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楼主: 牛妞

[活动结束] 【阡陌丨周更活动】【数风流人物】第7期(初级)

 火..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2811
      积分
691
      回帖
466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457
      铜币
4204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13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
发表于 2025-4-2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线索匹配: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
1.大禹出蛮夷之地——西羌,历代文献关于“禹生于石纽”、“大禹出于西羌”的记载:
《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巳……修巳背剖生禹于石纽。”
西汉《蜀王本纪》:“禹,六月六日生于石纽。”
东汉《吴越春秋》:“(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
三国时期《蜀本纪》:“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
西晋《帝王世纪》:“禹,六月六日生于石纽。”
西晋《三国志》:“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是也。”
东晋《华阳国志》:“崇伯得有莘氏女,治水行天下,而生禹于石纽之刳儿坪。”
南北朝《水经注》:“(广柔)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
唐代《艺文类聚》:“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于石纽。”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禹,汶山广柔人,生于石纽村。”
北宋《新唐书》:“(茂州石泉县)贞观八年置,……有石纽山。”
北宋《舆地广记》“(石泉县)有石纽山,禹之所生也。”
南宋《方舆览胜》:“禹生于石纽。”
南宋《大禹庙记》:“石泉之山曰石纽,大禹生焉。”
南宋《路史》:“(禹母)以屠副而生禹于僰道之石纽乡之所谓刳儿坪者。”
南宋徐天祜在《吴越春秋》的注解中说:“(石纽)在茂州石泉县。其地有禹庙,郡人相传禹以六月六日生此。”
明代《岣嵝碑·跋》:“石泉石纽山,禹产地也。”
明代《蜀中名胜记》:“鲧纳有莘氏,胸臆坼而生禹于石纽。”
清代《四川通志》:“赫赫禹功,石纽发祥。” “石纽山在(石泉)县南一里。山麓有大禹庙。”
清代董诏《禹穴》诗:“神禹藏会稽,其生在石纽。”
清代《石泉县志》:“禹生于石纽村。”
民国《北川县志》:“北川县古为石纽村,神禹故里也。”
《辞海》(1936年版):“石纽,古地名,夏禹生地。”

西汉陆贾《新语》:“大禹出于西羌”,把大禹故里定位在“西羌”的范围内。
司马迁也说:“禹兴于西羌”。
此后,汉代的文献如《盐铁论》,也称“大禹出西羌”。可以说,大禹出自西羌是汉代中原学者的一致看法。
汉代的“西羌”,指羌族聚居的西部地区,地域极其广袤,因而说“禹出西羌”,也只是给大禹诞生地指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
汉代著名学者扬雄(公元前53年 ~公元18年), 除了沿用《竹书纪年》“禹生石纽”的说法,还把石纽的位置说得比较具体了。他在《蜀王本纪》中说:“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畔(刳儿坪)。”汉代广柔县辖区包括今理县、汶川、茂县、北川及都江堰市的部分地区,大致相当于现代羌族聚居区。

2.孝行而闻名后世,极为著名的军政领袖:

禹是军政领袖帝舜的部下,而《二十四孝》中第一孝就是舜的故事。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领袖死后多年,才成为另外一个政权的主公: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3.爱情故事:

涂山女歌 —— 涂山氏之女、女娇唱“候人兮猗”,《涂山女歌》又称为《候人歌》或《涂山氏歌》,《吕氏春秋》记载,此歌为涂山女思念大禹所作。禹治黄河之水,八年之间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女在涂山等待禹归来,满怀思念之情,唱出历史上最早的一首情歌。

三过家门而不入 ——《史记·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成就、争议:

姒启,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禹和涂山氏族女子之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他终结禅让制,建立世袭王朝,确实是不小的成就,而且争议也不小。有史载启诛杀舜禹时代的旧臣伯益,这方面争议也不小。

  • ①伯益挑起战争,先囚禁了启,于是启暴起反杀,进而夺取帝位。伯益为何如此,原因不难理解,启对伯益帝位稳固影响很大。
    《竹书纪年》记载:“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
  • ②大禹禅让伯益之后,启的手下纷纷造反“攻益”,进而玩出一出“黄袍加身”的把戏,这一说法中启并未动手。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记载:“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 ③大禹禅位伯益,但伯益“佐禹日浅”根基不牢,天下不服伯益,诸侯反而纷纷朝拜启,于是启自动成为一代新“帝”。
    《史记·夏本纪》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4.
禹征三苗、共工等开凿龙门。指定的接班人为伯益被人所杀
战争:禹征三苗、共工、曹魏、屈骜、有扈
《尚书·大禹谟》: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罚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諴感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墨子·非攻下》: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夏有冰,地圻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待,镱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吕氏春秋·召类篇》:禹攻曹魏、屈骜、有扈,以行其教。

打击险要地带:开凿龙门
《越绝书》卷一载: “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
《水经注》云:“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矣。”
《汉书·沟洫志》贾让奏道:“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
《墨子.兼爱中》: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注后之邸,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

接班人被人所杀:有史载伯益被启所杀。
《史记·夏本纪》: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竹书纪年》记载:“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记载:“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5.孙子是昏君,失去了权位

太康失国: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借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势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姒太康,姒姓,夏后氏,阳翟人,启的长子,夏朝第三任君主。
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喾以上,世掌射正。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鉏,为帝司射,历虞、夏。羿学射于吉甫,其臂长,故以善射闻。及夏之衰,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帝相徙于商丘,依同姓诸侯斟鄩。
《左传·襄公·襄公四年》:《夏训》有之曰‘有穷后羿”公曰“后羿何如”对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铜币 +18 收起 理由
牛妞 + 4 + 18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秀才

窗前听雨眠

      UID
5330
      积分
892
      回帖
427
      主题
91
      发书数
26
      威望
607
      铜币
3188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12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
发表于 2025-4-2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徐温
线索匹配:
1. 出身与地位:生于“蛮夷之地”,实际掌权而非正式皇帝
徐温是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杨吴)的实际统治者,虽未称帝,但通过权谋架空君主,建立霸府,成为吴国真正的最高领袖。吴国地处南方,中原政权常视南方为“蛮夷”之地,符合“生于蛮夷之地”的描述。
2. 从属关系与权力过渡:曾为以孝行闻名的领袖部下
徐温最初是吴国奠基人杨行密的部下。杨行密以节俭勤政闻名,虽未明确以孝行著称,但其统治时期注重民生,符合“军政领袖”的形象。徐温在杨行密死后逐步掌权,最终独揽朝政,并在杨氏君主死后多年,由其养子徐知诰(李昪)篡位建立南唐,成为另一政权的主公。
3. 家庭传奇与子嗣争议
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后改名李昪)与其妻宋福金的婚姻被视为传奇。李昪建立南唐后,其子李璟继位,虽有一定政治成就(如扩张领土),但晚年昏聩,杀害父亲旧臣(如钟谟等),引发争议。
4. 军事行动与接班人悲剧
徐温在位期间与吴越、楚国等势力多次交战,并控制江淮险要之地(如润州、广陵)。他生前确定的接班人为长子徐知训,但徐知训因暴虐被大将朱瑾所杀,最终权力由养子徐知诰继承。
5. 孙辈的昏庸与政权覆灭
徐知诰(李昪)的孙子李煜(南唐后主)以享乐误国闻名,最终被宋太祖赵匡胤攻灭,南唐亡国,符合“孙子是昏君”的描述。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590
      积分
215
      回帖
32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98
      铜币
2688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
发表于 2025-4-25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高欢
线索匹配:
生于怀朔镇(蛮夷之地),非大一统(南北朝),实际掌权非皇帝。
曾为尔朱荣部下(北魏传统重孝),后建立北齐。
与娄昭君爱情传奇,儿子高洋(北齐皇帝)杀老臣。
与西魏宇文泰多次战争(如玉璧之战),接班人高澄被刺杀。
孙子高纬是昏君,北齐灭亡。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410
      积分
245
      回帖
43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23
      铜币
2539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4-25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高欢
线索匹配:

1、高欢是南北朝时期东魏的实际掌权者,出生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境内,可视为蛮夷之地),生活在非大一统的南北朝时代。
2、高欢曾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的部下,后掌握东魏大权。
3、高欢与妻子娄昭君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其子高洋建立北齐并杀害东魏旧臣。
4、高欢与西魏宇文泰多次交战,如著名的玉璧之战。
5、高欢生前指定的接班人高澄在其死后被刺杀。高欢的孙子高纬是著名的昏君,最终北齐被北周所灭。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举人

      UID
4960
      积分
1114
      回帖
1158
      主题
41
      发书数
17
      威望
497
      铜币
5180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15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
发表于 2025-4-25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从零开始 于 2025-4-27 16:35 编辑

此人为: 宇文泰
线索匹配:
宇文泰生于代北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属北魏六镇之一,当时被视为“蛮夷之地”)
他生前是西魏权臣,实际掌控政权,死后被其子追尊为“文帝”
宇文泰早年是北魏名将贺拔岳的部下。贺拔岳以忠孝闻名,曾参与平定六镇起义和关陇叛乱。贺拔岳被杀后,宇文泰接管其势力,后扶持元宝炬建立西魏,成为实际统治者,符合“领袖死后多年成为另一政权主公”的描述。
宇文泰与妻子冯翊公主(北魏孝武帝之妹)的结合具有政治联姻色彩,但两人相敬如宾的故事被后世传颂。其子宇文邕(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但掌权后诛杀权臣宇文护(宇文泰侄子),引发争议。
宇文泰与东魏高欢多次交战,著名的沙苑之战、邙山之战均发生在中原险要地带。他生前指定侄子宇文护辅佐其子宇文觉,但宇文觉继位后不久即被宇文护废杀。
宇文泰的孙子宇文赟(北周宣帝)沉迷酒色,禅位后北周大权旁落,最终被杨坚篡位建立隋朝。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从零开始 身为一个火星人,到地球考察花了 4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举人

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UID
374
      积分
1926
      回帖
103
      主题
313
      发书数
265
      威望
1453
      铜币
5193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5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
发表于 2025-4-2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宇文泰
线索匹配:
1、据载他生于蛮夷之地,是非大一统时代极为著名的政治人物,他虽不是正式的皇帝,但已经成为了某势力实际上的最高领袖。
宇文泰出身北魏六镇中的武川镇(属边疆地区,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境内),虽未称帝,但作为西魏实际掌权者开创关陇集团,其子侄建立北周,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2、他曾经是某个以孝行而闻名后世,极为著名的军政领袖的部下,为该领袖的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虽然其在领袖生前就已是该政权的最高领导人,但他还是在领袖死后多年,才成为另外一个政权的主公。
早期追随孝武帝元修(以孝道著称),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虽在孝武帝生前已掌控西魏政权,但直到其死后多年,北周才由宇文觉正式取代西魏。

3、后世流传他和妻子的爱情故事也颇有传奇色彩,他们生的儿子后来成了一国之君,有不小的成就,但争议也不小,据说杀过其父时代的臣子。
与妻子冯翊公主的爱情被视为政治联姻典范,其子宇文毓(北周明帝)继位后诛杀宇文护(宇文泰时代的权臣)

4、他和不止一个势力之间进行过战争,据载他还有个较有名的事迹是对大概在我国中原地区的某处险要地带施以打击。他生前确定的接班人据说在他死后被人所杀。
与东魏高欢多次交战(如沙苑之战),曾攻占潼关等中原险要。指定的继承人宇文觉继位后被权臣宇文护所杀。

5、他的孙子是一位贪图享乐,不理朝政的昏君,最后受到了其他政权领袖的打击,失去了权位。
其孙宇文赟(北周宣帝)荒淫无度,导致政权被杨坚(宇文泰外戚)篡夺,建立隋朝。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5177
      积分
154
      回帖
7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50
      铜币
253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2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
发表于 2025-4-25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ppet1 于 2025-4-25 15:45 编辑

此人为:  熊商臣
线索匹配:

1、楚穆王熊商臣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国地处南方,在周朝诸侯国中常被视为“蛮夷”,楚国当时并非大一统王朝,而熊商臣虽非正式称“帝”,但作为国君是楚国的实际最高统治者
2、以开疆拓土、布施恩德闻名尽管楚成王是否以“孝”著称未明确记载,但春秋时期“孝”是重要的伦理准则,楚成王作为诸侯领袖,可能符合这一形象熊商臣原为太子,后因楚成王欲废黜他而发动政变弑父夺位,成为楚穆王,此处“另一政权”可理解为从楚成王到楚穆王的权力更迭
3、楚穆王之子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成就显著但争议颇多楚庄王继位初期沉迷享乐,后“一鸣惊人”,重用孙叔敖等贤臣,但也诛杀过反对势力,可能涉及父亲时代的臣子,楚穆王与妻子的故事虽未直接记载,但春秋时期诸侯婚姻多具政治联姻色彩,其子楚庄王的崛起本身具有传奇性
4、楚穆王在位期间灭江、六、蓼等国,并击败中原的晋国盟友郑国,逐步向中原扩张,其生前确定的继承人为楚庄王,但楚庄王并未被杀,此线索可能存在偏差,或指向楚国后期其他君主(如楚平王)的继承问题
5、楚穆王之孙楚灵王、楚平王均以暴虐或昏庸著称楚灵王因穷兵黩武被推翻,楚平王因夺儿媳、杀忠臣导致楚国衰落,符合“贪图享乐,受他国打击失权”的描述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3688
      积分
420
      回帖
290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74
      铜币
1363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10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
发表于 2025-4-25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慕容垂
线索匹配:

一、非大一统时代的实际领袖​​
慕容垂生于昌黎棘城,在当时是蛮夷之地,是​​十六国时期后燕的开国君主​​,虽未统一北方,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重建燕国,成为北方强权。他在384年自称燕王,386年称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实际控制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是后燕政权的最高决策者。
​​二、曾效力以孝闻名的军政领袖​​

慕容垂早年效力于​​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其父)及景昭帝慕容儁(其兄)。前燕灭亡后,他投奔前秦苻坚,苻坚以“仁义”著称,虽非以孝闻名,但对慕容垂有知遇之恩,封其为冠军将军。383年淝水之战后,慕容垂脱离前秦自立,继承前燕法统,符合“领袖死后多年成为另一政权主公”的描述。
​​三、传奇爱情与争议之子​​
慕容垂与妻子​​段氏​​的故事充满悲情。段氏因受前燕权臣慕容评迫害入狱,坚贞不屈而自尽,慕容垂对此终生痛悔。

其子​​慕容宝​​继承帝位后,在参合陂之战中惨败于北魏,五万燕军被坑杀,直接导致后燕衰落。慕容宝执政期间诛杀功臣,加剧内乱。

慕容垂之孙​​慕容熙​​(慕容宝之侄)是后燕末代君主,以荒淫残暴闻名,最终被高云取代,后燕灭亡。

​​四、军事征伐与继承悲剧​​
​​多线作战与战略要地争夺​​
​​枋头大捷​​:369年以车骑大将军身份大败东晋桓温,威震中原。
​​复国战争​​:384年攻占邺城,与苻丕激战一年,最终控制河北。
​​北伐西燕​​:394年灭西燕慕容永,统一河北、山西。
​​参合陂之耻​​:395年因轻敌导致燕军覆灭,成为其军事生涯最大败笔。
慕容垂晚年立慕容宝为太子,但慕容宝在参合陂惨败后失去威信,最终被权臣兰汗弑杀。

​​五、昏庸之孙与政权倾覆​​
慕容垂的孙子​​慕容熙​​(后燕昭文帝)以荒淫著称,大兴土木建造龙腾苑,强征民女入宫,最终引发民变。407年,北燕高云联合冯跋发动政变,慕容熙被杀,后燕灭亡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进士

重建论坛勋章

      UID
204
      积分
7830
      回帖
564
      主题
1157
      发书数
1146
      威望
5823
      铜币
4406
      贡献
0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5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
发表于 2025-4-2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司马懿
线索匹配:


1、生于蛮夷之地:司马懿出生于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在当时可能被视为边远地区。
2、非大一统时代:司马懿活跃于三国时期,当时中国处于分裂状态。
3、以孝行闻名的军政领袖:司马懿曾是曹操的部下,曹操以孝行著称。
4、成为实际最高领导人:司马懿在曹操生前就已经是曹魏的实际最高领导人。
5、成为另一个政权的主公:曹操死后,司马懿继续领导曹魏,并在曹芳时期掌握了实权。
6、与妻子的爱情故事:司马懿与妻子张春华的爱情故事被后世传颂。
7、儿子成为一国之君: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继承了他的地位,成为晋王,后来其子司马炎建立晋朝。
8、儿子有争议:司马昭在统治期间有争议行为,如杀害曹髦(曹魏皇帝)。
9、对险要地带的打击:司马懿曾多次对蜀汉和东吴进行军事行动,如对街亭(蜀汉的险要地带)的打击。
10、接班人被杀:司马懿的接班人司马师在他死后被杀。
11、孙子是昏君:司马懿的孙子司马衷(晋惠帝)是一位昏君,不理朝政,最终导致“八王之乱”,晋朝失去权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读书,悟道,体验,成长!做一个有趣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11876
      积分
181
      回帖
26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67
      铜币
239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20
      在线时间
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5
发表于 2025-4-25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慕容垂
线索匹配:
  • 出身与地位:慕容垂出身鲜卑慕容部(蛮夷之地),生于前燕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他是后燕政权的实际创立者,虽未正式称帝,但作为后燕成武帝(追尊),是政权实际最高领袖,符合非大一统时代的背景(五胡十六国时期)。
  • 效忠与崛起:他曾是前燕宗室名将,效力于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前燕奠基者)。慕容皝之子慕容儁(前燕景昭帝)以“孝悌”治国,符合“以孝行闻名”的领袖形象。慕容垂在前燕后期因功高震主遭猜忌,投奔前秦苻坚,淝水之战后趁乱复国,建立后燕,成为另一政权主公。
  • 爱情与子嗣:慕容垂与妻子段元妃(段氏)的爱情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段氏因政治迫害被前燕可足浑太后诬陷致死,慕容垂始终对其情深不渝。其子慕容宝继承后燕帝位,虽有收復河北的短暂功绩,但因参合陂之战惨败及治国无能引发争议。慕容宝继位后诛杀慕容垂时代重臣慕容麟(“巨子”),印证线索。
  • 军事与继承:慕容垂一生与东晋、前秦、西燕、北魏等多方势力交战,曾攻破东晋控制的邺城(中原险要),并击溃西燕慕容永。他生前立慕容宝为太子,但慕容宝继位后不久即在内乱中被兰汗所杀,符合“接班人被杀”的描述。
  • 昏君孙子:慕容垂之孙慕容熙(慕容宝之弟)继位后荒淫无道,大兴土木,宠幸后妃,终被权臣冯跋推翻,后燕灭亡,北燕取而代之,完全契合“孙子是昏君”的线索。

综上,慕容垂的生平与题干所有线索高度吻合,答案应为慕容垂。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2 13:16 , Processed in 0.35046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