常接地气,充满生活气息。

  《外婆的道歉信》的故事就是一个早熟聪慧的七岁女孩与一个古怪疯狂的七十七岁外婆的组合。当爆笑与催泪完美地融合,这个关于爱、原谅与守护的故事,势必会触动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爱莎是个早慧但是超级可爱的七岁女孩,在这个世界上,她最爱的依次是她的外婆、哈利·波特和维基百科。由于拥有远超同龄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她显得过于特别,因此常被同学欺负。爱莎的外婆七十七岁,她的初次登场就是给雪人穿上衣服让邻居误以为有人从阳台上跌下楼。不仅如此,她还敞着浴袍(里面是裸体)站在阳台上用彩弹枪射击推销员,边开车边吃烤肉却喊爱莎换挡,揩男护士的油……种种疯狂行为可谓“罄竹难书”。

  这样一个看似“不负责任”的外婆却是爱莎唯一的朋友,在她受伤害怕的时候,带领她进入童话世界经历冒险故事,以此躲避现实带来的打击与恐惧。当爱莎在学校受尽委屈,外婆就用自己做的傻事(超好笑)来帮爱莎“改写记忆”。用外婆的话说:“如果你摆脱不了坏事,就必须用更多‘好料’去盖过它”。

  这本书所承载的并不仅仅是一对祖孙的温暖情谊,更多的其实是作者关于“人生的幽默与哀愁”的感悟。因为最重要的故事将在第四章出现。接着,与外婆有关的邻居们相继登场——一只爱吃糖果的凶恶大狗、一个总在不停消毒洗手的怪物、一个管东管西的烦人精和一个酗酒的心理医生等等。他们的出场给这个看似轻松好笑的故事增添了不少现实的残酷。

  《外婆的道歉信》引发欧美网友晒书热

  “我得感受这些角色,我的每一个句子都是在感受角色……小说是用情感做素材的,有时我会离开朋友,离开我的社交圈,也有时候是他们离开我。因为我这个人天生难以和别人保持一段长久的关系,所以我笔下的人物会在空房间里一个人对着自己生闷气,这不是凭空瞎写的,我就是这样的人。”

  外婆就是“这样的人”。某次,爱莎听到有人说外婆可以一个人在一个空房间里吵起架来。当爱莎把这句话告诉外婆时,她看起来很生气,竟然反问出一个不合逻辑的问题——如果是房间先找碴儿呢?

  勇敢地去做与众不同的自己,这是我们生来的权利——这是全书被外婆频繁强调并贯彻始终的观点。外婆是与众不同的,她也希望爱莎能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只有抛开那些无谓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爱莎才能真正理解外婆的人生,才能真正听懂邻居们的故事。

  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爱莎问太多问题的时候,外婆就会翻着白眼反问:“你没听过那个故事吗?有个女孩想太多,然后就爆炸了。”

  诸如此类的巴克曼式的诙谐与治愈集结而成的《外婆的道歉信》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欢迎。面对粉丝的追捧,他很冷静:“有一部关于格兰特·莫里森的纪录片,蝙蝠侠漫画的作者。在一次签名会上有读者问他:‘为什么你的故事能够打动我,甚至让我为之流泪?’莫里森回答:‘我只能说,我的作品是将打动我的那些东西扩散给你。’他说得太准确了。这就像一根连接你我的电线,当我的故事打动我自己的时候,我希望电线那头的你也被点亮。”

  谨以此书献给每一个依然热爱故事的大人。

字数:1571
原作者:果麦文化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5568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6 02:21 , Processed in 0.1319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