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95|回复: 0

《身份的焦虑》:我们为什么焦虑?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410
      积分
656
      回帖
47
      主题
113
      发书数
0
      威望
576
      铜币
3617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4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2025-4-17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的一篇书评引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不知是不是因为毕业论文写的内容和社会学中的“身份”概念有关,至今看到和“身份”这个词有关的书,总是会仔细看看介绍,了解一下是讲什么的。

  起初,阿兰·德波顿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是陌生的。“身份的焦虑”这个书名非常具有社会心理学的色彩,也是吸引我去读这本书的原因。但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去读的时候,很快便难以释卷。很久没有读到这样好读的外版书了。

  和我起初想象的不同,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身份”这个词在这本书中更多的还是指一种社会地位,一种当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禄。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对于金钱和时尚的欲望之壑为何总也填不满?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呢?

  德波顿巧妙地通过心理学和哲学的知识,为我们抽丝剥茧般地解析了问题的答案。社会学告诉我们,人是社会的动物,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和尊敬,我们就会感到痛苦无助,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德波顿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论述,而是通过他妙笔生花的论述,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身份”的历史演进图。在他看来,我们对身份的焦虑,对他人的嫉妒不是自古有之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民主社会的建立让人人平等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而这正是人类焦虑的开始。在等级社会中,人生来就有贵贱之分,所以,他们安贫乐富,不会对自己的身份产生质疑,更不会对身份产生焦虑。但人人平等的思想,尤其是“美国梦”神话改变了人们对身份的看发,人们相信,只要通过努力,都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过上富裕的生活。用作者的话说,“民主社会拆去了所有束缚人们梦想的藩篱。”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当现实不能满足理想的时候,当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他们就会对自己心生不满,对别人嫉妒不已。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涉及的知识想必也已经超越了心理学的范畴。在我看来,作者这样分析并非说民主社会不好,而是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层面了解到“身份焦虑”的根源之一。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克服这种焦虑呢?德波顿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我们,减少对自身的期望会使人有如释重负的快意,因此我们设定的目标决定了我们对成败的解读。其实,这个观点说通俗点,就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人要知足常乐。但德波顿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个分析上。他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对艺术、宗教、哲学、文学以及政治等多领域的文本的解读,让我们慢慢去领会幸福的真谛,帮助我们寻找自身的真正诉求。

  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一方面,你会惊叹于德波顿广博的知识,那信手拈来的典故和风趣的点评,为你从多个视角展现了人类的“身份”观念;另一方面,你会渐渐审视自我,发现许多已经在你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开始动摇和解体。

  比如,品位,究竟是何物?我们每天在时尚杂志里看到的那些东西就是真的品位象征么?其实,报纸等媒体到底对我们的身份观念巨大的影响。它为我们塑造了一套价值观:对金钱的向往,对奢靡的追求,对刺激的体验,对一切虚荣的、毫无意义的符号的趋之若鹜。我们是否在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呢?是否别人对你的否定,就意味着你应该否定自己呢?德波顿认为,哲学家用一个很好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理性。他说,哲学家们认为,由于有了理性,我们的身份可以由我们的理智良心来决定,而不再受他人一时的想法和情感的左右。这并不意味着他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而是要让理智良心来决定我们的价值。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种信心,即就算我们没有得到他人的溢美之词,也依然有资格得到他人的爱戴。

  读德波顿的书让人轻松,他的文字像“心灵鸡汤”抚慰着你,他的思想像“深邃的大海”震撼着你,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沉淀自我,坚持自己。

  字数:1389

  转载来源:我的名字叫虹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162819/?dcs=ebo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14:01 , Processed in 0.1723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