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1|回复: 0

30岁之前别读,我怕你失去奋斗的勇气——读于海 / 邹华华的《看见不可见社会》

[复制链接]

用户组:进士

重建论坛勋章

      UID
2262
      积分
7128
      回帖
649
      主题
1383
      发书数
1208
      威望
4904
      铜币
20983
      贡献
0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7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2025-4-1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见不可见社会》这本书是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海和邹华华合著的,重庆出版社2025年3月新鲜出炉的社会学神作!

  发自内心说,如果你不到30岁,先不要读它。因为太早看清社会本质,可能会让你失去奋斗的动力。

  这本书最震撼我的地方,是它揭示了社会的“隐形规则”(虽然这在社会学里是最基础的知识)。

  我们一直被告知“努力就能改变命运”,并用“人定胜天”举例。但没人说过,这是两个概念。我们所说的“努力”是指社会中的努力,和“以万物为刍狗”的自然有什么关系?

  “社会分层,不仅是收入的差距,更是生活机会、社交范围、甚至幸福感的鸿沟。”

  社会结构:你以为的公平是你以为

  但作者用大量案例告诉我们,家庭背景、出生地、教育、职业这些“分层机制”早就决定了你的起点和天花板。这就是社会的残酷——一部分人以为消费能提升阶层,特别热衷购买奢侈品,但真正的阶层固化早已深入骨髓。

  社会分层:你的圈子决定你的未来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学的人也是以“群”划分的。教育、职业、甚至微信群的互动频率,都在无形中把你归类到某个社会层级。

  比如,一个大学教授可以在小学同学群和研究生同学群之间穿梭,但这些群之间几乎不会有交集。这就是社会的“圈层隔离”——你所在的圈子,决定了你能看到的世界有多大。

  残酷真相:早知道的代价

  为什么我说30岁前不要读这本书?

  因为太早看清社会本质,可能会让你对生活失去信心。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阶梯,不管你承不承认,名牌大学的学生大多来自上层家庭,普通家庭的孩子即使考上大学,也很难突破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如果你不是天赋异禀,那么你的破圈方式只有“家庭托举+自己努力”。

  为什么30岁之后可以读这本书?

  其实不是仅指30岁,是指当你内核稳定时,不容易被某些客观因素影响你的正常生活时,可以读这本书或者读社会学。

  因为到你的思维无可撼动的时候,任何新知识都只会让你更清醒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30岁前,或许你可以选择“无知”地奋斗;30岁后,当你有了足够的阅历和韧性,再来读这本书,你会更懂得如何在残酷中寻找希望。

字数:829
作者:志愿九九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5643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05:48 , Processed in 0.0839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