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4|回复: 1

《人生忽如寄》人生如逆旅,那就好好旅行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410
      积分
523
      回帖
43
      主题
77
      发书数
0
      威望
463
      铜币
3323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30
发表于 2025-4-14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古往今来,那么多诗句,都在感叹天地之间,我们不过是过客。不知道别人如何,对我而言,年纪越长,这种心思越重。

  少年时,觉得世界不过在自己呼吸频率之间,四周风月也不过是眼前平常。父母家长俱在,也不需要赚钱养家,不过读几篇伤春悲秋的文章就觉得自己知道了人生真谛。身体也好,高中时六点晨起读书,晚上十点结束晚自习,那还要玩闹一番才睡觉。第二天依旧神采奕奕。再看现在,朝九晚六,有时依旧觉得疲惫不堪。

  从高中到如今,不过是五、六年的时间。前两天和朋友谈起来其中的差距,25岁的他说,想想觉得有点伤感,竟然不知不觉地到了身体机能的巅峰期。意思是,之后就是下破路了。不用说高中时通宵不眠也能很快电力十足,甚至大学那般约上几个好友,烧烤啤酒后的夜晚,高歌谈笑压马路的心情都被剥落七八分。

  深夜醒来,一段感叹梗在喉头也不再往朋友圈发,深怕自己又是矫情。而朋友圈早就换了模样。

  分享几篇职场文,恨不得每篇都要让上司看见,我有多勤奋。偶有几篇好友感叹,常见是建业养家之难,抑或是之奋进。连乌烟瘴气的微商都在给你打鸡血,生命处处有可能,你有什么资格不努力。20多头的年纪,如若是有几分消极,仿佛已经是罪大恶极。偏偏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梁实秋先生的《人生忽如寄》里提到“寂寞”。

  “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显示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尔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踹口气的人。寂寞便是公认喘息的几口清新空气,喘过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

  我不知道这是先生在哪年哪月,庚岁几许时候的言论。但是这样的寂寞,我们都有过,或者终有一天会遇到吧。

  《人生忽如寄》这本书里藏了先生许许多多的观点,男人、女人、中年、病、吃相还有最为出名的山间“雅舍”。先生之于我是已经逝去的大家,小时读他的文章,觉得不过是讨人厌烦的名人名篇。何故写那么多来“荼毒”我们玩耍的时间。如今再读,竟觉有几分潸然。

  人生忽如寄。我也这么认为了。

  即使人生二十多岁,前面有十载是顽童懵懂,又有几年觉得世界绕着自己转,思想渐渐成型不过这几年。然而,顽童到少年,失恋到再次恋爱,从学校到职场,身边的人在走在换,曾经以为能长久相伴的亲人,已是千秋,不会在生活中出现。

  而时间已经没有停下。读完这本书,我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悲伤的年轻人。合上这本书,我便要“耐心钻进泥溷里去”了。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行人,也要好好看风景吧。

  字数:882

  转载来源:徐疯疯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868497/?dcs=ebook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1 收起 理由
wenxin + 1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5109
      积分
145
      回帖
32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28
      铜币
226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4-14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看到这类的书名,一般都是直接忽略的,历史证明,这类书籍,最好看的往往只有书名,最多再加个序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 20:37 , Processed in 0.07331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