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52|回复: 0

读《蛇结》:他们相互讨厌,却仍要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逃无可逃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UID
593
      积分
2620
      回帖
326
      主题
232
      发书数
0
      威望
2341
      铜币
7085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5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2025-3-24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蛇结》是1952年诺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作品,故事是以控诉信、自白书形式的第一人称方式讲述的,讲述者是一个时日无多的老守财奴——被外孙女婿戏称为“老鳄鱼”的路易。路易出身卑微,父亲早亡,在擅长经营的母亲抚养下成长、成家。

1. 作品风格和写作手法

  单拿出一本书来谈作品风格,稍显单薄。诺奖这样评价莫里亚克:他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对人物精准和深刻的心理刻画,是《蛇结》最让人印象深刻的。

  《蛇结》开篇便写路易对妻子伊莎的控诉、用一生时间去准备的报复、追寻几十年人生中伊莎对自己无视、仇恨的点滴细节……路易对婚姻这样评价:“想想有多少家庭,夫妻二人每日相互恼怒,相互憎恶,却还要在同张桌子上吃饭,对着同一个洗手池洗漱,在同一床被褥下入睡。他们相互讨厌,却仍要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逃无可逃……”路易写绝笔信的目的是,“或许,我死了比我活着时更能拿住你,至少在我死后的几个星期里,我会在你的生命里重新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没有文首作者寄语的那段文字,揭示出路易“悭吝人”的本性,书的前半部分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在婚姻生活中饱受屈辱与压迫的可怜老人的临终祈求——祈求妻子的关注,祈求将一生未说出口的愤懑与委屈得以宣泄。因为在作者细腻的刻画下,新婚夜妻子口中的前男友,婚后妻子对自己母亲的态度,都在表明路易在家庭中的弱势地位。

  当然,这是第一人称写作方式的特点——不可靠叙事。当然,不可靠叙事的写作,不是以第几人称写作来进行区分的。据说,未成名的萨特曾经批评莫里亚克上帝视角写作方式很老套,但在《蛇结》中,全然看不到上帝视角的存在。

  在路易日记之后,路易的儿子胡贝尔和外孙女珍妮的两封信件,让整本书的叙事多了些罗生门的味道——路易的临终悔悟与放弃报复的行为,在胡贝尔看来,非但没有一个老人与自己与他人和解的悔悟,反而是老父亲自知难以胜利而采取的扭转局面的诡计——“他作为律师既不愿向自己认输,也不肯向我们认怂。于是,灵机一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只是下意识地,这我不否认——决定扭转败局,在道义上制胜,所行表现出淡泊和超然……在这一点上,我是不会被他蒙蔽的。这个日记本,尤其是最后几页,确凿的证明咱们老父亲确实是患有间歇性谵妄症。他字里行间迸射出来的是典型的精神错乱:是被害妄想症加宗教谵妄症。”

  胡贝尔对路易临终绝笔的判断和评价,与路易对伊莎的猜忌和仇恨、对子女晚辈的戒备和疏离,如出一辙——亲缘和婚姻中个体的存在,两个肉体间的罅隙,是天然存在的“无法逾越的鸿沟”。这一主题,正是莫里亚克作品中的隐线。

2. 宗教意象

  作者是一位坚守基督教信仰的作家,“人不是创造自我,便是毁灭自我。然而我是个基督徒,我不想让我的生命在暴力和愤怒中终结,而是安息在祥和之中。当一个基督徒的生命临近终点时,最诱人的莫过于远离喧嚣。”作者在接受《巴黎评论》访谈时如是说。

  《蛇结》中宗教意味很明显,无论是对蛇结的描绘,还是路易对家人宗教信仰方式的评价与最终的悔悟,都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蛇是基督教中代表诱惑、猜疑等等堕落之源的象征,从起源故事中诱惑人类始祖吞食禁果起,蛇的形象便被固化。路易形容自己,“我了解自己的内心,我了解这颗心、了解这团蛇结:我的心在一团蝰蛇下窒息,饱浸它们的毒液,在它们的蠕动下苟且地继续跳动着。”

  在伊莎死后,我自我悔悟和忏悔,“此时我似乎能感受得到,能看得到,能碰触得到我的邪恶。这邪恶的根源并不尽在这丑陋的蝰蛇巢穴之中,对孩子们的恨、报复的欲望和对金钱的贪恋并非我邪恶的全部。我的问题在于拒绝摆脱同这一条条蝰蛇的纠缠。我局限于这团肮脏的蛇结之中蛇结俨然成了我的心脏,我已分不清哪是我的心跳,哪是这群爬行动物的蠕动。……不仅如此,我还以同样武断的方式去揣测他人。孩子们那一抹可怜的贪婪成了永远盘踞于我脑海的印象。愚蠢是罗伯特给我留下的印象,我便永远囿于这一成见。我向来不会想到,若要认识别人,就必须突破别人向我呈现的表象,必须跨越这一表象。”

  路易的心结犹如蛇结,是猜疑、嫉妒、轻慢、仇恨的结合体,是造成他一生不幸福的根源;但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点,路易选择皈依了信仰,与自己达成了和解,“远离喧嚣”,“安息在祥和中”。

  这种写法很是现代风格,也让读者感觉突兀。启悟时刻总是伴随着突发的人物和事件,让主人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重生。伊莎死后,路易在壁炉的纸张灰烬中寻得只言片语的残留,竭力佐证伊莎对自己的爱,可怜又可悲。

3. 超链接段落

  《蛇结》的翻译很扎实,虽然有很多长句,但阅读快感没有丝毫减弱,虽然我没看过其他译本。《爱的荒漠》的译者也是同一个人,相信同样精彩。

  书信体的写作,近期看到的还有《紫与黑》——曾经的同学一人称王一人坐镇边疆,在你来我往的书信中尽显波云诡谲。

  枕边人的诡谲心思、心灵地狱,类似作品很多,德国律师费迪南德·冯·席拉赫的《罪行》中有一篇他经手的案件,退休的医生用斧头将几十年的妻子砍杀;《九号秘事》有一集讲述了在地下室囚禁一对母子的人间恶魔的故事;还有现实里的杭州杀妻案……

  心理剖析、内心独白似的写作,印象最深的是法国思想家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故里》。作者在书中自我剖析,与原生家庭和解,反思自己反思社会。《蛇结》的自白充斥着猜疑和愤恨,《回归故里》则是理性的思考与分析。

4. 文末一些吐槽

  插画画风着实让认摸不到头脑,甚至让我一度联想到郭敬明的《幻城》;注释的很敷衍,对《圣经》和寓言的引用,注释也仅是注明了出处,如拉封丹寓言白鹭和蜗牛的故事,诺亚的外衣等等。对于这些文本不了解的读者来说,还需要去补充基础知识……

字数:2007
原作者:希克斯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525354/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1 收起 理由
wenxin + 1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牛妞 昨夜床上画地图,换洗床单用掉 5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01:34 , Processed in 0.0840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