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1802
好友0 人
听众0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40
注册时间2025-3-1
最后登录2025-5-14
在线时间19 小时
用户组:秀才
UID1802
积分961
回帖20
主题219
发书数0
威望841
铜币3660
贡献0
阅读权限40
注册时间2025-3-1
在线时间19 小时
最后登录2025-5-14
|
佛家习称檀香为“栴檀”,意思是“与乐”,“给人愉悦”,天然带着几分禅意,然而在后面缀上一个“刑”字,便如同唐三藏误入小雷音寺,但见佛面化魔白骨为塔,直画出一副王朝末世的百鬼夜行图。
作者在写这本书时糅合了地方戏曲的元素,半白半唱,所以初读时很难把握这部小说的意旨,但随着情节的推进,亦使人不自觉地“入了戏”,直到最后一声猫腔凄怆入云,戛然而止,才终于心有戚戚地明白了书名的含义。
整本书的脉络其实很简单,书中共有三条主脉,情节线索为“刑罚”和“猫腔”,是刽子手赵甲和戏子孙丙谋身立命的“手艺”,人物线索则为“眉娘”,一个在情义之间辗转奔波苦苦抉择的奇女子;情节亦不复杂,眉娘的亲爹误杀德国人要被公爹施以“檀香刑”,于是眉娘哀求情夫钱知县搭救,最终无果。然而这脉络的交织和人物间的冲突,在作者的魔幻现实主义视角和起伏跌宕如同戏文的笔触下却给人以意想不到的观感。以滴水折射山川,以一县喻一国,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的时代背景像戏台上阴郁的泼墨背景,为诸人扭曲的人格和难以理解的言行作出了注解。人是无法孤立于他的时代而存在的,与其说我们是在读眉娘的故事,倒不如说,我们读的是那个时代。
小说的篇章布局也颇有特色,作者引用了元代文人乔梦符的“凤头”、“猪肚”、“豹尾”之喻,角色名称则化用了百家姓中“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俗语,初读时我以为这是作者偷懒省工之举,但愈往后读愈觉出其中的耐人寻味之处:凤头和豹尾二部均用第一视角叙述,以人物独白和唱腔直接展现了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相当于戏文中的单腔,这样的叙说无疑使行文的主观情感色彩更浓,使小说具有特别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猪肚一部则由作者的客观视角来完成,用充实紧凑的情节逐渐勾画出人物之形骸,相当于戏文中的群戏,作者正是利用这种叙述优势,将诸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以及从眼神到心里的隐微曲折都表现得入木三分,也因此才能将这样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关系,波澜壮阔的大场面恰如其分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利用闪回和倒叙的手法逐步将故事的轮廓和时代背景铺陈开来,开腔于“浪语狂言”而收束于“放歌绝唱”,每一个角色都可爱可恨,却又说不出究竟可爱可恨在哪里,这酣畅淋漓和压抑感或许也正是作者笔下人性之复杂的最好佐证了。
除此之外,很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如同戏剧角色般充实而富有张力的人物设定。
孙家眉娘,在我看来是书中最难评价的角色,她像野火一般爱着儒雅俊逸的钱知县,此为人之本性,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有夫之妇,尤其是拥有一个憨厚痴傻的丈夫,她的种种行径又不免让人看轻。她的父亲孙丙年少时孟浪轻浮,对她不管不顾所以为她所恨,这亦是人之常情;但在父亲临刑将死之际,她毫不犹豫奔波求助以至形容憔悴,又使人凛然起敬。她是个矛盾的人,也是个纯粹的人。因为这世上本没有绝对的善恶和对错,我们所颂扬的东西也是在这矛盾和抉择中产生。
刽子手赵甲,其令人发指的程度直如食人饿鬼,读这本小说时我被掐紧喉咙般的压抑感多是因为他的存在。我无法理解他何以将杀人当做一门艺术,将被无限放大的皇权封为圭臬和道义,将屠戮美人戕害忠良当做荣耀,常言道“乱世之民贱如狗”,赵甲的人格许是在早年的困苦挣扎中便已然扭曲,所以虽然他自诩为制度的捍卫者与国法的化身,我仍难以对他产生好的观感,因为在那个以牺牲千万人来成就一人的年代,国法本来就有失公平。
至于孙丙,他虽才情卓绝却又风流轻浮,虽至情至性却也顽固莽撞,兼具着戏子的浪漫和农民的憨勇,从他与县令斗须比髯的匹夫意气,到后来揭竿而起的豪雄义气,我们能觉察到的并不仅仅是孙丙自身的改变,而是他所代表的农民乡绅阶层群体自我意识的觉醒。百姓起义,乞丐劫狱,乡绅请愿,直至最后刑场上的猫腔合唱,都在预示着变革的必然,而孙丙,只是在这场暴风雨前完成自我蜕变的先驱者罢了。
钱丁其人,更是让人可怜可恨。我能相信他对眉娘的感情是发自真心,但在女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选择了撇清自己;我也能相信他为民请命时是真的义愤填膺,但面对威逼利诱他选择了死忠朝廷。在当时像谭嗣同一样视死如归的官员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终究是抱着圣人之学一边愤慨国将不国一边做了缩头乌龟。书中赵甲曾说过一句话:“所有的人,都是两面兽,一面是仁义道德、三纲五常,一面是男盗女娼、嗜血纵欲。”赵甲虽然残忍扭曲,但毕竟对官场也看得分明,这句话用来形容钱丁们的为人,实在是恰如其分。
赵小甲,这个迷信于幼年童话的痴儿,该是这出戏里最幸运的角色。妻子与人偷情不知为耻,生父杀人如麻反以为荣,似乎他的眼里从没有对错更无从说悲喜。但正是这样一个角色,却偏偏拥有一根能够看破众人本相的虎须,以其眼观之,这看似朗朗乾坤的人间竟是百鬼千魔,眉娘是白素贞一样情义两全的蛇妖,赵甲是残忍嗜血的黑豹,钱丁是色厉内荏的老虎,袁世凯是阴狠奸诈的鳖精,洋人是豺狼野狗……既在局中又不在局中的赵小甲如一面照妖镜,把这纷纷扰扰照得真切,这应该也是作者塑造这个角色的用意所在吧。
除此之外,还有生活于社会底层却更有人性的乞丐朱八和小山子,卖国求荣玩弄权术的袁世凯,麻木残暴的德国军官克罗德,以死殉夫的钱夫人……这出戏可谓是五毒俱在却也五蕴俱全,每个人都行走于自身之正义,却终将整个社会推向深渊。
所以这部小说里并没有泾渭分明的正面人物与反面角色,每个人都担负着拯救民族于危亡的大义却又受困于自身的渺小。我们可以暗恨统治者的昏庸,官员的沉默,百姓的愚昧,列强的贪婪,但终究无法改变既往的车辙;作者只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这种直指人心的叙述比起历史本身更能启发我们反省,“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或许就是小说的意义所在了。
总字数:2096
作者:南歌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8118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