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25|回复: 0

不读陈彦的《主角》,不知秦腔的吹火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UID
593
      积分
2652
      回帖
330
      主题
236
      发书数
0
      威望
2369
      铜币
6545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6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2025-4-24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书,《主角》的叙述对象,是一位女性秦腔戏曲演员。戏曲这个行当,在影视业和流行音乐的双重冲击下,正如严肃文学逐渐让位于网络文学般,日渐式微。作为八十年代末生人,我对秦腔的了解,仅限于《还珠格格》里皇后娘娘的演员,戴春荣女士,曾经是一位秦腔演员,并且是戏剧届最高奖项,梅花奖的得主。《主角》描述了一位戏曲演员和她所在剧团几十年的浮浮沉沉,作者陈彦是纯正的业内人士,将戏曲的台前幕后都有滋有味地融进了书里,读罢《主角》,仿佛和秦腔熟络了起来,那书里描绘的秦腔绝技,吹火,就不得不去看看了。

  要不是本书记叙,我可想象不出一出戏能演着演着就烧起火来,还是女演员去烧这把火,毕竟戏曲女演员的妆发那么沉重,身上又都是易燃物品,稍有不慎,引发了火灾多危险哪,烧坏头面怎么办,破了相又该怎么办!

  这门技术现在还保存着,我在网上找到了两名秦腔花旦的吹火视频,如《主角》里写的那样,女演员口含松香粉末包,对着小火把,一口口吹出松香粉,将火势引离火把,吹出高大的火焰。有时候讲究持久,要求女演员连续不断地吹出三五十口火,有时候讲究身段,要求女演员一边完成高难度形体动作一边吹火,有时候又讲究火焰本身,要求女演员通过自身的引导,把火焰形状吹得高大漂亮。我在这篇书评的开始,放了一张吹火的图片,我搜出的视频里,几位旦角(齐爱云、李娟)主演能吹出更复杂更壮观的火来。将民间杂耍融入戏曲,舞台可真是热闹,也真不是人干的活!当年的戏曲演员,为了混口饭吃,真是拿命去搏,使出浑身解数!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戏剧演员,翻山越岭,一台台庙会唱下来,艰难地令这门古老的艺术葆有吸引力——时至今日,还有演员,为了追求艺术的完整,罔顾人身安全,学习吹火这高难度的技艺。

  现在还在写严肃文学的人,也许就像会吹火的秦腔演员,纵然身怀绝技,依旧籍籍无名,本书的作者陈彦,对我来说,之前就是甲乙丙丁,不过《主角》读后,我会觉得,这个作者写得还挺有意思的,那么同作者的《装台》我也可以去看一下(开头很不错!)。

  《主角》的阅读过程很轻松。茅盾文学奖的有一些得主,写作比较有技巧,借鉴了拉美文学作品的特点,时不时创造出一些超现实的意象,有的作家会用很复杂的语言,或是复杂的叙事结构(这几句话在装蒜),读起来很刺激,但阅读的过程就不敢掉以轻心,需要直起后背为之了。《主角》没有这种要求,像作者在后记里写的那样,他的技法是温温吞吞的东方版平铺直述,语言大多是白描,透露些小幽默小情趣,带有地方特色,偶尔折腾下文采或高级创作技巧,很快就过了。我的阅读过程,就是夜晚窝在床上,在黑暗中点燃我那六寸手机屏,用微信读书,没有跳读地完成的——因为已经很久没有读到好看的小说,《主角》成功地让我熬了几天夜。

  故事是很传统的在时代背景下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时代动荡变幻,主角,秦腔名伶忆秦娥的人生封闭。作者透过这个故事传达的价值观,就好像价值观这个词一样老套,是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带有佛家特色的真善美:勤奋、隐忍、大度、知足、感恩,这种真善美令主角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艺术面前保持初心,在名利面前保持淡薄,在逆境中保持坚韧。陈彦笔下的这个主角,和小说里的某些部分,隐约有些劝世的意味:在人人忙着挣钱的当下,我们的精神家园已经荒芜,美好的品质已被遗忘,是时候多些像主角这样“瓜(笨拙)”的人了!

  在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我好好地想了想,为什么我会认为它是近些年我看过的最好的新的中文小说,并且把这篇书评扯到严肃文学上去,我想是这篇作品老套的、笨拙的、质朴的写法和它所传递的同样老套的、笨拙的、质朴的价值观打动了我。也许是中文写作者在寻求转型,或者是莫言的折枝诺贝尔令大家察觉了技巧的重要性,最近我看的新小说,技巧和语言都越来越厉害,但总有一种疏离感,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看小说,而不会像看《主角》那样,觉得自己仿佛就在小说里的人物所处的时空,偷窥他们的人生,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大巧不工、重剑无锋,是老套的中式写法,写得出彩却不容易,尤其看多了技巧后,《主角》的清淡倒显得难得,是此我推崇《主角》。而提到严肃文学,大概是由于最近我也读了几本流行小说,它们都不乏读者,也有很多人讨论,有的小说讲着故事,讲着讲着人物的性格随着故事的进展无来由地千变万化,有的小说在阅读的当下也获得了感官的刺激,心情随着人物的命运起伏,但掩卷之后,总觉得缺了什么。读过《主角》之后,我想也许就是缺了一点严肃性,这些小说讲着故事、塑造着人物,但娱众的目的性太强,故事和人物的深处,缺乏支撑。《主角》用它老套的真善美价值观撑起了故事和人物:苦难的当下可以隐忍坚持,苦难过后可以放下原谅,人这一辈子总该有要坚守的东西。这也许是严肃文学可以传世的原因,人类几千年的生生不息,正是由于一些精神深处的东西,被守候着、传承着。

字数:1723
原作者:老白兔累又饿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442755/

[发帖际遇]: 牛妞 捡了钱没交公 铜币 降了 5 .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6 04:53 , Processed in 0.0565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