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0|回复: 0

《两京十五日》书评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UID
593
      积分
2620
      回帖
326
      主题
232
      发书数
0
      威望
2341
      铜币
7085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5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2025-4-6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午读完《两京十五日》,回忆了半天,趁着酒劲,晚上写下这篇算是书评的东西吧。满分若是10分,此书于我可得9分。扣一分完全是因为水满则溢。

  我对明史知之甚少,因此哪怕知道是关于洪熙元年明宣宗朱瞻基为太子之时,看到“两京”的题目也没有想到是关于宣宗即位的故事。还在那儿妄自忖度,以后涉及的人物必有于谦、建文帝,幕后真凶为朱高煦……思之令人发笑。

  本书涉及的名人典故颇多,除了吴定缘、苏荆溪为原创,四人团中朱瞻基的描写其实还有所欠缺。其号为“蛐蛐天子”,因此三番两次斗虫这无可厚非,但这十五日的经历对他的成长感觉帮助并不大,他还是那个太平天子。当然,我对他素有偏见,解缙的一句“好圣孙”让我把他和乾隆的印象变得模糊了许多。

  于谦在书中虽多次被揶揄,但还是有明显的成长轨迹。于谦在史书中扬名,其一是怒斥朱高煦,其二是《石灰吟》,其三是夺门之变后枉死,最著名的则是“北京保卫战”。书中对这些多次埋下伏笔,而且恐怕读者看不懂,还多次解释。但私以为,伏笔是需要读者自行解读的,无需各个解释清楚,而马亲王多次伏笔,有些唠叨了。

  吴定缘的故事逻辑能圆的上,非要找茬,则是他的表现,和“篾篙子”的外号简直毫不相干。我更认同古龙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名字可能起错,但外号是绝不会叫错的。

  可能是我的问题,我认为苏荆溪的复仇不太能够说服我。害死挚友的是封建礼教,那么对个人复仇有些说不过去吧。毕竟挚友的家人罪不至死,他们到底是心甘情愿用女子的死来换取荣华富贵还是事已至此不如及时行乐还是有区别的。而且,迁怒于人真的是很不好的情绪,当然,苏荆溪这个角色依然很让人喜欢。独立女性总是有独特的魅力。

  昨夜何也是一个魅力十足的女性角色,贪吃、机灵、果敢的美女谁不喜欢?梁兴甫则有些机械降神的感觉,再有破坏力的人也得是个人啊,怎么都杀不死还不如引进新角色。当然,他的转变也是一种成长,只是缺乏可信度。唐赛儿对宗教的见解让人想起周星驰版《鹿鼎记》陈近南和韦小宝的对话,有些超前了。但她临死念及林三的一段话还是足够感人的。再坚强的人心里也有一块柔软的地方,是为一个人留的。

  白莲教的态度总体来说有些难以捉摸。作为一个反政府组织,可以和政府中的反对派联合吗?好像可以。可以和政府联合吗?也可以。而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活下去,这就有点儿难以置信了。一个组织到了那么大的规模,怎么可以轻易转向?而且领导人没有私欲,太过理想化了。庙堂之高的衮衮诸公各怀鬼胎,江湖之远的英雄豪杰恐怕也难以无欲无求吧?

  以上皆是吹毛求疵,还是非常推荐马亲王此书的。当然,我更推荐马亲王的《三国配角演义》,不敢说丝丝入扣,但是给了历史另一种可能。另推荐于少保的《入京》一诗: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字数:1001
原作者:little Blue Pri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379964/

[发帖际遇]: 牛妞 参与义务献血,补偿营养费 2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04:54 , Processed in 0.09325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