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与性格》是2004年2月中国盲文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古敏。
中国人与人交往,不管亲疏远近,贵贱尊卑,都很看重对方的相貌。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尽管人的相貌与人的品行多有不相吻合或不尽相同之处,但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话,却是几千年来都带着其固有的置疑。例如“慈眉善目”与“獐头鼠目”的人,天生就是走不到一块儿的,就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与谋”一样,是那样地泾渭分明。 如果我们想了解现代中国人的性情和品行,就必须着眼于他们的地域和外貌的相关性。 有的学者认为,只要我们按照流行血型的通俗说法,就可以了解中国人,其实大谬不然。若论血型,中国北京人的气质偏于O 型,而上海人的气质则较多地偏于 A 型。然而,仅通过对这种不可捉摸的隐性式血型的了解来定性中国人,那是偏狭得毫无道理的。因此,我们为了让中国人了解中国人,就决计从各地人的外貌、性格及其相关的地域、种族源流着眼。与此同时,我们更多地论述了各地人的不同的商业气质以及促成他们成功的所在——生态位现象的奥秘,当然,我们也谈到了与人交往的观人秘术。 总之,要了解中国人并与之交往就不可不知道以下的五点:①不可不知道他的出生地;②不可不掌握对方的基本性格;③不可不注意其相貌;④不可不了解其所在地的风尚习性;⑤不可不知道与其交往的方法。 本书涉及面深广,但也并非面面俱道。譬如对有些省市的人就没作详尽论述。但是,我们相信这本书会给你带来许多方便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收获,特别是在今后与各省地人的经济贸易往来中,抑或在其他领域的交际中,本书都将得到确认和肯定。 我们可以较为自信地认定:这本关于中国各地人的外貌与性格的书,必将有助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在这复杂的芸芸众生相中,本书无疑是送给读者一支心灵上的蜡烛,指引着人们勇敢地乘风破浪。 最后,不妨引用本书第一章概读中的一句话——同样吃的是五谷杂粮,但人的习性与造化却是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