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0|回复: 0

《肖申克的救赎》:越狱人生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UID
1085
      积分
1022
      回帖
129
      主题
224
      发书数
0
      威望
845
      铜币
22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2025-4-24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第一次看了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当时的感动至今难忘,那是一种混杂了震撼和被鼓动的感动,整个电影中孕育着一股生机,让人感到重新获得了力量。后来我几乎是每隔几年就看一次,每一次都有新的体会。后来又看了斯蒂芬金的原著,更加佩服这个以恐怖小说闻名于世的作家居然能写出如此宏大的人生主题作品。今天又将它重新翻开,果然又发现了原来没有想到的深意。

  如果让我用几个关键词去形容这部作品,我想到的是:希望、信念、单纯、冷静、创意、渴望、自由。

  希望,就是在你的梦想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时候就能看见你坐拥它时的美景;信念,就是坚定的相信你还没有看到的事情;单纯,就是抛开所有困扰你的可行与不可行推理;冷静,就是当遇猛虎拦路,依然知道该用哪只手扣动扳机;创意,就是一颗愿意把每一天都过的不一样的游戏心;渴望,就是得不到会死的追逐欲;自由,就是分别心的丧失,即便深陷牢狱也不觉得铁窗内外有何不同。

  斯蒂芬金在构思安迪这个人物的时候,没有吝啬的赋予了他以上所有美好的特质。我不禁想象着,当他合上电脑,看着安迪从文字走上荧幕,从荧幕故事中脱颖而出,十几年来一直震撼激励着全世界人类的时候,有没有觉得,这个人就是真实存在于宇宙多时空中的呢?而他,只是把他的故事,传颂到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

  太阳底下无新事。再次重温这部作品,我看到的也并非新鲜主题,但是因为年龄增长,经历累积,我自己这些年从一个忙碌的行业跳到另一个并不轻松的行业,总是纠结于无法找到自己真正喜爱的事业,特别是经历了自己家庭的变故以后,整个人仿佛是年少时黄磊唱的那首歌描述的一样,那首歌里说曾经年少想要改变世界后来发现只能让世界改变自己。我看到社会上,包括我自己的很多人,我们都一天一天的,把生活越来越过的像是在“蹲监狱”。人们为了逃避恐惧而选择改变,而不是为了希望。就像我曾经深陷我的第一份工作中,忙碌痛苦到不可自拔,可是当我终于换了一份当时以为会很舒服的工作时,这份工作又开始变得非常煎熬,于是我惶恐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是辞去现在这份工作还是说明问题根本不在于做什么工作呢?就这样每一天,我们都好像为了某些原因不能随心所欲,但其实这些原因只是我们心灵的牢狱,无论我们去哪里,只要心里没有自由,就不会有自由的感觉。

  我情不自禁的要想象自己就是安迪,如果我也处于他这样的境地,我也能像他那样吗?就是斯蒂芬金描述的那样:“自由的感觉仿佛一件隐形的外衣披在安迪身上,他从不曾培养起一种坐牢的心理状态,他的眼光从来不显呆滞,他也从未像其他犯人一样,在一日将尽时,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牢房去面对另一个无尽的夜。”

  对于安迪来说,牢中的境遇每天都充满了不确定和危险,尤其是计划越狱这件事,每一分钟都要担心被发现的可能性,可是他虽然充满希望,却并不是那种疯狂的孤注一掷,他知道要怀抱最好的希望,但预作最坏的打算,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为最坏的结果预先做好准备,那么保持乐观的期望就没关系。他虽渴望自由,却并不急于求成。他不让自己绝望,每一天都在自己可以影响的范围内作出一些小小改变,虽然完全的自由对他来说就是痴人说梦,可是他每天都想着如何能用自己现有的资源来换回哪怕一点点自由:他用金融知识给所有狱卒报税来换取可以请狱友共享一箱啤酒的片刻;他用广播室的功放机为全体囚犯播放乐曲来体会自由人的权利;他用狱中图书馆的职位换取可以一人单独居住的牢房以便挖地道逃生。他还懂得所有事情都要花时间,如果一个人懂得利用时间的话,即使每一次只有一点点时间,累计起来就能做很多事情,所以他用了27年的时间,磨平两把小锤子,成功的获得了自由。

  可是这时我又想,其实往往最能毁灭一个人的,不是铁窗的限制,不是永远的失去自由,而是斯蒂芬所说的“被体制化”,当人被外界和自身的限制管束久了,就会逐渐适应这种失去自由的状态,就像人质最终会同情劫持者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犯人最终会因为适应了不自由而不再渴望自由。想到这里,我还真是倒抽了一口冷气,是这样吗?我也会这样吗?当我被生活的限制或者是我所认为的局限约束的久了,我会不再愿意去追求随心所欲的生活吗?或者就像有些老年人那样,他们认为生活本来就是一场自我牺牲,人就是为了受苦才来的。我不知道。

  以我自己为例,小时候非常渴望出国留学,可是因为各种局限和没有冲破局限的勇气,我最终选择了毕业后直接工作,工作了四五年的时候,有了一定的财力,又开始非常渴望出国留学,然后又因为一些事情压抑了下来,现在的我,虽然还很年轻,却已经从心里不想出国留学了,觉得浪费钱又好像不知道能有多少回报的东西还是不要去碰好了。

  可是,我非常感激的看到书中,斯蒂芬笔下的安迪留给瑞德的信里写到:希望是个好事儿,或许还是这个世上最好的事呢。

  就像瑞德所说,有些鸟天生就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明,歌声太甜美,也太狂野了,所以你只能放它们走,否则哪天你打开笼子喂它们时,它们也会想办法扬长而去。

  也许斯蒂芬金想用肖申克监狱隐喻世间所有境遇,人生从来都不是牢狱,虽然我们可能现在活的像是在坐牢,可是只要心怀希望,不让铁窗长在自己的心里,总有一天,说不定就是现在,我们就可以飞出牢笼,活的自由自在。

  知道了这些,我心安宁。

字数:1940
原作者:Lilith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6525632/

[发帖际遇]: 丑土妹 在街上乱抛媚眼被人暴打,住院疗伤花费 5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6 01:52 , Processed in 0.0658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