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56|回复: 0

 《红楼梦》 醉爱红楼:品红小札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UID
1971
      积分
1013
      回帖
51
      主题
225
      发书数
0
      威望
875
      铜币
3568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3
发表于 2025-4-1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女娲

  《红楼梦》一书从女娲补天这一古老神话开始,敷演出一段故事。这一神话的引入,就奠定了本书的基调,和西方之《浮士德》异曲同工,表达了“永恒之女性,引导人类上升”的主题。

  2、行二

  宝玉叫宝二爷,贾琏叫琏二爷,贾芸叫芸二爷,贾蔷叫蔷二爷,柳湘莲叫柳二爷,醉金刚叫倪二。想一部《红楼梦》,叫二爷之人,何如此之多,其中定然大有文章。莫非曹雪芹本人即行二,故此,才会对二爷之称情有独钟?

  3、高续

  关于高鹗续红楼的功过问题,历来争持不断,多数人认为高续保持了《红楼梦》的完整,于此书的传播有推动作用,功大于过。对于此说,我不能苟同,我自认痴迷于红楼,读之不下数十遍,然对续书,兴趣全无,非我不愿,实为不能,勉强读之,则如坐针毡。续书之言语味同嚼蜡,人物之面目似假非真,与原著判若云泥,高下立见。于此,尚可说是高鹗之力不从心。然其何止于此,私底下大肆删改原著,达数万字之多,而又偷天换日,将原著人物之性格暗加修改,以图瞒天过海,为其所骗之人,当真不计其数,此等行为,更该唾骂。故此,张爱玲说续书不止“狗尾续貂”,简直是“附骨之蛆”,吾为之击节而叹。对于高续,食之既然无味,弃之更不可惜。何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乎?!

  4、中秋

  脂砚斋有条批语说“从中秋诗起,中秋诗收,起诗社于秋日,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此批极好,书中凡有大关键、大转折处皆定于中秋之日,想中秋为团圆之节,于团圆之日写离散,凄凉尤甚,也格外刺心。

  5、张爱玲

  刚刚放下手中的《红楼梦魇》,这是我看过的,有关红楼梦研究方面最好的书。近世以来,以张爱玲的天赋、才情及文笔,续写《红楼梦》和翻译《红楼梦》,应当再合适不过,可惜在她有生之年,一直都没有动笔,到如今一切都无可挽回,足令人再增怅惘,哀哉!

  6、女权

  如果说西方的女权运动始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那么在此之前40多年,曹雪芹就已经有了男女平等的观念,并将之负诸于笔端,写成了《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创造出了贾宝玉这样一个尊重女性甚至崇拜女性的另类人物,表达了男女平等甚至是“尊女抑男”的强烈愿望。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曹雪芹的伟大,和尼采非常相似,尼采在基督信仰神圣不可侵犯的年代和国度里喊出了:上帝死了;而曹公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里,说出了“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以及“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这样惊世骇俗的观点。

  7、所写者何

  常有人问《红楼梦》一书,所写者何?吾便答之曰:一为闺阁昭传,一为宝黛之情,一为贾府兴衰!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绵绵密密,铺展成这一部旷世奇书。

  8、情僧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情僧一说,当为宝玉自况,其他人再也不配。

  9、情痴

  世人常谓宝玉是花心之公子,此言大错而特错尔,宝玉实为千古第一情痴,绝世无双情种!宝玉眼中只容得下一个黛玉,除此之外再无他人!

  10、养生

  现代人有了病,都叫多吃饮食,以增加抵抗力,而《红楼梦》中的方法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如第五十三回所写“这贾宅中的风俗秘法,无论上下,只一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调养。”第四十二回写贾母和巧姐偶感风寒,王太医看过之后说“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一点风凉,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暖着一点儿,就好了。”“我说姐儿又骂我了,只是要清清净净的饿两顿就好了。不必吃煎药,”后来写晴雯之病也是如此“故于前日一病时,净饿了两三日,又谨慎服药调治,如今劳碌了些,又加倍培养了几日,便渐渐的好了。”我非学医之人,也就不懂伤风感冒以净饿来调养,有何医学根据。姑存于此,以待方家指正。

  11、水涸湘江

  读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红楼梦》,注解《乐中悲》中“水涸湘江”一句为: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随行,溺于湘江。为我推断湘云溺水自尽,又一力证。

  12、题咏

  书中第十八回,宝钗、黛玉等人奉元妃之命题咏大观园省亲一事,其中探春之《万象争辉》一诗:“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迥非其当有之水平与风格。而李纨之《文采风流》一诗:“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却又明显高出她自己的水准。因为李纨本来就是个不大会作诗之人,正如她自己所说“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宝玉等人也一致认为李纨“虽不擅写,却擅评。”因此,我说此回中探春与李纨所作之诗,在抄写时弄颠倒了,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13、贾环的灯谜

  书中第二十二回,贾环所作之灯谜为:“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元春说此谜不通,故未猜。贾环自己解到:“一个枕头,一个兽头”,此谜用来暗示宝玉与贾环这对兄弟倒挺合适,老大宝玉是绣花之枕头,老二贾环是横行之兽头。聊作一笑。

  14、金玉

  中国自古便有“金童玉女”之论,然脂评本《红楼梦》第八回,正文前的题句为:莫道绮觳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人道是金童玉女,男为金,女为玉;我偏谓金娃玉郎,女为金,男为玉。这也算是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一次颠倒“乾坤”的“反叛”了。吾为雪芹公浮一大白!

  15、葬花

  黛玉《葬花吟》中之落花当为何花?大家多认为是桃花,其实是一种误解,黛玉作《葬花吟》之时已经是四月末了,桃花早已落尽。正确的答案是凤仙、石榴等花。因为书中所写的黛玉葬花非只一次,实为两次,一次是在三月中浣,所葬之花为桃花;另一次是在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也就是黛玉作《葬花吟》之日,所葬之花为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

  16、母蝗虫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林黛玉形容其为“母蝗虫”,许多人据此批评黛玉说话之刻薄,更有人疑其用心之不正,其实连作者自己都说这不过是一次“雅谑”,所谓“潇湘子雅谑补余香”而已,诸位又何必当真呢?果真较真的话,那宝钗对黛玉的夸奖:“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又该怎么说呢?所以我说,黛玉说话的口无遮拦和口不择言,更能显示其为“无心机之人”,活得率性自然。

  17、阴阳

  《红楼梦》一书,处处都有阴阳学说之体现,如全书第二回,贾雨村向冷子兴阐述,天地生人有正邪两赋之说:仁者,则应运而生。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此仁者恶者之相对相克,便为阴阳之相摩相荡。到了第三十一回,作者干脆借湘云之口,直接说出了阴阳之理:“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阴阳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走兽飞禽,雄为阳,雌为阴,牝为阴,牡为阳。”……由此可见,作者笔下人物之两两相对:如黛玉之才对宝钗之德、湘云之动对妙玉之静、李纨之贞对可卿之淫、凤姐、晴雯、尤三姐之刚烈对巧姐、袭人、尤二姐之柔弱等等。乃至贾府之外,更有一甄府,贾宝玉之外还有一甄宝玉与之呼应,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皆为阴阳之变化。至于贾府的兴衰、宝黛的聚散也不过都是阳与阴的交替,阳尽而阴生,乐极而悲生,非人力所能逆转。

  18、兔龙

  我据书中所写秋桐之生肖,推断出贾宝玉的生肖为兔,林黛玉的生肖为龙。今日偶翻卦书,看至婚配一章,果然兔龙不合,其卦辞为:兔龙泪交流。回想此书,真如是矣。

  19、浩劫

  十年浩劫,不仅对人而言,对书来说,也是如此,《红楼梦》一书在文革中的命运,颇为滑稽,举国上下谈红,万众异口同声,只见阶级,不见人性;只见斗争,不见情感;只见政治,不见文化……一部独一无二的古典文学名著,成了一本阶级斗争的现行教材。何其哀哉!

  20、冯紫英的酒令

  书中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冯紫英、蒋玉菡等人所行之酒令似乎皆有所指,其中宝玉之令暗指宝钗,蒋玉菡之令暗指袭人,我已在另文中有所阐述,那么,冯紫英的酒令又该指谁呢?且看其令为:“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女儿乐,私向花园掏蟋蟀。”说毕,端起酒来,唱道: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灵精,你是个神仙也不灵。我说的话儿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红楼梦诸女子当中,有谁可称之为可人、多情、刁钻古怪鬼灵精,又会去私向花园掏蟋蟀呢?我觉得非史湘云莫属。何况同席之中的锦香院妓女偏偏又叫云儿(黛玉就经常唤湘云为云儿)。据此,可不可以推断说史湘云后来嫁给的并非卫若兰而是冯紫英?又后来儿夫病逝,穷困无着,被卖入青楼,做了歌女呢?姑存疑于此。

  21、褒贬

  钗黛之美,两相对立,从内到外,迥然有异。而曹公妙笔生花,笔下之黛玉,虽看似总有瑕疵,却为贬中之褒;笔下之宝钗,虽看似完美无缺,却为褒中之贬。正如脂砚所说:读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

  22、六才子书

  吾常为金圣叹一叹,其生也早,未能得见《红楼梦》一书,憾哉!如若不然,其必爱不释手。吾今偶有闲暇,遂学金公之风雅,列吾心目中之“六才子书”如下:《庄子文》、《太白诗》、《东坡词》、《金瓶梅》、《儒林史》、《红楼梦》。其中《红楼梦》成书最晚,然成就却最高。

  23、野狐禅

  听刘心武解《红楼梦》,就好比是在听“野狐禅”,每每让我想起曾经风靡一时的庞中华书法和汪国真诗歌,以及作家余秋雨卖弄的纰漏百出的文化。外行们对之趋之若骛;内行们对之嗤之以鼻。不足为奇!

  24、枫露茶

  书中所写之茶,除“千红一窟”喻“千红一哭”外,一先一后两次提到的“枫露茶”自然也不会没有所指,先一次是在第八回里,茜雪因枫露茶而离去,正所谓“茶撵茜雪”是也;后一次是在第七十八回,那篇明祭晴雯,实祭黛玉的《芙蓉女儿诔》里,便有“枫露之茗”句,用以“达诚申信”。刘心武将“枫露茶”解作“逢怒茶”,其说实在牵强附会。其实所谓“枫露”,便是“风露”,也就是第六十三回里黛玉所抽之芙蓉花上面题着的“风露清愁”四字之意。茜雪和晴雯都有过因离开大观园而受“风露”之苦的经历,那么,按此思路,黛玉也必将遭受同样的磨折。

  25、大观园中四大处

  元春省亲时,指大观园中‘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稻香村’为其最爱之四大处。其中林黛玉住了潇湘馆,潇湘皆水(三点水旁),当取泪流不止之意;薛宝钗住了蘅芜苑,蘅芜皆草(草字头),当取埋没冷落之意;李纨住了稻香村,稻香皆禾(禾木旁),当取春种秋收之意;贾宝玉住了怡红院,怡红应为怡红快绿,原名为红香绿玉,红绿皆丝(绞丝旁),当取藕断丝连之意。

  26、旧时真本

  结局为“宝湘重聚”的所谓“旧时真本”,其实也不过只是晚清时众多的红楼续书中的一种而已,因为它的情节符合了大多数人的意愿和期望,自然也就被大家误当成是曹公之原著了。其心可谅,其情可悯。

  27、元春的态度

  第十八回里元春省亲之时,似乎对黛玉和宝钗都很喜爱,并未有扬钗贬黛之意,例如她将‘潇湘馆’和‘蘅芜苑’并称,说这两处是其最爱。看完众人所作之诗后又说:“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而且,她还对长相酷似林黛玉的龄官,表示了特殊的欣赏,按书中所写便是:贵妃有谕,说‘龄官极好’。最后,她赏赐众人的礼物,也依然没有高下之分,“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格式金银锞二对。宝玉亦同此。”由此可见,此时的元春对待宝钗和黛玉是一视同仁的。可到了第二十八回,元春再次赏赐众人礼物之时,却只有宝钗和宝玉一样,黛玉反而差了一等了。想元春见钗、黛也只一面而已,又处于深宫之中,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对钗、黛的看法有了明显的改变呢?我认为这种细微的变化,肯定是受了某人的影响。而这个能够影响到元春的人,想来想去,也只能非王夫人莫属了。因为那时王夫人等“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和元春“见面是尽有的”这是其一;其二,王夫人是元春的亲生母亲,母女毕竟同心。所以,元春对钗、黛的态度由一视同仁变成了高下立见,一定也就是秉承了王夫人的意旨。

  28、美女三甲

  《红楼梦》中美女如云,林林总总,上自贵妃,下至丫鬟,各具风韵,而其中最出色者,非林黛玉、史湘云和贾探春莫属。林黛玉超尘脱俗,只应天上有,当为状元;史湘云娇憨率真、贾探春文彩精华,均为人间极品,分列榜眼、探花。

  29、古今贫富

  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然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红楼梦》第一回

  刘姥姥道:“谁叫你偷去呢。也到底想法儿大家裁度,不然那银子钱自己跑到咱家来不成?”狗儿冷笑道:“有法儿还等到这会子呢。我又没有收税的亲戚,作官的朋友,有什么法子可想的?便有,也只怕他们未必来理我们呢!”——《红楼梦》第六回

  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将此书仅看作是宝黛爱情悲剧者请看上述文字,虽作者自云此书并非以伤时骂世为旨,那不过是作者借“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之一贯手法而已,正如脂砚所云: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上述寥寥数语,却将那个时代的贫富之悬殊,刻画的入木三分。然而,二百年后的今天,这种贫富的差距,却依然十分明显,甚至有愈演愈烈之趋势,令人看后,不仅刺目,尤为刺心!遂为之一叹。

  30、传情之诗

  今日偶有闲暇,遂按书索骥,将《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灯谜、酒令及对联等,逐字细读,统计出这其中用到最多的十个字分别是:

  花、风、香、春、玉、月、秋、金、红、情

  其中,花字89处,风字71处,香字51处,春字49处,玉字46处,月字40处,秋字40处,金字33处,红字31处,情字27处;再往下方是云、梦、水、雪、泪等字。

  据脂砚斋云:雪芹公作此书亦有传诗之意。而诗中多用春花秋月、香风金玉等字,可见,传诗实为传情也。

  31、一问一答

  高鹗所续之红楼,通篇“狗尾”,仅在第九十一回里,有一段文字,令我叹息良久,现抄录如下: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她好,她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问,问得好;答,答得妙!

  32、厌胜

  书中第二十五回,赵姨娘撺掇马道婆作法加害王熙凤和贾宝玉,马道婆见财起意,便答应了,只见她“从裤腰里掏出十个纸铰的青面白发的鬼,并两个纸人,递与赵姨娘,又悄悄的教他,把他两个的年庚八字写在这两个纸人身上,一并五个鬼都掖在他们各人的床上就完了。我只在家里作法,自有效验。”

  结果贾宝玉和王熙凤果然中招,先是“宝玉将身一纵,离地跳有三四尺高,口内乱嚷乱叫,说起胡话来了;接着凤姐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其后,他叔嫂二人愈发糊涂,不省人事,睡在床上,浑身火炭一般,口内无般不说。”

  这种害人的方法,是古代的一种巫术,以诅咒制胜,压服人或物,名为厌胜。“厌胜”一词最早出于《汉书·匈奴传下》:“元寿二年,单于来朝,上以太岁厌胜所在,舍之上林苑蒲陶宫。”后来成为一种巫蛊之术,流传至今。

  33、亲家之称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向贾母请安,用的称呼是“老寿星”,贾母回了一句“老亲家”,回得自然得体又显亲切,同时也就暗示了巧姐以后一定是嫁给了板儿的,而不是像高续的那样,嫁给了刘姥姥村里一个财主的少爷。否则的话,又何来“亲家”之称?

  34、十二戏子

  贾府里原没有自己的戏班子(最早的戏班子早已风流云散,留下来的,也都已成了皤然老妪),为了迎接元春省亲,才特意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戏子。所以,这个小戏班子会一直被蓄养,直到元春死去。因此,书中第五十八回,这十二个女戏子突然被遣散,说是因为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作者此处的用意十分明显,这位死去的老太妃必是元春本人,而书里面的元春之死,应是为了情节发展的需要,被作者挪到了后面。

  35、金玉良缘

  金玉良缘指的当然是宝钗和宝玉,宝钗的金锁配宝玉的通灵玉。在宝钗的金锁上錾着的话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大家都知道,被贾府买回来学戏的十二个女孩子里有两位,一个叫芳官,一个叫龄官。合在一起恰好是“芳龄”。但从二人的结局来看,却并未做到“永继”,“芳龄永继”的前提是“不离不弃”,而芳官的结局是出家为尼,此为“离”;龄官的结局书中未做明确说明,但根据字里行间的意思,想来是早逝无疑了,此为“弃”。芳龄既然未能永继,则金玉必然不是良缘。

  36、斩情归水月

  且说宝玉过生日那回,白天里背着众人,单与芳官一起吃了顿饭;到了晚上,大家行占花儿名的酒令,芳官于席上唱了一曲《赏花时》,宝玉听了曲子之后,手拿着宝钗的花签,却“眼看着芳官不语”,直到被湘云夺去,才回过神来;喝酒的时候,宝玉又“先饮了半杯,瞅人不见,递与芳官喝了”;最后大家都喝多了,芳官被袭人扶在宝玉之侧,与宝玉同榻睡了一夜。以上所写,从同桌吃饭,到同饮杯中酒,再到同榻而眠。一步更比一步接近情侣的所为。直到第七十七回,芳官遭王夫人所撵,跟了水月庵的智通,明明是不得已之举,却被作者称之为“斩情归水月”,可见,芳官肯定与宝玉有“情”,所以作者才会在文中,一而再,再而三的用曲笔暗示两人的关系,她的出家也才会被说成是“斩情”,斩的便是和宝玉的“私情”。

  37、各有所缺

  宝钗圆滑,世故,城府深,极有心计;湘云直来直去,像个小子;妙玉自恋,清高,活得虚假;元春没个性;探春有刺扎手;迎春懦弱,像块木头;惜春孤僻,像个石头;凤姐虚荣好胜爱面子,名利男人一把抓,贪心不足蛇吞象,且又心狠手辣,缺乏女性的温柔;巧姐总也长不大;李纨道学;可卿水性;放眼“金陵十二钗”,惟黛玉白璧无瑕,堪称尽善尽美,只可惜峰回路转不见伊,人间空留葬花冢。

  38、金陵旧梦

  《红楼梦》中贾府所在之地,世人常有南京、北京之争,两相权衡,我更倾向于前者,因为南京旧有“石头城”及“金陵”之称,而《红楼梦》之本名为《石头记》,“石头记”谐音“石头城”,当可解为“石头城之记”,且书中最主要的十二位女性,合而名之曰“金陵十二钗”,可见,红楼之梦,金陵旧梦也。

  39、评87版红楼梦

  配乐好,与原著诗词浑然一体;陈晓旭好,天生一个林妹妹;邓婕好,举手投足都是戏;结尾好,放弃市面上流传最广的伪高续,这才是真正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一败涂地。

  40、南北

  北方的女人是火,是冰,是湍急的河流;南方的女人是水,是月,是沉静的湖泊。北方的女人是湘云,是探春,是晴雯,是尤三姐;南方的女人是宝钗,是迎春,是袭人,是尤二姐。集南北之美于一身者,舍林黛玉其谁?!

  41、爱上长发男人

  长发男人温柔、敏感、浪漫、独特;懂爱,也懂女人,有一颗贾宝玉的心。

  42、对联

  闲来无事,以《红楼》为纲,赋成对子两幅,说与大家分享。

  其一为:

  英雄气短说《水浒》

  儿女情长叹《红楼》

  其二为:

  杜子美木子美千古文坛双子美,谁知天下文人,是妒?是慕?

  贾宝玉甄宝玉一部红楼两宝玉,试问古今红迷,孰假?孰真?

  总字数:6485
  作者:芦哲峰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673862/

[发帖际遇]: 鸿田 用“公主抱”送老爷爷过马路,得到奖励 4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4 19:55 , Processed in 0.13658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