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49|回复: 0

远方的哭声——《全球真实故事集II》

[复制链接]

用户组:儒士

      UID
10678
      积分
327
      回帖
48
      主题
55
      发书数
0
      威望
275
      铜币
3006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5
      在线时间
1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2025-3-25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球真实故事集II》由三起虐待、两场种族屠杀和一个诈骗园区的真实故事组成,令读者意识到远至北美、欧洲近至东南亚,从过去到现在仍在不停发生着各种惨绝人寰的悲剧。历史无法改变,当下亦不能阻止,在节日隆重的烟花炮竹声中仍能听到远方隐隐的哭声。阿伦特在《平庸之恶》中曾提过,任何行为一旦发生并且被人类历史记载下来,它就会一直潜伏下来。无论惩罚力度多大,只要一种特定的罪行出现过一次,重现的机会就远大于首次出现的概率。

  《一位老师与大屠杀》就讲述了2017年8月发生在缅甸的罗兴亚人种族灭绝。他们的村庄被夷为平地,超过一万人被分尸、枪杀,另有70万难民逃至孟加拉和泰国至今无法返回。相较于被以色列赶走的巴勒斯坦人更为悲惨的是,罗兴亚人在缅甸至今不被承认民族身份,不被授予公民权利。他们不能自由流动,不能上缅甸学校、不能从事律师、医生、警察等高端职业,生育数量被限制在2人以内,包括结婚、建造房屋等基本生活权力都需要缴纳贿赂才能获得批准。而他们之所以沦为单一国家内最大的无国籍群体,并非是民选政府和军政府所谓的“他们是孟加拉非法移民而非真正的缅甸人”一说,归根结底更可能是因罗兴亚人作为穆斯林在历史上支持了英国殖民者,而独立后的缅甸一直希望将自己打造成为纯正的佛教国家。任何对“纯正”的极端追求皆伴随着对少数的血腥镇压,如昂山素季那样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亦对罗兴亚大屠杀保持着“理性”的视而不见。当若开族邻居挥刀砍向罗兴亚人时,谁又不会回想起1994年胡图族屠杀图西族以及二战时波兰人帮助纳粹屠杀了本土90%犹太人的历史。历史在重复,记忆却被篡改。

  《波兰的“记忆部”篡改大屠杀历史》就展现了,只需要一点点的避重就轻,譬如多宣传义举、少言及屠杀,或者打造同为受害者的人设并禁止反思,便可将历史搓圆捏扁。波兰的记忆部IPN(波兰国家记忆研究所)通过举办展览宣扬波兰人因藏匿犹太人被纳粹杀害的义举,强调波兰是拥有被授予“国际义人”称号最多公民的国家(超7000人),借此掩盖占国民五分之一人口的犹太人如何被不熟悉当地情况的纳粹找到并送入集中营以及整村的犹太人就是被波兰邻居屠杀的事实。“不能让受害者也跪着”是克罗地亚辩解自己同为乌斯塔沙政权受害者的说辞,后者在二战期间与纳粹一起残杀了十万至五十万塞尔维亚人。对自身在种族屠杀参与程度的避而不谈,是当下几乎所有纳粹占领国对二战历史的应对策略。但鉴于波兰在犹太人大屠杀中拥有仅次于德国的“赫赫威名”,IPN干脆制定“大屠杀法”将所有非归罪于纳粹的自我反省言论直接有罪化。“社群成员通常会高估自己的社群道德水平”。这不仅存在于民族国家中,也同样适用于宗教信仰。

  《十字之下》讲述了作者追寻自己几十年前就已自杀的父亲在青少年时期被神父性侵的过往。原来教区一直心知肚明神父的侵害行为,但他们既没有阻止他举办青少年训练营将手伸入一个又一个男童身体里,更没有在个别受害者多年后鼓起勇气追责时施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在他们看来,为这个本来应该大张旗鼓追悼的神父举行一个二等葬礼,已是对他最大的惩罚。受害者的哭声又怎能与宗教神权的名誉相比。持续作恶者未能受到惩罚,失去的不仅是公理正义,更是诸多恶行尚未被发现者或有此想法者心存侥幸甚至受到鼓励。施暴者之所以敢以“共沉沦”的要胁裹挟着教会名誉的同时又摧毁它的神圣,就是因为他们深知,遮掩和否认是任何一个密不透风有着绝对精神和肉体控制权的机构对待人性之恶的本能反应。

  如此,读者大概就能理解《“关塔那摩”把他们变成了什么?》中,施暴者X先生为何始终不相信受害者斯拉希的无辜。既然,这个人能在如此残酷的折磨下始终坚称清白,并且拥有强大的说服力和人格魅力将几乎所有围绕在他身边的行刑者打造成为他善良正直人设的见证。除非他是圣人,否则他就一定是罪大恶极之人。这是X先生作为一个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却做出如此违背道德之事的心理自洽。因为酷刑的代价是指向双方的,受害者和施暴者都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前者用“宽恕”来疏解自己、“报复”他人;而后者则在无法自我和解的愧疚中走入沉沦。那么在诈骗园区暴力对待他人者,是否也会背负着同样的心理负担?

  《媛媛的旅馆》给出了一个不容乐观的答案。“我是被骗来的”,这是作者在柬埔寨金边中转旅馆中所遇等待办理证件回国的青年通常会说的第一句谎言,第二句则是“我再也不来东南亚了”。不同于王星那般被贩卖至园区的纯正受害者,金边中转旅馆内的人员鱼龙混杂,故事也真假难辨。唯一的共同点便是他们都从诈骗园区而来,大部分是逃出来的,也有少部分是被放出来的。尽管他们都声称等待手续回国,但其中的一部分仍在做着诈骗甚至贩卖人口的勾当,有的也会继续去其他园区重操旧业。没有一个故事是完全值得信任的,讲述者总会避重就轻只谈及对自己有利的部分,甚至有将作者也骗入园区的企图。在这里实行的是丛林法则,没有人谴责诈骗者,更多的是责备受骗者的轻信。而那些“狗推”等底层从业人员或出身贫困或是留守儿童,他们在国内难以为继,如此才会轻信或干脆就是一厢情愿的来异国闯出一番天地。媛媛旅馆的老板娘就是为从丈夫好赌和工程款拖欠的困境中脱身,才只身一人前来金边从证件中介做起开起这家旅馆。她是自力更生的范本,是大女主的故事,只是在这灰色产业的地带当中,他们的营生却与诈骗产业的辉煌休戚相关。缅北的园区被铲除,诈骗公司就搬去缅东,缅东因王星案被严打,骗子们又一窝蜂涌向柬泰边界。游荡在此助纣为虐的底层人员,他们是国内的失意者、东南亚的淘金人,被欲望驱使铤而走险,或失去良心或丧失自由,只有赚钱的执念始终不变。说到底在贫穷面前,生存是第一要务,哪怕是践踏在别人的生命上。或许,与其用断网断电和四处抓捕将他们撵来赶去,消除贫困让他们在合法的环境下也能端起一碗饭吃,才是对诈骗园区最大的釜底抽薪。

  字数2165,转自Violet,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484188/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1 收起 理由
wenxin + 1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4 17:37 , Processed in 0.0691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