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82|回复: 0

书信里邂逅“卸了妆的宋朝”--《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

[复制链接]

用户组:儒士

      UID
4953
      积分
460
      回帖
23
      主题
81
      发书数
0
      威望
408
      铜币
2768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2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9
发表于 2025-3-1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寸笺上饱含深情的寥寥数语,往往能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仇春霞的《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是一本以“书信”为切口的宋史新作,聚焦范仲淹、司马光、黄庭坚、欧阳修等60余位名士,围绕《边事帖》《彬父帖》《安道帖》《谈笑措置帖》等120余封传世书信,呈现出一幅千人千面的宋人群像。阅读此书,仿佛与那些历史人物隔空相见,可以聆听他们的声音,观摩他们的作为,管窥他们的人生;而从书信里涌出的,是浩瀚历史的一脉支流,在士大夫的荣与辱、乐与哀的背后藏着宋朝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的万般景象。
  书信真实定格了宋代名士的书写瞬间,这些从心中流淌出的文字,涉及战场、官场、治学、人情、生死等方面。该书每篇均以书信为引,再讲写信人的故事,进而徐徐揭开“卸了妆的”历史大幕。
  历史是无数个偶然组成的必然,在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总有人闪耀在历史的天空里,《彬父帖》的收信人虞允文便是如此。完颜亮率兵数十万饮马长江,南宋面临危机,年届五十、从未指挥过战斗的书生虞允文挺身而出,率领一万多士兵,赢得了采石矶之战,进而改变了整个战局。当然,宋代文人书信的内容并不限于朝堂政局,更有人生百态和社会万象。《茶录》的作者蔡襄让建茶升级为贡品,一场“宰相带货”使山药从山野走上餐桌,苏轼缘何送一担酒作为丧礼……这些隐藏在书信中极具历史温度的信息,丰富着我们对历史的想象。
  仇春霞说,写书就是写自己,读史就是照自己。每个人都可以在历史长河的人来人往中找到一些人,他们与自己有着相似的情怀、相似的经历,同处相似的环境。至于结果,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帝王将相、忠臣烈士、名士凡人……他们饱蘸情绪的笔迹里,藏着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心性个性。书中收录范仲淹《边事帖》等三封书信,范仲淹一生曲折坎坷但从未沉沦,顶着一头白发从贬谪地奔赴西北抗击西夏入侵,暮年推行庆历新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至今为人传颂。翻阅他的书信手迹,却会发现他总将“仲淹”二字写得极小。又如那些可敬的“小人物”。宋朝群星闪耀,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才:韩琦、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司马光……相较文质风雅、名声显赫的他们,“没有特别高超的才能,也没有太显著的文治武功”的基层官员余靖,生活单调、沉默寡言,埋首致力于实务和民生。沿着蔡襄写给他的《安道帖》走进历史深处,会发现正是无数个“只如耕牛,老死犁旁”的余靖,“才成就了北宋玩家们的‘风雅’”。人生需要规划,流传后世的三封书信串联起“小人物”李建中的奋斗人生,他早年丧父,“没有背靠大树的底气,也没有天资支撑的狂放”,依靠自己的努力致仕,掌西京留司御史台,于勤学苦研中成就一代字学专家和书法名家的声名,在史书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
  《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是一部兼具学术性、史料性和故事性的专著,所讲述的虽是“别人”的命运和故事,却可让我们在“卸了妆的”宋朝往事中照见自己。他们的归宿已定格成历史,而我们的终点,或远或近,仍在前方。
字数:1245
转自:李钊
原网址:https://reader.gmw.cn/2023-04/06/content_36479809.htm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1 收起 理由
wenxin -1 注意段间距,每段挤在一起么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haohao119 捡了钱没交公 铜币 降了 5 .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2 07:27 , Processed in 0.06503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