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46|回复: 0

[论文] 《中国古代杂文观念的形成、演进及其认知困局》作者:许云和【PDF】

[复制链接]

用户组:贡士

这个人正在减肥

      UID
8379
      积分
3163
      回帖
130
      主题
426
      发书数
422
      威望
2463
      铜币
5657
      贡献
0
      阅读权限
60
      注册时间
2025-3-6
      在线时间
10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
发表于 2025-4-10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杂文观念的形成、演进及其认知困局
许云和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摘要:杂文乃文类而非文体范畴,很多杂文看似有破体,实则只是写作技术操作引起的变化,难以构成次生文体的部件。故杂文无自体,乃托他体而生。只有极少数杂文,因其表现方式具备形成新体式的条件,衍生成了一种结构完整的文体形态。杂文与正体文章在内容表现上有游戏与严肃之别,戏笔为文是其写作的基本特征。汉魏六朝杂文主要反映文人读书、文墨活动和创作才艺,唐以后杂文又纳入谐隐和政论两大类,扩大了题材和内容范围。唐宋官方所谓杂文乃科举考试科目名称,不具传统杂文义涵。强烈的尊体意识造成了人们对杂文认知上的疏离与隔膜,使得杂文界定一度陷入困局。重审杂文的文类特征,对于充分认识古代杂文的文学成就和地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杂文;文类;文无自体;戏笔为文;认知困局;
专辑: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题:中国文学
分类号: 1207.6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铜币 +2 收起 理由
飞乌与渔 + 1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你美目如当年,流转我心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3 00:48 , Processed in 0.08788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