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46|回复: 0

人还是虱子?——再读《罪与罚》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802
      积分
949
      回帖
20
      主题
216
      发书数
0
      威望
831
      铜币
3629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3
发表于 2025-3-26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入为主的原因,我最喜欢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的朱海观和王汶译本,但可惜图书馆里只有岳麟和非琴的,比较了一下,岳的版本字太小,看着眼痛便选了非琴,毕竟敢翻译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都差不到哪去。然而拉祖米欣出场时我一度感到很不爽,因为朱、王译本中的拉祖米欣一出场就很令我兴奋,他的那股热情阳刚劲儿与阴郁的拉斯科里尼科夫形成鲜明的对比,非琴却仿佛更加突出了拉祖米欣的笨拙(想想看这么做也很有道理)。不过当看到他醉后向杜妮娅献殷勤那段时,我便对此译本重新有了好感。毕竟陀氏刻画人物的功力太强了不由你不给他老人家译得拍案叫绝。

  实际上,第一遍看罪与罚是大四做毕业设计期间,一是眼看快毕业了图书卡要上交,想抓紧时间看几本书,二是毕设实在无聊的很。更巧的是看这书时本人正受急性胃肠炎的折磨,索性就在宿舍里的床上一天接一天的玩命看,拉斯科里尼科夫的高烧惊厥饥饿以及其他做了那件事后反映到他肉体上的痛苦折磨我均可体会到(本人腹泻的很厉害并且不敢吃东西,至少持续了半个月,夜晚的高烧甚至也将我烧出了奇妙的幻觉)。我也承认在那种状态下对此书的感悟是一知半解的,但我至今仍能忆起阅读过程中那“痛苦与快感美妙的交织”。那些震慑人心的心理描写,将心理活动不动声色的表现为脸上若干复杂的表情和话语,再配上人物所在的场景,非常值得咀嚼玩味。我甚至想象得出陀氏在写这些人物时,他自己会站起身来像表演莎士比亚戏剧那样表演每个人物,而后得意的冷笑着写出这部伟大的作品。

  不过,当时的我还是太流于表面了。

  陀氏认为,人不再信神就会什么都信,人们会为了各种主义、立场各执一词互相攻击最后升级为惨痛的战争和毫无人性的屠杀。

  这在罪与罚中已经有了预言,并且二十世纪已经基本应验了这预言。这是个很大的命题,在此不予讨论。

  关于人还是虱子?

  我是因为这个问题而再读罪与罚的。

  经过种种痛苦煎熬几近疯魔的拉斯科里尼科夫在索尼娅的守护和感召下自首了,但他仍不甘心。直到小说的尾声,在广漠的西伯利亚流放的他才终于为那些一直感动着他、爱他、宽恕他的人们不再因他承受精神上的折磨而“堕为”上帝的子民(幸福的“虱子”)。至此,他终于卸下身上所有重担,解开了内心的羁绊,新的世界也在他面前打开了。

  其实拉斯科里尼科夫早已认识到:一个不平凡的人是不需要去做自己是“虱子还是人”那样的证明的。可惜他不甘心。而这一切的不幸正源于此。

  对于一个平凡人,这样的不甘心毁了他的青春也毁了爱他的人。但他是幸运的,因为凡人间的爱是如此的博大,如此的温暖,如此的宽容。

  那些跨过那道线而嘲笑拉斯科里尼科夫的拿破仑们,也许他们真的能带领凡人们走向所谓的幸福,但按这种逻辑他们也早晚会成为被推翻者、笑柄和连虱子都不如的孤独物种,而我们大家的世界也许会在这个过程中毁灭消亡。

  而那些自命不凡、怀揣各种主义、理论的卑鄙者呢,还是早些认清自己,不要再做无谓的证明了。因为在你的世界里,你是永远不会达到所谓的“终极目标”的。

  所以,不要在\再不甘心了,生活胜于雄辩。

  总字数:1123
  作者:bloom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29023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4 15:13 , Processed in 0.1787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