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8379
好友0 人
听众0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60
注册时间2025-3-6
最后登录2025-4-30
在线时间106 小时
用户组:贡士
这个人正在减肥
UID8379
积分3123
回帖129
主题421
发书数417
威望2431
铜币5555
贡献0
阅读权限60
注册时间2025-3-6
在线时间106 小时
最后登录2025-4-30
|
从语言的边界到显露的图像
尚杰
郑州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传统哲学把概念或观念置于词语之先,现代语言学返回语言事实并从中引出思想,但两者都没有超出语言的边界,而是将思想与语言合二为一,从而遗漏了超出语言边界的“思想图像”问题。显露的图像处于语言与非语言中间的模糊地带,并不封闭在语言系统之内,以有差异的“意味儿”而非表达式的意谓显示出来。它超越了“拼音语言”而广泛地存在于象形一表意的汉语、图形、影像以及各种艺术形态之中。显露的图像突破了语言的乌托邦,返回原样的生活世界。它既体现在场景与处境,又体现在心理的图像即独白的过程。外部的场景与心理图像又形成直接的融合一沉浸关系。而在这个过程中,概念或者词语只是似是而非的在场,符号只是附属的而不是图像显露的思想中介,这个过程中充满偶然性或不确定性,从而颠覆了传统哲学和现代语言学以及现代语言哲学关于“意谓”先于“意味”的设定。“意味”之说的悖理性,在于它突破了逻辑语言所遵循的确定性原则规范,揭示不同事物是以潜在差异的方式共在的,它所涉猎的“潜意识”和图像哲学话题,也彰显了我们时代的思想特征。
关键词:语言;意谓;意味;差异;图像;
专辑: 社会科学Ⅱ辑;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题: 哲学
分类号: B089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