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66|回复: 0

《挪威的森林》人物分析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UID
1085
      积分
1009
      回帖
126
      主题
221
      发书数
0
      威望
835
      铜币
2205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2025-4-5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就书店里看到过《挪威的森林》。随手翻了翻,翻到了“月夜下的裸体”那一章的时候,顿时血脉贲张,怕旁边的人发现异常,就放下书,鬼鬼祟祟的走了。当时毕竟年少无知,认为《挪威的森林》描述的东西和我太遥远了,并且太色情了。我把这本书当作是“黄书”,敬而远之。

  现在,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无知的少年。村上所描述的国度虽然离我很遥远,但终究是人的世界。而人类,总是有很多的共同点的。除去表面那层色情的外衣,除去那些看似堕落的描写,我们和他们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我不正是渡边吗?爱着从不曾爱过自己的直子,爱着那天真活泼的绿子。

  从《挪威的森林》里,我看到了孤独和寂寞,看到了悲哀和无奈,看到了那被压抑被扭曲的感情和欲望,看到了成长的痛苦,看到了一张张带着面具的脸。让我试试揭下这些面具,看看里面都是什么面孔。我会将这本小说中的所有描写当成一个严肃真实的悲剧故事。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在你我身上重复。

  渡边彻:

  渡边很孤独的一个人,不被人理解也不求被人理解,喜欢徒步旅行、游泳和看书,不主动的去和别人接触,也不排斥去和别人交流,轻微自闭。生活随意,似乎没有什么追求。“若问自己现在所做何事,将来意欲何为,我都如坠雾中”。渡边看起来没有太多的欲望,所以不用去面对太多的诱惑。唯一看上去不道德的,就是他二十岁左右就和八九个女孩睡过了。

  在和永泽、木月、直子、绿子以及玲子的交往中,渡边一直处于比较消极被动的状态,很少主动出击。甚至在和女孩上床的时候也往往是女孩采取主动,不管是文静腼腆的直子、活泼大方的绿子还是年龄几乎比渡边大一倍的玲子。

  渡边没有主动的去爱过谁;直子是木月的女朋友,是渡边的好朋友;绿子认识渡边只是一个偶然,并且当时她已经有男朋友了。渡边总是非常的慢热,随着时间的发展,情不自禁的爱上了直子,爱上了绿子。从这一点看,渡边其实和永泽是一致的。渡边说过,他不喜欢被什么东西束缚住,为此甚至戒了烟。如果爱上一个人,就要去承担责任,那就是在被束缚了。

  渡边很温和,“不愿被别人压制,也不去压制别人”。绿子曾经加入的那个社团,男孩们要求女孩们去做饭团;绿子的男朋友甚至不允许直子穿白色以外的内裤,这些都是压制行为。渡边和绿子在一起的时候不曾提出过类似的要求。绿子穿着超短裙出现在渡边的宿舍门口,喋喋不休的跟渡边说着自己的性幻想,渡边也只是温和的反对,没有勃然大怒。渡边是一个不会给别人带来压力的人,所以他身别的人都可以很放松,比如直子和绿子。

  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渡边往往是安静的倾听者,耐心的听着对方喋喋不休的倾诉。这一点渡边和绿子在一起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明显:活泼好动的绿子,总是喋喋不休的对渡边说着话,而渡边耐心的听着,简单的应答着,偶尔说几个冷笑话。如绿子所说,“或者你有一种让人心里坦然的能力也未可知”。直子、绿子以及玲子在和渡边在一起的时候都比较有安全感,建立信任感。比如绿子和渡边一起睡在书店的时候,绿子说“我,那之前就已决定相信你,百分之百地。所以即使那时候我都能放心大胆地只管睡。心想和你在一起不要紧,用不着担心。”很遗憾,这种安全感和信任并不总会带来爱情。直子信任渡边,在渡边身边很有安全感,但是却不曾爱过渡边。

  永泽曾经说渡边非常的“地道”。在我看来,“地道”就是自己做的事情就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对自己真诚,为自己而活。渡边的强大在于,渡边坚持自己的独立性,他选择成为自己,而不是社会要求他成为的人,坚持做自己愿意做的,不做违心的事情,诚恳不伪善,不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不在乎自己对别人会有什么影响,不在乎忍受寂寞和孤单。绿子这样所渡边:“在别人眼里,你是个不被人喜爱也觉得无所谓的角色。”这种行为有时也是一种自私,比如他再高中的时候和一个女孩睡觉,然后却抛弃她。

  相比之下,直子、木月、永泽都没有这种独立:直子非常在乎自己给别人带来的麻烦,木月则一心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强者,永泽则主动的适应社会的规则,即使那不是自己喜欢的。

  为别人而活,而不为自己而活,这看上去很高尚,不是吗?可是,这是错误的。“当你为别人而活的时候,固然是好的,但为自己而活却也不是恶的。”纪伯伦如此说。整个日本社会就是这样一个扭曲了的社会。每个人都只不过是社会中的一个零件,强调社会规范而无视个人的追求。

  渡边并不坚强,道德上他也不是圣人君子,也没有太多的约束。在非常寂寞的时候,渡边一样跟着永泽去酒吧找女人,和一个个女孩睡觉,一夜之后互相忘掉。渡边说,“有的时候需要得到温暖……如果没有体温那样的温暖,有时就寂寞得受不了。”

  渡边最终还是决定要长大,他对自己说“但我绝不抛弃她(直子),因为我喜欢她,我比她顽强,并将变得愈发顽强,变得成熟,变成大人——此外我别无选择。这以前我本想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永远十七、十八才好,但现在我不那样想。我已不是十几岁的少年,我已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喂木月,我已不再是同你在一起时的我,我已经20岁了!我必须为我的继续生存付出相应的代价!”

  人总是要长大的,并为此付出代价,如圣徒一般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木月:

  木月是一个个性被压抑的少年。

  当直子、木月、渡边三人在一起的时候,木月是主导话题的人,没有他直子和渡边就只会保持沉默。但是木月自己很清楚,自己不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他在别人面前表现的自己,完全是一个带着面具的演员。

  直子这样对渡边描述木月:“他那人,在你面前总是那样,拼命掩饰自己脆弱的一面。木月他肯定是喜欢你。所以才尽可能只让你看他好的那方面。但和我单独在一起时可就不同了,那逞能劲头就没有了,真是个心情说变就变的人。”

  “他总是想改正、提高自己,却总是不能如愿,又是着急又是伤心。本来他具有十分出色和完美的才能,却直到最后都对自己没有信心,那个也要干,这里也得改 --头脑里转来转去的净是这些东西。可怜的木月!”

  木月的内心有着太多的冲突。木月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他想要成为的,是别人眼中的强者,但是这种强者他做不来,又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好比一个没有天分的却一心想要成为达芬奇一样的画家,总是发现自己做不了达芬奇,总是生活在沮丧中。

  木月一直压抑着自己,扮演着别人。他是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自杀之前,他和渡边去打桌球,认真的要赢渡边,大概也是为了获取一些信心,做为临死前最后的慰藉。扮演别人是很痛苦的事情,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最终,木月无法解决这种矛盾,自杀。

  和大多数的日本人一样,木月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日本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懦夫的民族,遇到问题的时候,采取的解决方式是否认问题的存在,然后极力回避问题,很少有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自杀只不过是逃避问题,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永泽:

  永泽实际上正式木月的对立面,是木月想要去做的“典型的成功男性”:出身豪门,天赋禀异,东大毕业,事业有成,精明强干,放浪形骸。渡边和永泽在一起的时候,主导场面的是永泽;和木月在一起时,主导场面的是木月。不同的是前者游刃有余,而后者只是在强颜欢笑。

  永泽确实对初美毫不负责,根本就不爱着初美。永泽说,“我没有同任何人结婚的念头。这点对初美也说得明明白白。所以嘛,初美如果想同某人结婚也是可以的,我不干涉;要是不结婚而想等着我,那她就等。就这个意思”。在永泽看来,婚姻是一种束缚,而初美不过是一个不错的女人而已。

  事实上,日本人的文化里根本不鼓励男性对家庭尽责任。看起来,家庭只不过是公司的一部分,其作用是让男性有一个睡觉、吃饭的地方,让男性完成生育的社会责任而已。男人除了赚钱以外对家庭几乎没有任何责任,甚至对妻子都没有太多的责任。虽然这个趋势在发生变化,政府开始鼓励男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永泽是非常诚实的人,表现在对自己的虚伪好不掩饰。

  “和素不相识的女孩睡觉,睡得再多也是徒劳无益,只落得疲劳不堪、自我生厌,我也同样。”

  永泽的软弱在于,他根本不想做自己,根本不想去反抗社会,反而去主动的顺应社会,很主动的扮演绅士的角色,并且似乎乐在其中。如果说,渡边是一个贫穷的流浪乞丐,那么永泽就是一个富有的安乐奴才;前者可以拥有自由,而后者永远不是自己的主人。

  敢死队:

  敢死队是一个很单纯死板的人,生活单调而重复,目标单一而明确,没有太多的欲望,十年如一日做广播体操,看到墙上的裸女会觉的不好意思,人生的理想就是画地图。敢死队有点像《阿甘正传》里面那个眼里只有龙虾的黑哥们。阿甘参军的时候,在公共汽车上只有他愿意和阿甘坐在一起,因为他眼中没有太多的社会规则。敢死队的人生目标就是画地图,偶尔会想到女人,这黑哥们眼里就只有龙虾。黑哥们被送到了越南战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然后,他死在了越南人的枪炮之下,毫无意义。他只不过是社会机器中的一个零件,可以随时被抛弃的炮灰而已。如果发生战争,敢死队的下场一样如此。

  大男孩总是要长成男人的,总是要面对复杂的人生的。今日敢死队对政治毫无兴趣,谁能说明日他不会成为狂热的右翼?单纯的人逃避了思考,逃避了自由,迟早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是每个人都和阿甘一样幸运,一个成功的阿甘背后有无数失败的阿甘的尸骨。《阿甘正传》只是一个美好的童话而已。

  绿子的父亲:

  敢死队长大以后,大概就是绿子的父亲一样的人。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漠不关心,只关心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敢死队会去画地图,绿子的父亲在开书店。最大的优点是全心爱着自己的妻子,最大的缺点是不知道怎么去爱自己的女儿们。

  他们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别人。战争、地震等等似乎和他们毫无关系。假如战争爆发,他们要被送上前线,他们也会茫然的拿起枪对着陌生的敌人开火,浑然不知道战争的目的、意义等等。他们温顺如同绵羊,将是最好的工人、最好的奴隶、最好的机器。这种无知无觉的生活实在不能算是幸福的。

  敢死队和绿子的父亲都只不过是“稚成人”,表面上已经是成年人了,实际上和孩童一般幼稚,没有学会如何去爱,没有学会去思考。他们也早晚会为自己的不成熟付出代价,要么被社会同化,要么被社会抛弃。

  初美:

  初美是日本社会压抑的气氛下的一个优秀作品。即便如此,她仍然没有战胜自己。

  毫无疑问,初美是爱着永泽的。问题是,永泽看起来是不愿意承担婚姻责任的花花公子。初美对永泽的爱是一种非常苦涩的爱。初美选择了一个错误的爱人,却又不愿意放手。可是,初美并不足够的坚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执着的爱情感动,至少永泽不是。

  没有一个正常的女人会愿意自己所爱的人去和其他女人鬼混过夜。初美明确的对永泽的这种行为提出了反对,但是显然没有对永泽产生任何的影响。永泽根本不爱初美。

  做为旁观者,渡边给初美的建议是最合适的:初美应该离开永泽,找一个头脑更为地道的人去幸福的生活。只是这个建议初美没有接受。

  初美是另外一个直子,而永泽是木月的另外一面。木月、直子、渡边这个三人组和永泽、初美、渡边这个三人组是多么相像啊!

  表面上看,初美是一个对爱情忠贞的女子,可实际上这根本就不是忠贞,这是不自爱,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初美从来没有学会如何去爱自己,如何去为自己而活,她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永泽,没了永泽就不知道怎么去生存。

  直子的姐姐:

  在别人看来,她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孩,属于那种不用管不用问照样活的好好的女孩。独立的后果是即使没有别人她也能活下去,或者说她的存在与否和别人没有关联。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没有感受到别人的爱。从不曾被爱,渴求着被爱,却每天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这种矛盾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压抑的感情无处发泄,总有一天会爆发。她有着另外一种的孤独和坚强。从书中的描述看,她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了。不过很可惜,她终究不是足够坚强的一个人,最后还是选择了自杀。

  不曾被爱的人,不曾爱过别人,就不曾拥有安全感,不觉得自己的存在有什么意义。直子的姐姐有男朋友,但这个男朋友可能只不过是个性伙伴。与其不明不白的存在,还不如悄悄的告别人世。

  直子的姐姐从来不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感情。她们都仿佛是冰山一般,露出来的只是1/10,而另外的9/10沉在水下让人无法了解。

  玲子:

  从书中的描述看,玲子开始的时候生活非常的顺利,弹钢琴弹的很好。但正如玲子所说,在30岁之前她从来没有为自己弹过琴。她弹琴很好,可以参加比赛获得很多奖项,可以进音乐学院去学习,但她只是在为别人而活。这种生活看似顺利、平静,实际上不过是另外一种的压抑。潜意识里,玲子一直在反抗着这种压抑,渴望着摆脱这种为别人而活的境况。玲子的手正是因为这种心理原因才不能灵活使用的。

  我以为,在《挪威的森林》这本书中,玲子实际上是最幸运的女性,她的丈夫是那样的爱她。“他对我好得无可挑剔。他为人真诚,值得信赖,性格坚毅,富有耐性,对我来说是理想的丈夫。为了治愈我的病,他尽了最大努力,为了他和孩子,我也主动地配合,而且我也觉得好利索了。婚后6年,真叫幸福啊!”只可惜她自己没有让自己的幸运持续到最后。很可惜,玲子不够坚强,不够成熟,而玲子的丈夫也缺少相应的知识去改变、拯救玲子。

  玲子仿佛是一个花瓶,上面满是裂纹;玲子的丈夫仿佛是一个细心的工匠,细心的呵护着这个花瓶,从来都小心的挪动着,也耐心的试图修补着上面的裂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呵护是卓有成效的,玲子这个花瓶也幸运的保持完好。可是,这种呵护并不能让这个花瓶变得更强大坚固,花瓶始终还是花瓶,没有变成坚固的铁桶。一旦遭遇外力,花瓶的结局依旧是碎裂。即使在那次玲子被同性恋女孩骚扰以后,玲子的丈夫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工作,两人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开始新的生活,玲子仍可能再次陷入心理的危机。

  玲子爱着丈夫吗?爱,但是却用了错误的方式。为了不“麻烦”别人,她离开了深爱她的丈夫。玲子说,“由我单方面强行离婚的我至今仍认为那样做是对的……我不愿意拖累任何人,不愿意把自己这种整天为脑袋断弦而心惊胆战的生活强加到任何人头上。”

  割裂永远不是爱的表现形式。“爱她就放手”,“爱他就离开他”这种鬼话纯粹是胡扯,是懦夫逃避现实的拙劣借口!爱他,就和他一起面对人生中的种种苦难。这种割裂不过是一种消极的逃避。

  遇到麻烦,就想去到新的地方开始生活,或者是和爱自己的家人割裂。这些都只不过是在逃避。逃避是永远无法解决问题的。玲子也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绿子:

  和直子的阴郁沉默相比,绿子明显是阳光活泼的。

  从绿子的描述来看,绿子的父亲不是非常严肃苛刻的人,看起来是一个温柔的父亲。绿子的父亲非常爱自己的妻子,以至于有些忽视自己的女儿们。从这一点看,绿子倒是和卢梭有些相似。卢梭的父亲也是温柔深情的,对孩子的教育不怎么管。因此,绿子的童年没有受到来自家庭的压抑,形成了自由、率真的性格。虽然绿子高中读的是贵族女子学校,但是这一段时间的压抑并没有磨掉绿子的个性。

  绿子的父母做的并不合格。绿子从来没有被爱的感觉,她说,“在过去20年的人生当中,我连一次、哪怕一次都没撒娇任性过。爸爸妈妈压根不理我这个碴儿;他也不是那种类型,我一任性一撒娇他就发脾气,吵得不欢而散。”她从来没有被鼓励过。绿子是缺少母爱,缺少鼓励、夸奖的人。因此,她幻想着有一种“完美的爱情”,幻想着可以找到一个对自己百依百顺的男人。这种爱情是不存在的。

  当绿子遇到渡边以后,就对渡边有好感,渡边说绿子的头发“恰到好处,肯定是头形好的缘故,耳朵也显得好看”,又说“我是喜欢你现在这样”。对于一个缺少鼓励的女孩来说,这就是最好的甜言蜜语了。

  渡边大概是绿子遇到的人里对她最好的人了,陪着绿子度过了很多轻松惬意的时光,给了绿子很多的安全感,绿子说“没完没了地对你指手划脚。又是叫你听我信口开河,又是找你出来,拉着你团团转。不过,能允许我这样做的人只有你一个”。

  绿子也只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比如,她经常孩子气的做一些事情。明明非常想念渡边,却总是想要给渡边一点“惩罚”,硬撑着不去跟渡边联系,最后双方都受苦。

  直子:

  最后要说的,是直子。作者对直子所用的笔墨最多,我也要用很多的笔墨去描述直子。

  直子没有什么朋友,男性朋友基本上就木月和渡边两个,前者是她的精神支柱以及男朋友,后者则是木月死后对直子最重要的男性了;玲子算是直子的一个女性朋友了。这是一个孤独的女孩。

  直子虽然已经成人,身体上也已经有了成熟女性的丰腴,但是心理上她还是很不成熟,依旧是一个孩子。她用孩子的逻辑去看待这个世界,去对待别人,并且拒绝长大。但正如直子所说,成长的代价是必须要偿还的。

  直子非常依赖木月,没有学会成为独立。直子对木月的爱情,实际上只是一种依恋,一种排解寂寞的手段,一种不成熟的爱。以致于木月死了,直子就不知道该如何去生活了,“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同别人交往了,甚至不知道究竟怎样才算爱上一个人”。直子想要开始新的生活,却不知道如何去开始。

  在20岁生日之前,直子一直没有和木月睡过。这可能也有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木月的性格并不好,可以说喜怒无常。虽然没有看出木月对别人有暴力倾向,但木月的性格不能让人放松。和木月在一起的时候,直子一直很紧张,心理紧张导致身体上完全不能放松,“根本打不开”,“又干又痛”,所以直子一直没有真正和木月做爱过。

  在直子的潜意识里,有着一种恐惧:这可能是对木月一直有种恐惧吧,也可能是对“做爱”这种成人之间的行为有一种恐惧。很遗憾,木月不是心理学专家,无法看到直子的心理问题,更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只是不希望任何人进到我那里边,不想让任何人扰乱我。”这就是直子一直不湿润的原因。从心理上,她一直排斥和别人过度亲密。任何的亲密都会给她带来恐惧。恐惧亲密,又渴望亲密,这就是直子的矛盾。

  当她和渡边走在一起的时候,她说“要是可以的话——我是说要是不影响你的话——我们再见面好么?当然,我知道按理我不该说这样的话。”木月死了,在直子内心里,渴望着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木月,来爱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可是另外一个声音告诉她说她“按理不该说这样的话”。

  在内心深处,直子是一个谦卑到有些自卑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什么,没有权利去要别人去爱自己,没有权利去爱另外一个人。和绿子或者渡边相比,直子太压抑,对自己不够诚实,甚至因此不爱自己,不觉得自己值得被爱。在阿美寮的时候,玲子说自己“看不出直子将会怎样”,大概也是因为直子一直没有表现出自己真实的那一面吧。

  直子和渡边在一起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走路,不停的走啊走啊,都不说话。即便如此,直子仍然觉得很开心,或者说很放松,因为此时渡边已经在为直子付出了:陪伴就是最好的安慰,胜过很多的语言。直子得到了渡边的陪伴,就已经感动了。

  直子是在什么环境下和渡边做爱的呢?那是直子的20岁生日,那是一个雨天,那是深夜;渡边是直子唯一的朋友,唯一愿意听直子说话的人;直子和渡边已经听了很多的音乐,谈了很多的话,并且喝了两瓶葡萄酒;直子心情一直不好,很是悲伤和寂寞。那个夜晚她“情绪激动,不知所措,希望得到我的抚慰”,直子是完全放松的,不清醒的,摆脱了理性和道德的种种束缚,没有了任何的思想压力。可以说,这是女性失贞的概率最大的时刻了。所以直子会情不自禁的和渡边做爱,心理上和身体都是足够的放松的,是“湿润的”。

  很遗憾,他们实际上是在不清醒的情况下发生的关系,他们心理上的距离还没有足够的接近,而身体却已经相融。一旦清醒以后还是要面对自己的问题:渡边和直子睡的时候,渡边和直子并不相爱,他们不过是非常熟悉的朋友,各自唯一的朋友。在和直子做爱后,渡边这样辩解:“我在同你交欢,进人你的体内。但实际并没有什么,本来就是无所谓的,无非是身体间的一种接触罢了,我们不过是在相互诉说只有通过两个不完美身体的相互接触才能诉说的情感而已,并以此分摊我们各自的不完美性。”

  很可惜,渡边是诚实的,略带软弱、被动的。这种诚实对直子却是残酷的。渡边和直子睡过后,在给直子的留言中说,“现在的我完全心中无数。所以,我无法向你做出任何许诺,也不可能有求于你或倾诉动听的话语。因为首先我们之间还极其缺乏相互的了解。不过倘若你给我时间,我会竭尽全力,我们也许会进而相互加深了解”。

  渡边在回避问题,他的解决方案是给直子一个“清醒”的时间来进行缓冲。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很多时候时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最多会让问题停滞,很多时候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糕。如果在裂痕刚出现的时候就去解决,可能还很有希望;一旦裂痕已经变成了鸿沟,伤口已经长出了疤痕,再去解决就变得很难了。

  渡边的逃走和渡边的留言,好比在直子的心上再次插了一刀,在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自己的第一次给了渡边,这样也对不起死去的木月;直子“按理”不应该让渡边留下,也没有理由让渡边去爱自己。直子有着双重的负罪感。觉得自己给渡边带来了“麻烦”。“我想要说的,是希望你不要因为我而自己责备自己,这确确实实是应该由我一个人来全部承担的。一年多来我一再拖延,觉得给你添了很大麻烦,或许这已是最后极限。”直子并不爱渡边,不是因为她不想去爱,而是因为她不敢去爱。渡边和直子有着类似的逻辑:自己并不爱对方,所以没有理由要求得到对方的爱,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直子觉得自己很笨,“没有任何一点可以自豪的——哪怕一点”,直子觉得自己不正常,“我是个比你想的要不健全得多的人”。直子不想给任何人带来麻烦,“如果你能往前行的话,希望你只管一个人前行就是,别等我。想和其他女孩睡觉就睡好了。别考虑我顾忌我,喜欢什么就尽情做什么。要不然,我说不定会拖累你的。我,不管发生什么,这事是绝对不想做的。不想耽误你的人生,也不想耽误任何人的人生。”直子就这样放弃了被爱的权利。直子选择的解决方案也是逃避,于是她不去见渡边,搬走,休学,跑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去静养。

  让我篡改一下的剧情:在那个雨夜里,渡边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去脱下直子的衣服,而是抚过直子的长发,抚过她的面庞,将直子抱在怀里,亲吻着她的额头等等,用这些的方式去安慰直子;渡边这一夜的温柔陪伴一样会给直子很好的安慰,给直子更多的安全感;一夜过后,直子和渡边的关系很可能会更加的亲密。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两人不会觉得尴尬,不必互相逃避。

  事实上,渡边曾经和绿子睡在书店里,绿子已经做好了被渡边推倒的心理准备了,但渡边没有动绿子。这让绿子对渡边更加信任。和人做爱去安慰朋友实在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特别是两个人还没有那么亲密的时候。

  渡边不是那种坐怀不乱的君子。事情已经发生过了,渡边在早上应该怎么去做?倘若渡边真的爱直子,或者是愿意更加负责,那么他就不应该在早上“逃走”,他应该始终陪在直子的身边,即使一句话也不说,仅仅是陪伴就足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果渡边这个时候突然被30年后的自己灵魂附体,坚定的对直子说:“我爱你,并将用我的余生继续爱你。嫁给我,做我的妻子吧!”从此以后,不管直子表面上怎么抗拒,都坚定的、好不犹豫的去爱直子,不因为任何事情显出一点点的失望。假如渡边这样做了,会不会就此感动直子,给直子带来生的勇气,从而将直子拯救呢?

  直子可能是想要去爱渡边的。在阿美寮的时候,月夜下直子在渡边的面前脱下睡衣,裸露着自己完美而丰腴的肉体。也许直子此时是希望渡边去爱抚、安慰自己,甚至去和自己做爱的。直子不是一个非常主动的人,她也不曾学会如何去向别人示爱,爱他就把自己的身体给他,大概就是直子示爱的最直接的方式了。可是渡边却表现出了该死的冷静,“一点都没有兴奋”,五六分钟的时间里只是眼睁睁的看着直子,没有任何其他的动作。渡边的表现在直子的眼里可能只是无动于衷。渡边拙于行动的个性再次让他和机会擦肩而过。此后,直子再也没有这样在渡边的面前展露过自己的身体。

  如果在这一刻,渡边表现的像一个男人一样,把直子推倒,后面的悲剧是否还会发生?不该推倒的时候推倒了,该推倒的时候却又表现的如同正人君子。

  渡边的懦弱不止表现在那一次逃跑和这次的“君子”行为。直子和渡边有这样的对话:

  直子说:“假如我一生都不湿,一辈子都性交不成,你也能一直喜欢我?你也能永远靠手和嘴唇忍耐?还是说性欲问题通过和别的女人睡觉来解决?”渡边说:“从本质上讲,我这人属于乐天派。”

  在这个时刻,直子想到的还是自己对别人的意义,担心着自己不能用身体去取悦对方。她不曾学会如何去爱自己。

  而渡边一样在回避问题。如果渡边的回答是“就算你一生都不湿,我也会一直喜欢你,一直爱你,只爱着你一个”,直子是否会被感动,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呢?

  “我不值得被爱”,正是这样的错误心理,葬送了直子的性命,葬送了玲子的幸福。事实是这样的:不管是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过去,怎样的缺点,怎样的卑微,都是值得被爱的,都是可以坦然的接受别人的爱的。

字数:8824
原作者:zevan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34258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02:14 , Processed in 0.09733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