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74|回复: 0

《愤怒的葡萄》:会好起来的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085
      积分
966
      回帖
114
      主题
212
      发书数
0
      威望
803
      铜币
2396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1
发表于 2025-3-12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约翰·斯坦贝克,美国文坛的巨匠。他的笔下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犀利批判,《愤怒的葡萄》是他的一部代表作。小说以美国大萧条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家农民失去土地,被迫离家西行,寻找新的生活希望的故事。这部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萧条时期美国农民的生活状况,直面苦难,展示了人性在极度困境中的挣扎和坚韧。这就是斯坦贝克,一个能用文字刻画出生活真实的人。

  美国大萧条时期,社会极其动荡,大量的人失去了工作和家园,生活在贫困和绝望之中。这样的背景为斯坦贝克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背景。在这里,他用笔展示了人性在极端困境中的反应和挣扎,他探讨社会不公,关注人性的脆弱和坚韧。

  在我看来,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与我们现代社会有许多相似之处。虽然我并未经历过大萧条,但我却能在书中的描绘中看到如今的社会影子。经济下行,失业率陡增,生活物价飞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感同身受,也能更加深入理解书中人物的经历和心境。

  小说的主角乔德和他的母亲让我最为印象深刻。乔德是一个坚韧的斗士,面对生活的困境,他始终不屈不挠,坚持寻找生活的希望。他的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她的坚韧和母爱成为了全家人的精神支柱。他们成为了大萧条时期美国农民的象征。他们面对困境的坚韧和不屈,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都是我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应有的态度。

  故事的最后,孩子出生了,是个死胎。一家人没有犹豫过多,他们忙着离开,忙着抵御水灾。希望从此绝迹了吗?斯坦贝克又给出的新的可能——一个妈妈失去了孩子,却用乳汁救助了另一个人。(你猜这位母亲是谁呢?)

  《愤怒的葡萄》这个书名,据说是从《圣经》中的一首诗歌《葡萄园之歌》中引用过来的。"愤怒的葡萄"被用作比喻,象征着人们对社会不公和生活困苦的愤怒和不满。

  我所爱的在肥美的山冈上有一个葡萄园。他松土,清除石头,栽种了上好的葡萄,在园中建了一座瞭望塔,凿了榨酒池。他期望收获好葡萄,得到的却是坏葡萄。

  斯坦贝克将这种情绪完美地融入到了小说中,“愤怒的葡萄”同样被是一种象征和比喻。被迫流离失所,百姓永远流浪在路上,“愤怒的葡萄填充着人们的灵魂,变得越来越沉重,等待着收获和酿造。”即便如此,我仍为人性的坚韧而感动。纵使生活艰险,人人都坚持着,就像那些自欺欺人的话一样,似乎生活总有一天会好起来。

  “我们这就认输了吗?”爸还在恳求,“还有什么办法?”妈用奇怪的表情看着他,苍白的嘴角露出一抹微笑,带着梦境般的怜悯。“别怪自己了。嘘!都会好起来的。会有改变的——什么都会变的。”

  愤怒和希望,交织出小说的主题。小说写完,我们读完,故事戛然而止,我们永远不知道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但希望他们“会好起来的”。



字数:965
原作者:阿斯酉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295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2 07:41 , Processed in 0.0858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