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楼主: 牛妞

[活动结束] 【阡陌丨周更活动】【数风流人物】第7期(初级)

 火..   [复制链接]

用户组:儒士

      UID
2510
      积分
451
      回帖
198
      主题
53
      发书数
0
      威望
325
      铜币
4267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2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
发表于 2025-4-26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禹(大禹,夏禹,帝禹)
线索匹配:
1. 禹的出生地有争议,一说在汶山石纽地区;一说在石坳。 但无论哪里,按当时而言,都是蛮荒之地。 尧舜禹都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三皇五帝中的人物,虽然不是正式的皇帝,但都是那个时代治集团的领袖。

2. 禹曾经是舜的部下,而舜在二十岁时就以孝道闻名天下(也因此得了尧的青睐)。大禹治水有功,接受了帝舜禅让,继承部落首领。 但十七年以后,舜逝世,又经历了三年治丧,禹才在诸侯的拥戴下,正式即王位,国号夏。

3. 禹的妻子是女娇,也是神话中的人物。大禹和女娇的故事有:台桑成婚,女娇化石,启母阙等,都被后世传颂。 他们的儿子启,后来继承了王位,是夏朝的第二位君主。 后人评论: 启禀承天命,赞继大禹之道,顺利地实现从禅让走向世袭,实在是众望所归。但也有人为:自姒启建立夏王朝以后,逐渐抛弃了姒禹的节俭传统,毫无顾忌地“淫溢康乐”,管磬并作,“湛浊于酒、渝食于野”,饮酒无度、游田无度。 据说启杀了禹的继承人伯益。

4. 禹执政后,即有禹征三苗之战,也有攻有扈氏的甘之战。 定鼎九州的过程,也是禹推行新的立国方略和举措,以一系列战争征服天下,将领域划分为九州,奠定夏朝立国疆土范围的过程。 大禹的轶事典故中有一个叫“开凿龙门”,说的就是:禹领导人民“疏川导滞”、“合通四海”、“尽力乎沟洫”,相传洛河、伊河也都是大禹疏浚开凿的。 传说,按照禅让制度,禹指定了益(或者叫伯益)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后来成功上位,据说是启杀了益夺取了王位。

5. 太康,禹的孙子,启的儿子,后来继承王位,成了夏朝的第三个统治者。 但自幼锦衣玉食在温室里长大的太康,即不没有祖父大禹经历的磨难,也没有父亲夏启的果敢和勇烈。他沉湎于游乐和打猎,不理政事,最后被乘势崛起的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掌握了政权。 太康本人在被流放的困苦中度过了一生,史称:太康失国。

又:这题不能算初级了。很多地方的描述也有点含糊,在辨析的过程中发觉,这5个条件中,除了第2个,符合其他4个的,还有一位历史人物……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铜币 +18 收起 理由
牛妞 + 4 + 18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3117
      积分
211
      回帖
96
      主题
2
      发书数
1
      威望
161
      铜币
2482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
发表于 2025-4-2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曹操
线索匹配:
1. 出身与身份‌
曹操生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东汉末年属中原边缘地带,符合“蛮夷之地”的描述(东汉末年中原政权衰弱,边疆地区常被视为文化边缘)。
曹操虽未称帝,但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东汉末年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掌控汉献帝及中央政权。
‌2. 孝行及与领袖的关系‌
曹操早年曾效力于以“孝廉”出身的汉朝宗室刘虞(一说为袁绍),但更直接的关联是其与汉献帝的关系。汉献帝作为名义上的君主,其合法性源于“孝治天下”的儒家传统。
曹操在汉献帝生前已是实际掌权者,但直到其子曹丕继位后,才正式建立曹魏政权,符合“领袖死后多年成为另一政权主公”的描述。
3.家庭传奇与子嗣争议‌
曹操与卞夫人的婚姻被后世渲染为“患难夫妻”,卞夫人出身低微但辅佐曹操成就大业,其子曹丕建立魏国,成为开国君主。
曹丕在位期间清洗旧臣(如处死杨修、逼死荀彧),引发争议,符合“杀父时代臣子”的记载。
‌4. 军事活动与继承问题‌
曹操与袁绍、吕布、刘备、孙权等多方势力交战,其最著名的军事行动包括官渡之战(击溃袁绍)和赤壁之战(败于孙刘联军)。
对中原险要地带(如虎牢关、潼关)的争夺是其战略重点之一。
曹操生前指定曹丕为继承人,但曹丕继位后不久去世,其孙曹叡继位,最终曹魏政权被司马氏篡夺,符合“接班人被杀”的记载。
5. 孙辈的昏庸与政权覆灭‌
曹操的曾孙曹芳(魏少帝)因荒淫无道,被司马师废黜,曹魏政权逐渐衰落,最终被司马炎建立的西晋取代。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tpzwkj 坐公交车睡着,被偷走 3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举人

      UID
1360
      积分
1115
      回帖
1532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348
      铜币
5382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3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
发表于 2025-4-2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姚苌
1. **出生地和身份**:他生于蛮夷之地,非大一统时代的政治人物,虽然不是正式皇帝,但实际是某势力的最高领袖。这可能指向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领袖,比如羌族或匈奴等。

2. **效忠的领袖**:他曾是某个以孝行闻名的军政领袖的部下,后来在领袖死后多年成为另一个政权的主公。这里提到的“以孝行闻名”可能指的是前秦的苻坚,因为苻坚在历史上以仁德著称。提到姚苌曾是苻坚的部下,后来背叛并建立后秦,符合这一点。

3. **家庭和后代**:他和妻子的爱情故事传奇,儿子成为一国之君但争议大,杀过父亲的臣子。姚苌的儿子姚兴继承后秦,确实有成就但也有争议,比如处决权臣。提到姚苌的孙子姚泓是昏君,最终被东晋所灭,这也符合用户的第五点。

4. **军事事迹和继承问题**:他攻击过中原的险要地带,继承人在他死后被杀。姚苌攻打前秦,占据长安,继承人姚兴后来可能面临内乱被杀害。
5. **孙子的结局**:孙子是昏君,被其他政权打击。后秦的末代皇帝姚泓确实被东晋刘裕击败,符合描述。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就一无所有,何惧从头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秀才

忘川河畔引渡人

      UID
1937
      积分
672
      回帖
769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87
      铜币
2049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9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
发表于 2025-4-26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李克用
线索匹配:
1.出身与地位:李克用生于沙陀族(被视为“蛮夷”),活跃于唐末五代分裂时期,作为晋王虽未称帝,却是河东势力的实际最高领袖。

2.效忠与崛起:他曾效力于唐朝,唐朝以“孝”为治国理念,间接符合“以孝行闻名的领袖”背景。在唐僖宗、昭宗时期屡立战功,后自立为河东节度使。领袖(唐朝)死后多年,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成为另一政权君主。

3.爱情与子嗣:与妻子刘夫人的故事被传颂(即戏曲《珠帘寨》中的刘银屏原型),刘氏常参与军政决策。儿子李存勖建后唐称帝,成就显著但诛杀功臣(如郭崇韬),争议极大。

4.征战与继承:与朱温、刘仁恭等多方势力交战,曾攻占潞州等中原要地。生前指定李存勖为接班人,但李存勖在兴教门之变中被杀(虽非直接继承时,但属死后结局)。

5.昏君孙子:孙子李从珂(养孙)继位后沉溺享乐,被石敬瑭联合契丹推翻,后唐灭亡,符合“昏君失位”的描述。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举人

      UID
9339
      积分
1821
      回帖
926
      主题
205
      发书数
106
      威望
1149
      铜币
5716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9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
发表于 2025-4-26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线索匹配:

1、据载他生于蛮夷之地,是非大一统时代极为著名的政治人物,他虽不是正式的皇帝,但已经成为了某势力实际上的最高领袖。
《史记·六国年表》明确记载“禹兴于西羌”,西羌在先秦时期被认为是“蛮夷之地”。
禹是夏后氏部落首领,虽未称帝,但通过治水功绩成为部落联盟实际领袖。

2、他曾经是某个以孝行而闻名后世,极为著名的军政领袖的部下,为该领袖的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虽然其在领袖生前就已是该政权的最高领导人,但他还是在领袖死后多年,才成为另外一个政权的主公。
禹曾为舜的部下​​,舜以孝行著称。禹作为舜的臣子,受命治水并完成其父鲧未竟之业,为舜巩固政权立下大功。
舜晚年虽名义在位,但禹已掌控军政大权。舜死后,禹未立即称王,而是表面让位舜子商均,最终因诸侯拥戴而正式建立夏朝,时间相隔多年。

3、后世流传他和妻子的爱情故事也颇有传奇色彩,他们生的儿子后来成了一国之君,有不小的成就,但争议也不小,据说杀过其父时代的巨子。
禹与涂山氏女娇的婚姻充满传奇色彩。传说女娇因思念治水的禹而作《候人歌》,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被后世传颂。两人之子启成为夏朝首位君主,结束了禅让制,开启“家天下”。
启虽建立世袭制王朝,但通过武力诛杀舜指定的继承人伯益,并镇压有扈氏叛乱,其统治合法性存在争议。

4、他和不止一个势力之间进行过战争,据载他还有个较有名的事迹是对大概在我国中原地区的某处险要地带施以打击。他生前确定的接班人据说在他死后被人所杀。
禹曾征伐共工、三苗等部族,并在中原地区疏通黄河积石峡(今甘肃临夏),史称“导河积石”。此外,他划分九州、铸九鼎,强化对中原的控制。
禹生前指定伯益为继承人,但伯益在禹死后被启联合诸侯推翻并杀害,夏朝由此进入世袭制。

5、他的孙子是一位贪图享乐,不理朝政的昏君,最后受到了其他政权领袖的打击,失去了权位。
禹之孙太康(启之子)沉迷狩猎,荒废朝政,导致东夷首领后羿发动政变,史称“太康失国”。太康被逐出都城,夏朝一度中断,符合“贪图享乐,失去权位”的描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铜币 +18 收起 理由
牛妞 + 4 + 18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秀才

      UID
5154
      积分
510
      回帖
344
      主题
7
      发书数
0
      威望
334
      铜币
1599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6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
发表于 2025-4-26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南越武王赵佗‌(亦称尉佗)

线索匹配:
一、身份与早年经历
  • ‌生于蛮夷之地‌:赵佗出身真定(今河北正定),但长期活跃于南越(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地区,属中原视角下的“蛮夷”边缘地带
  • ‌非大一统时代的实际领袖‌:秦末天下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虽名义上臣服于汉朝,但实际行使独立政权统治权。

二、与刘邦的关系及政权更迭
  • ‌效力于以孝闻名的军政领袖‌:赵佗原为秦将,后归顺汉高祖刘邦。刘邦以“孝治天下”为治国理念,赵佗助其稳定南方边疆。
  • ‌领袖死后自立政权‌: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权,赵佗与汉朝关系恶化,遂于前183年称帝(南越武帝),脱离汉朝自立。

三、家庭与争议
  • ‌爱情传奇与子嗣争议‌:赵佗与妻子樛氏的婚姻被传为跨越族群界限的佳话,其子赵始继承王位后推行汉化政策,但诛杀反对派旧臣(如丞相吕嘉),引发内乱。
  • ‌继承人被杀‌:赵佗生前指定孙子赵胡继位,但赵胡在位期间遭权臣吕嘉弑杀,南越陷入短暂动荡。
四、军事活动
  • ‌与多势力交战‌:赵佗曾北击长沙国(汉朝藩属)、西征瓯骆(今广西土著部落),并派兵控制横浦关、阳山关等中原通往岭南的险要关隘。
  • [color=var(--cos-color-text-tiny)]‌险要地带的军事打击‌:为巩固南越防线,赵佗多次派兵袭扰汉朝边境的桂阳、豫章等地。


五、后代与政权覆灭
  • ‌孙子为昏君‌:赵佗曾孙赵婴齐(一说赵建德)沉迷享乐,导致南越国力衰微,最终被汉武帝派遣路博德、杨仆率军攻灭。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贡士

这个人正在减肥

      UID
8379
      积分
3158
      回帖
129
      主题
426
      发书数
422
      威望
2458
      铜币
5611
      贡献
0
      阅读权限
60
      注册时间
2025-3-6
      在线时间
10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
发表于 2025-4-26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慕容垂
[发帖际遇]: 布恩迪亚上校 扶老太太过马路,奖励 3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你美目如当年,流转我心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进士

      UID
2860
      积分
7709
      回帖
13644
      主题
66
      发书数
16
      威望
838
      铜币
4881
      贡献
0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37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
发表于 2025-4-26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线索匹配:
1.据载他生于蛮夷之地,是非大一统时代极为著名的政治人物,他虽不是正式的皇帝,但已经成为了某势力实际上的最高领袖。
禹生于上古部落时期(非大一统时代),传说其治水功绩奠定夏朝基础,虽未正式称帝,但通过“禅让”成为实际领袖,符合“非皇帝但为实际最高领袖”。
2.他曾经是某个以孝行而闻名后世,极为著名的军政领袖的部下,为该领袖的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虽然其在领袖生前就已是该政权的最高领导人,但他还是在领袖死后多年,才成为另外一个政权的主公。
禹曾为舜的臣子,而舜以“孝行”闻名(《二十四孝》之一)。舜生前禹已主导治水与征伐三苗,成为实际掌权者,舜死后禹继承部落联盟首领之位,最终建立夏朝。
3.后世流传他和妻子的爱情故事也颇有传奇色彩,他们生的儿子后来成了一国之君,有不小的成就,但争议也不小,据说杀过其父时代的臣子。
禹与涂山氏女娇的爱情故事广为人知,如“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氏望夫化石”等传说。
其子启废除禅让制,武力夺权(杀禹指定的接班人伯益),建立世袭制夏朝。此举被儒家批判为“家天下”的开端,争议极大。
4.他和不止一个势力之间进行过战争,据载他还有个较有名的事迹是对大概在我国中原地区的某处险要地带施以打击。他生前确定的接班人据说在他死后被人所杀。
禹通过征伐三苗等部落巩固统治,并治理中原险要水道(如龙门、伊阙)。
禹原定接班人伯益被启所杀,符合“生前确定的接班人被杀”。
5.他的孙子是一位贪图享乐,不理朝政的昏君,最后受到了其他政权领袖的打击, 失去了权位。
禹的孙子太康(启之子)因昏庸失国,被后羿驱逐,导致夏朝权位旁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睡觉睡到手抽筋,
数钱数到自然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484
      积分
313
      回帖
101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62
      铜币
17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
发表于 2025-4-26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线索匹配:
1.大禹故里有三说,分别为大禹出自中原、出自东夷、出自西戎。禹治理洪水有功,接受帝舜禅让,继承部落首领。
2.舜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
3.与妻子涂山氏的传说有女娇化石。儿子启建立了夏王朝。
4.征三苗、攻有扈氏等。禹死后,禹子启自继王位,伯益与启争斗,为启所杀。
5.太康在夏后争夺统治者的战争中获胜即位称后,迁都斟鄩。太康自小娇生惯养跟着父亲启享乐,即位后的生活更是腐败,只顾游玩享乐不理朝政,外出狩猎数月不归;有穷后羿乘人民不满,“因夏民以代夏政”,拒太康于洛水。史称“太康失国”,太康流亡至戈地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举人

      UID
1625
      积分
1209
      回帖
464
      主题
123
      发书数
117
      威望
798
      铜币
2532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2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
发表于 2025-4-26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北齐神武帝高欢
线索匹配:
‌出身与地位‌:高欢祖籍渤海蓨县,但生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属北魏六镇之一的“蛮夷之地”。他是东魏权臣,虽未称帝,但实为东魏政权的实际统治者,符合“非大一统时代最高领袖”。
‌早年经历‌:他曾是北魏军阀尔朱荣的部下。尔朱荣虽以军事才能著称,但此处“以孝行闻名”可能指向高欢效忠的北魏政权(北魏推崇孝道文化)。高欢在尔朱荣死后掌控东魏,其子高洋后来建立北齐,成为另一政权的主公。

‌爱情与子嗣‌:高欢与娄昭君的爱情传奇被史书记载(如娄氏慧眼识英雄)。其子高洋建立北齐,功绩卓著但残暴多疑,曾诛杀旧臣如杜弼等,争议极大。

‌军事与继承‌:高欢与西魏宇文泰、南朝梁等多方势力交战,尤以“玉璧之战”(今山西稷山)闻名,此役为争夺中原险要之地。他生前指定长子高澄为接班人,但高澄继位前被刺杀,后由次子高洋掌权。

‌后代结局‌:其孙高纬(北齐后主)荒淫无道,导致北齐被北周武帝宇文邕所灭,符合“孙子失位”的描述。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2 13:19 , Processed in 0.09678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