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6|回复: 0

《太阳、地球、生命的起源》:颠覆认知!地球竟是银河系第8973代生命试验场?

[复制链接]

用户组:进士

一蓑烟雨任平生

重建论坛勋章

      UID
615
      积分
5098
      回帖
1826
      主题
190
      发书数
108
      威望
3982
      铜币
25767
      贡献
0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2025-4-18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风格一看就是国外的科普。内容非常严谨细致,还充满了艺术设计感。

  先说装帧吧。特别厚重,整个书感觉得有两斤重,大16开的设计。内页用的是铜版纸,所以拿在手里很有分量,南北方的读者也不用担心纸张发黄。高清全彩印刷中有些巨幅照片需要跨两页纸展示,视觉冲击力非常震撼。毕竟是宇宙题材,图片细节也展示得很清楚。比如那些掉落在地球上的陨石特写照片,陨石表面的晶体、小坑洼和颗粒全都清晰可见。封面设计非常美,带着法国新浪潮时代的设计感。制作成本估计很高,但这种书买一本能永久珍藏,装帧做工无可挑剔。

  再说说内容。这本书很厚,大16开本将近300页,38万多字,读完得十天半个月。作者团队有二十多位法国国家级专家,包括天体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都是科研中心或大学的教授。翻译阵容更强大,请了7位国内顶尖专家教授合作翻译——因为这本书内容跨度极大,市面上科普书通常只深入一个领域或简单介绍多个领域,但这本《太阳、地球、生命的起源》从太阳系孕育、地球诞生、非生命向生命转化、生物演化到寒武纪大爆发,由宇宙星云讲到微观细胞,既宏大又细致。副标题"改变地球早期生命史的14个大事件"点明主旨:虽然内容跨度大,但始终围绕地球生命起源这个核心问题,用天体生物学视角解答终极谜题。科学家们进行了一场真正的头脑风暴,这也正是人类最大的好奇心来源。

  14个大事件以时间脉络展开,用演化重点串联起地球早期生命史。这种写法最大的好处是帮读者在脑海中构建立体认知网络,摆脱单一视角局限。如果你对宇宙、地球和生命起源感兴趣,随便翻几页就能感受到内容的珍贵。我从小看Discovery自认科普知识不少,但这本书依然带来许多震撼。

  比如夜晚南天可见中国人俗称的"牛郎织女三星",外国人叫猎户座腰带。我一直以为那是三颗星星,但书中说那其实不是星星,而是无数星星和尘埃组成的星云!!最左边那颗其实是马头星云(星云限现在也可以称为分子云),其实咱们用高倍望远镜就能看清是星云而不是星星。星云是恒星寿命将尽时发生超新星爆发形成的尘埃云,这些尘埃又会聚合成新恒星。宇宙年龄约13.7Ga("Ga"即十亿年),银河系年龄与之相同,但太阳在银河系90亿岁时才诞生。太阳寿命约10Ga,而地球2.2Ga前就出现了生命——这说明银河系历史上存在过无数类似太阳的恒星,它们由星云凝聚而成,又在消亡时化为新星云。生命离不开太阳的光照和热量,从这个角度看,银河系可能也诞生过无数个"地球"。读到这里我忽然思路大开,怪不得佛教里说“轮回”,佛教的宇宙观就说有“三千大千世界”。我悟了!

  关于地球形成的章节也很透彻。地球并非瞬间形成,而是经历数千万年小行星碰撞融合。科学家通过实验推测地壳从熔融到凝固的时间,发现4.4Ga前液态水已稳定存在于地表。书中专栏用同位素衰变示意图、片麻岩晶体提取图等专业内容,展示地质年代学如何推测地球演化阶段。普通读者看正文即可,想深究的可以研究专栏,专栏部分就是这本书内容深度的体现。

  地球最初没有氧气,早期大气主要是氢和氦。这些气体为何消失?木星至今保留着氢氦大气,而地球因频繁遭受小行星撞击,撞击能量使气体逃逸。在地磁场形成前,太阳风刮走轻元素,紫外线引发水光解也导致气体流失。科学家居然是通过地幔矿物孔隙中封存的原始大气痕迹,证实了这个过程的,不得不说科学家像侦探一样,太牛了。

  科学家还通过研究表明地球早期就是一颗蓝色星球,海洋并非来自什么宇宙飘来的大冰块,而是岩浆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形成。虽然非生命向生命转化仍是未解之谜,但液态水和大气层为生命创造了条件。有观点认为最早生命体以非生物合成的有机分子为碳源,需要适宜温度让生物大分子自组织。专栏详细介绍了海洋、海岸、海底裂缝、粘土等7种生命起源假说,每种都配有实验依据。

  整体来说,这本书是我认为非常值得收藏的宇宙、地球诞生、生命诞生的科普书籍,它贯穿了这个全过程,从多角度多学科综合来呈现,内容的含金量非常高,内容深浅平衡,你可以随意通读了解一个大概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每章节的专栏来做最深入的细节研究,我认为这本书不可能只读一遍,买它的人真的需要读好几遍才能彻底吃透,也值得反复阅读,非常不错。

字数:1670
转自:麒麟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6280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20:51 , Processed in 0.08028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