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1405
好友0 人
听众0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40
注册时间2025-3-1
最后登录2025-5-3
在线时间65 小时
用户组:秀才

UID1405
积分917
回帖81
主题105
发书数103
威望721
铜币3377
贡献0
阅读权限40
注册时间2025-3-1
在线时间65 小时
最后登录2025-5-3
|
单健民教授,江苏阜宁人,1934年9月出生。现任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盐城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内经》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葛洪学术研究会委员,江苏省盐城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盐城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盐城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卫生技术高级职称评委会专业组成员,《江苏中医杂志》编委。
1992年获“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1994年获“江苏名中医”称号,1994年受国务院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健民先生幼承庭训,奋发进取。乃父单柏图为一代名医,对其耳提面命,严加熏陶,15岁即随父临诊。年方弱冠,又受教于叶橘泉先生,进一步探求岐黄之术。1956年考入江苏省中医学校第二期师资班(南京中医学院前身),毕业后留南京中医学院任教。
健民先生医德高尚,仁爱济世。为人守正持平,宽厚不苛,乐于助人,并扬乃父懿德,振单氏家声,几十年如一日,以健民为己任,栉风沐雨,不计晨昏,无论昼夜,以解除患者的疾苦而奉献一颗拳拳之心。且不分贫富,不论贵贱,亦不计报酬,温良豁达,谦恭平和,直施惠风于患者襟胸。
健民先生博览古今,多才多艺。他不仅精于医道,且其金石、书画鉴赏造诣亦深。间以余力为诗,不多作,亦不专主,有关书画、文物论述颇丰,擅行、草书,尤以金、甲骨文见长,部分作品已为许多国家所馆藏。
健民先生医学成就之所以令人赞叹,与其笃志励学、锲而不舍、缜密入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不无相关。
健民教授固然得其乃父真传,但中医学浩如烟海,他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转益多师,真正做到了“博学切问,所以广知”(宋·张商英《素书》),由于他广泛的学习,恳切的求教,所以才有丰富的知识,亦才有后来向医学高峰冲刺的基础。同时,他在治学中的另一个特点是虚怀若谷,尽管“博学多知”,但“疑则思问”(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单健民教授治学的另一个特点是专心致志、锲而不舍,他最反对走马看花,浅尝辄止,而是如唐裴迪《送崔九》诗云:“归山得浅法,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只有这种一旦切入,必尽“丘壑”之“美”的严肃的治学态度,才能得到学问的真谛,也只有“怀之专一”方能“鬼神可通”(《聊斋志异·葛巾》);
单健民教授在治学中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是缜密的推理和严肃的求证,他不囿于一己之见,亦不囿于前人之见,更不囿于中医门户之见,而是在漫长的医学实践生涯中,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在内、妇、儿科的很多问题上,完成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健民先生在医学上取得的成就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意林·唐子》云:“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几十年笔耕不辍,几十年神思结晶,几十年实践总结,点点滴滴,有条不紊。嗟夫!其累学之功固属后学楷模,而“功在不舍”之顽强毅力,尤为令人饮佩。信夫,累学贵在不中断,积土日久可成山,此诚健民先生治学之写照。
学术思想
健民先生勤于笔耕,著作颇丰。著有《中国医学源流辑要》《内经学术思想及其实践意义》《月经失调的诊断和治疗》《盐城中医人物志》《中华医德名言选》《针灸治病法精华》《中医老年内科疾病治疗法》《中国当代医药名人》《单健民医案》《单健民医药文集》《古今医家翰墨》等,撰写医学论文150多篇。
健民先生医学成就举世瞩目,且突出于妇科及老年医学领域。在妇科方面,其学术思想有四大特点:一是崇古参今,重视脾肾。强调脾肾在人体生殖生理活动中的重要性,在治法上以调脾肾为主,尤以肾为重要;二是探本求源,精于辨证;三是选方遣药,力主精专,视病情之需要,权衡得失,该轻则轻,该重则重;四是针药并用,相得益彰,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药物的疗效。
在老年医学方面,他十分注重肾气的调摄,脾肾的培补,使阴阳保持相对平衡,从而延缓衰老,得以健康长寿。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