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81|回复: 0

房间内外的隐喻 ——卡夫卡《变形记》解读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闪电炫丰批

重建论坛勋章

      UID
5608
      积分
1063
      回帖
257
      主题
176
      发书数
102
      威望
744
      铜币
3882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7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8
发表于 2025-3-13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变形记》中,卡夫卡以冷静、客观、写实的笔法构造了一个情节和内容上超现实主义的故事。在充满荒诞离奇色彩的变形和异化内容之外,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情节铺展中关于房间内外的空间性和时间性对比书写上,便会发现这看似平淡显白的叙述实为隐喻重重。

  小说开篇便详细描写了格里高尔那个不大的房间的构造和家具装饰品。此后在故事情节推进中,不时闪现房间内部家具的样式和位置变动以及从房间内部观照的外部世界。这个几平方米的空间内,有床、沙发、扶手椅、五斗橱、写字台、工具柜等祖传家具,地板上有地毯,墙壁上挂有装饰画。这些陈设除了年代久远的属性外,还作为格里高尔的过去记忆和个人情感的物质载体而存在。比如他从小学、中学直到商学院都在那张写字台上做作业,工具柜里有他的用以干活儿消遣的钢丝锯,装饰画的镀金镜框正是他昨晚精心雕刻的。房间与外界沟通的通道是一道门和一扇窗。钱钟书先生曾对门和窗作了有意思的描述:“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意指房门用以出入房间而窗用以观望外部世界。但在这个房间中,变形了的格里高尔凭窗远眺却只能看到浑然一体的灰蒙蒙的天空和大地,没有上锁的门也成为阻挡他跨出房间一步的屏障。于是这个充盈时间和记忆之物的狭小房间成了实际意义上向内的封闭空间,彻底被外部世界隔离、孤立。

  在时间向度上,这个房间似乎是静止的。这并非指物理意义上时间的停止,而是在外部客观时间流动下,房间里的一切都是沉默、凝固、不会变化的。比如开篇格里高尔努力起床而收效甚微的同时,闹钟的时间飞速流逝;又如随着故事发展,小说时间跨度越来越大(从开篇用大量笔墨描写第一天的情形到后来两周、一个月、两个月的迅速推进),房间除了人为变动陈设位置外并无其他发展变化,格里高尔在模糊时间界限的单调房间中休憩、爬行,陷入无止境的循环往复。

  结合以上两点,便能抽丝剥茧地发现这个房间的隐喻下关乎过去的记忆、封闭的空间、凝固的时间的叙写,事实上指向了一个颓败和死亡的内在世界。

  与之进行对比性书写的外部世界,则具有明显的反向互文性。房间之外的家乃至整个外在世界,都是开放而流动的:除了父母和妹妹外,秘书主任、医生、锁匠、老妈子房客等各式各样的人物可以进出屋子;家庭成员们为经济现状和远景做打算,各自走出家门寻找差事、努力工作来负担家用;甚至这个房子也不是永恒的,他们可以搬家开始新的生活。小说结尾处当格里高尔死后,父亲说了一句“让过去的都过去吧” ,一家人乘车去郊外,各自谈起了将来的明朗前途。作者笔下这个纷纷扰扰、变动不居的外部世界,是发展、前进、指向未来的,却又充满了赤裸裸的嘲讽意味。

  因此从房间内外的隐喻角度来看格里高尔在房间里的举动以及家人的反应,可以读出作者对人性的冷漠与隔绝以及个体的孤独与死亡的深深绝望。

  格里高尔一直在试图努力走出房间、回归外部的正常世界,他内心也渴望着重新工作、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清早每个家人都想进这间房间来叫格里高尔出来,甚至叫来了大夫和锁匠;当发现格里高尔的离奇变化后,父亲却无情地驱赶他回房,一整晚这个房门敞开的房间都无第二人踏入。家人对他的态度是恐惧、厌恶的,每个人只关心各自的生活而无暇顾及他的情绪与健康。当家人逐渐发现格里高尔恢复人形无望后,便越来越孤立、躲避他,甚至企图搬走家具、剥夺他满载美好记忆的物件。情感上的冷漠与残忍是对格里高尔的精神摧残和二度禁锢,彻底将他封闭在那个逐渐落满灰尘、走向颓败和腐朽的房间中。至此,作为人的尊严被无情践踏,格里高尔进入绝望的孤独状态,开始游离于人的心理状态之外,趋于习惯甲虫的生活方式而遗忘作为人的记忆。

  但故事不会就这样结束,格里高尔与家人、房间内与外的矛盾始终在暗处潜伏、不断酝酿膨胀。某天晚上妹妹在房客房间里演奏的小提琴声吸引了格里高尔,唤醒了他作为人的记忆和情感,使得他鼓起勇气走出房间。矛盾冲突就在此刻爆发——格里高尔用自己的方式再次踏入久违的外部世界,想要守护亲情、捍卫自己的尊严;而家人却将人形的格里高尔纳入回忆的想象性存在,坚决否认变成甲虫的他与格里高尔的任何联系,企图彻底抹杀他在当下的痕迹。所以格里高尔在强大的外部世界的挤压下,必须回到那个停滞不前、指向过去、埋葬记忆的房间里去,被时间的灰尘掩埋。他不可能拥有未来。他注定走向死亡。

  苏珊•桑塔格在阐释静默美学(the aesthetics of silence)的理论时,曾以卡夫卡为例分析其叙述中直白(literalness)以及隐藏的直接性(hidden literality)的运用,认为他“一方面像是要让读者从中找出极富力量的象征和隐喻意义,另一方面又在抗拒这种解读” 。从这个意义而言,卡夫卡《变形记》正是通过意义的显白充分强化了语言的力量,在居于中心位置的变形本身之外,用直截了当的客观外在叙写不动声色地构造了一个看似明晰却又象征重重、隐喻迭起的语言世界。因此解读《变形记》的内涵,能发现其中除了对异化的抗拒和批驳之外,还隐藏着作者关乎现代社会人性的麻木冷漠、情感的疏离孤立造成的个体孤独乃至死亡的深深绝望和批判。
1848字,作者芒夏,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980683/
[发帖际遇]: 千早爱音 扶老太太过马路,奖励 2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奥本海制作丰氚箱子导致长崎速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2 07:42 , Processed in 0.07314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