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3|回复: 0

《过去的痛》:活在当下的动力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410
      积分
655
      回帖
47
      主题
113
      发书数
0
      威望
575
      铜币
3609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2025-4-16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尽管梅·萨藤说,写日记太容易了,“是一种低级创作形式”;尽管在日记体作家、诗人、小说家三重身份下,萨藤认为自己首先是个诗人,但无可否认,广受瞩目的几部日记奠定了萨藤在美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亦让她在同时代读者心目中像个良师益友,而非高高在上的文学家。

  倘若仅是信马由缰地记下感受,写日记的确是容易的,谁都可以一蹴而就载下一段时光。然而对梅·萨藤来说,日记具有另一重意义——身为一个独居者,日记是她的灵魂伴侣,聆听她的苦乐喜悲,笔墨落于纸上的声响是萨藤坦诚以告的对谈,细细梳理,轻轻化解。

  《过去的痛:梅·萨藤独居日记》收录了萨藤的两部日记《过去的痛》和《梦里晴空》,彼时她正经历人生变故,是两段艰难时日。前者始于萨藤66岁,无奈接受同性伴侣因阿尔茨海默症离去、与抑郁症抗争、乳房切除手术,对身心都是巨大折磨;后者创作于74岁一次小中风后,鬼门关走了一遭,生活难以自理,心脏情况堪忧,空煎满腹字是她恢复的动力。这当然与萨藤在事业巅峰主动隐居创作第一本日记的心境截然不同。一个懂得品味生活的人,视孤独为财富,为追随本心纯粹离群索居,要如何接受千疮百孔的生活?特立独行的萨藤令人艳羡,坚韧强大的萨藤则令人敬佩了。

  医学教授、美国作家阿图·葛文德认为,衰老最大痛苦是对丧失的恐惧。萨藤是切实地失去了爱情、失去了作为女人的完整身体、失去了自理能力,痛苦可想而知。借由萨藤的日记,她的心路历程显露无疑,痛苦让她反复诘问生活的真谛:经历痛苦意味着什么?何时应该继续,何时应当放弃?物质的世界怎样改变了心灵,心灵又将如何与之抗衡?萨藤感慨:“痛苦迫使我们思考……总是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把我们引向他人。”阅读中的收获也好,与友人的交往也罢,萨藤越发明白,活在当下的瞬间、活得充分即是生活的意义。她忍受着术后的疼痛在花园劳作、尝试力所能及的琐事、坚持写诗、写日记、写信,生活依然在当下、在未来奔向一片“晴空”。

  “过去的痛”有两层含义,一是它发生在过去某个时间节点,也终结于那一刻;二是它已不可更替,纠结于得失毫无意义,缺憾是人生本质,丧失是生命必经,无需反复再揭伤疤。如是,生活中的不完美也变得鲜活起来。萨藤一再品味一首有缺陷的诗,赞叹触动读者的骄矜;想要拯救那只被小狗叼来奄奄一息的兔子;清晨半梦半醒间满足于窗外鸟鸣,抛开捕虾船的机器声。她说:“如果我现在为皱纹操心,那是因为我没能在内心超越正在发生的一切。”不完美不代表降低生活的质量,反而给了我们全力以赴的决心,亟需帮助的萨藤仍竭力帮助他人——写信支持对方或是代付医药费,虽然她的时间和经济都不宽裕。

  或许萨藤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并不是一个榜样的力量,见证直面痛苦的非凡勇气和乐观,也不是一个老年人的生存智慧,分享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她让我们反思,当下的自己有没有付出足够的行动,譬如为实现宏大理想从枝末小事做起,譬如迅速挥别痛苦调整生活状态,譬如珍惜拥有的,将之物尽其用。痛苦和迷惘是逼迫我们思考、解决问题的契机,但我们或许不必等到那一刻,因为当下就有许多事值得我们立即行动。

  ——丙申年读梅·萨藤《过去的痛》

  字数:1129

  转载来源:璃人泪@2011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997977/?dcs=ebook


[发帖际遇]: 劫天下 参与义务献血,补偿营养费 3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08:27 , Processed in 0.0723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