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1802
好友0 人
听众0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40
注册时间2025-3-1
最后登录2025-5-13
在线时间19 小时
用户组:秀才
UID1802
积分949
回帖20
主题216
发书数0
威望831
铜币3629
贡献0
阅读权限40
注册时间2025-3-1
在线时间19 小时
最后登录2025-5-13
|
除了虔诚的佛教徒之外,绝大多数人走路都不会顾及到地上的蝼蚁,一脚就踩踏过去。日本人占领下的北平,生活在小羊圈胡同的各色老百姓中也不过是日本人眼中的蝼蚁,死掉几个人比踩死蚂蚁还自然。
本书发生在七七事变后沦陷的北平城内,以小羊圈胡同祁家发生的事为故事主线,邻居钱家、冠家等为辅线,展示了亡国奴的种种生活百态。阅读本书期间,院线火热上映《战狼2》,看完后结合本书的语句段落情节,深有感触,因此决定电影和小说合在一起写。
《战狼2》里有个残忍的细节,非洲国家内部叛乱,一群人坐上了大巴准备离开,突然一枚炸弹从天而降,整车的人全部化为烟灰。在动荡的大背景下,车里的人甚至都不会出现在新闻中,冤死的悄无声息。书里的人物也如同车里人一般,生死全凭运气。胡同中的崔四爷是如同祥子一般的人力车夫,以出卖体力劳动来换取微薄的生活费,养活自己和妻子,他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对日本人虽然不满,考虑到家室,想着我不惹日本人,总不能不让人过日子,忍气吞声的生活了下去。沦陷的北平并不安宁,日本天皇特使被抗日志士炸死,崔四爷被当做替死鬼逮捕砍头悬挂于牌楼之上,如同车里的人一样,什么罪过也没有,死的不明不白。崔四爷代表着广大的普通中国老百姓,是当时的蝼蚁之一,死了,无人知晓,最好的结果也许就是冰冷冷的统计数字中的一个数字。《战狼2》能如此火爆,也许是发生在异国他乡的事情在中国人看来并不遥远,冷峰手机视频传到船舰上时候,叛军枪杀平民唤起了中国观众曾经所学的历史知识中悲惨的记忆,引起了共鸣,这也是电影成功的元素之一。
小说里的主线祁家在当时哪怕是现在,都是中产阶层以上或者是小资产阶级,这并不能帮助他们安然度过危机。祁老太爷开始奋斗攒下一个四合院,直到抗战爆发,已经是四世同堂有了曾孙八十高龄的老人。人到了这个年龄,唯一想要的是子孙平安,自己本人则能安然的度过晚年,经历过庚子之乱、军阀混战的老人却错误的误判了形势,乱世中没什么是能随顺心愿的,忠厚守信的儿子不甘日本人的屈辱,投河自杀,孙子瑞丰被日本人杀害抛尸于荒野,曾孙女死于营养不良,这些巨变,破灭了老人的希望也改变了最初的的心态,这是一个求做好人顺民而不得的时代,日本人破坏了他所追求的无害于别人的愿望,他终于敢对日本人、汉奸发出怒吼。老人的长孙祁瑞宣是彻底的验证了毛主席所说的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从婚姻开始,妻子韵梅不是自由恋爱,他心里不好受却只能坦然接受事实,北平沦陷后想从军报国却被家庭责任给束缚住,继续忍辱偷生,以各种诸如不去日本人控制的学校教书来安慰自己,最后在沦陷不久即逃出去抗战的老三祁瑞全的鼓励下,才展开了对日本人的斗争。
祁瑞宣的价值观并没有什么问题,家庭是很重要,但是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如同祁家隔壁钱老人所说的,中国大地抗战或者死于日本人屠刀下那么多人,死了我唯一的孙子也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他始终不投降日本人,可谓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瑞宣选择了偷生,也没有保住父亲、弟弟、女儿的命。或许处于乱世中,每个人需拿起武器保护自己,就像电影里工厂工人一样,拿起武器保卫自己。
影片中几乎掌握全国政权的叛军头子被雇佣兵明目张胆的刺杀,令人瞠目结舌,他们以为依靠雇佣军,就可以为所欲为,事实上这个不过是火中取栗。中国这么大,这么多人,总有抛家舍业参与抗战的老百姓,也有卑躬屈膝投降的中国人,小说里既是胡同里的冠家。冠家老舍塑造的非常成功,实际掌权人“大赤包”很形象,作家对他们深痛恶觉,仅仅看文字就能脑补出样子来。他们眼里只有荣华富贵与金银财宝,日军入城以后眼见机会来了,马上就膝盖一软给日本人跪下了,她得到的职位是妓女检查所所长,开始剥削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为虎作伥的汉奸向来是没有好下场,大赤包被日本人抓捕死于监狱中,结局非常之凄惨,虽为坏人,读起来仍是哀其不争。自古以来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只是有人被眼前的利益蒙蔽,电影情节,始终是基于生活真实进行创造。
电影在持续热映中,影院热闹,著名的影评网站文艺青年聚集地豆瓣也是如此的热闹,无数的网友在网站上评论,而在前几页上却有几行刺眼的的评论。诸如“吴京意淫到了脑残地步,看了恶心想吐”,“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编剧们能有”,而在好莱坞大片诸如一个特工打败一个国家的007系列电影,《王牌特工》等电影却一众好评,夸赞不绝于口,似乎国外的一切都合理起来,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一代的先辈们让全中国人民开始站起来了,有一些人扶不起来跪在地上,这种扶不起来根深蒂固的“我不如人”在小说里也是有例可循。丁约翰在英国府里工作,在他心目中,英国人等洋人是高人一等,中华民族不如英国人,日本人把英国人抓走之后,对丁的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他眼中日本人是最好的种族,中国是永远也做不到那个层次。哪怕中国人做到了,也是以各种挑刺来嫌弃中国人,就如同豆瓣那些影评人,老舍笔下的丁约翰,代表了一大批如此心态的人,幸运的是国家越来越强盛,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少。书中瑞宣反感他的观点,同样,豆瓣也有很多观众反驳了这样的观点。
电影里叛军头子一而再强调不许杀中国人,中国人通过战区两方也要因此停火,这是在那个时代苟且偷生于日本人铁蹄下的老百姓想也不敢想的事,胡同里的小人物死于屈辱、或者死于吃下日本人搜刮粮食后发下来的杂质混合物所谓的“共和面”导致的营养不良。时光流转到现在,中国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战乱地区的顺利撤侨,并在影院的大屏幕上骄傲的展示出来,这是普通人的幸运,至少老百姓不再是蝼蚁,可以尊严的活下去。
这段时间一直在阅读老舍文集,先后读完了《骆驼祥子》、《鼓书艺人》、《牛天赐传》、《四世同堂》四本小说。老舍文笔朴实而不乏生动,人物层次塑造立体多样,即使过个几十年也许会忘掉小说的情节,但是其中主要人物是难以忘记,依旧会清晰的说上几句男主女主的个性,小说情节推动自然丝毫没有突兀的感觉,阅读体验非常顺畅,细节丰富,没有多余的描写,风景环境等细致描写无不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体现人物的个性。老舍慈悲菩萨心肠,对笔下芸芸众生充满着关怀,对这个崩坏的世界充满着同情,在本书里,他甚至同情同样被战争蹂躏的日本人。他熟悉世态,三观非常的正,这些在《鼓》和《牛》等都有体现,读完本书,笔者已经彻底成为老舍的粉丝,即将剁手购买阅读老舍全集。
总字数:2303
作者:与味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7343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