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0|回复: 0

《许三观卖血记》:大时代 小人物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UID
593
      积分
2620
      回帖
326
      主题
232
      发书数
0
      威望
2341
      铜币
7085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5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2025-4-7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约三、四年前,室友拿着这本书推荐给我,说是悲剧,好惨好惨。临大学毕业,司考、考研、找工作均不顺,基本快要毕业就失业的我听完直接摆摆手,我已经够惨的啦,就不要看别人的悲剧啦。硬生生推回去,没要。

  几年过去,司考过了,当年想找的工作后来也找到,虽不完全如愿,总算也不至于担心生计,操心明天该去哪,想着明天该干什么。我不知道别人的毕业岁月是怎样,当初我们那一群女孩子,我大抵算是在毕业那会结局最差的一个,兵荒马乱。

  而我的这些所谓的兵荒马乱和许三观比起来,真就不算是事儿了吧。许三观身在解放前,长在建国初,成家于50年代,从小没有父亲,目前跟别人跑了,第一次跟着村里人卖了血娶了老婆,后来有三个儿子一乐、二乐、三乐,大儿子一乐还是别人的,成为老婆不守妇道的证据,于是文革期间老婆被“批斗”,一乐、二乐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一乐得了肝炎,性命堪忧,徐三观一路卖血到上海,救活了一乐。最后,一乐、二乐返城成为工人,三个儿子都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

  小说里,许三观为了结婚卖血,为了让挨饿的儿子和老婆吃顿好的去卖血,为了一乐打破别人的头赔钱卖血,为了弥补被自己占了便宜的林芬芳卖血,为了请二乐的生产队长吃饭卖血,为了给两个下乡的儿子补补身子卖血,为了给一乐治病一路从家里卖血卖到上海,总算救活儿子。

  故事一波三折,总是无法预想下一次生活会给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带来什么新的灾难,最为让人难受的是徐三观一路卖血到上海,为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治病,近乎死亡,在生死边缘,又被输了血,接着又换个地方接着卖血。我一路看一路担心,许三观会不会到不了上海就卖血死掉了。还好,他到了,看到一乐的空床一下子就哭了,接着看到去厕所回来的一乐又哭了。

  每次卖血前要牟足了劲喝很多水,每次卖血后,如同仪式一般的,要去饭店点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回血活血。在小说的结尾,已不缺钱的许三观想吃一顿猪肝加黄酒,所以去卖血,而血头已不要他的血,他想着每一次遇到灾难都是靠卖血熬过去的,以后在遇到事就无计可施,悲伤的哭过几条街,几个儿子赶来都是说他丢人,老婆大骂一顿儿子们,带着他心满意足的吃了三份猪肝加黄酒,是这辈子吃的最好一餐。他卖血,把中国人看的最重的身体一次次伤害,为了尊严,为了责任,为了亲情……

  许三观,经历了荒灾,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经历了儿子重病,经历了儿子上山下乡,所有时代的特色在这个小家庭一一演绎,每一次都对这个家庭带来致命的打击,但是他都靠着自己身上的血熬过了难关。他大概是那个时代,无数个中国家庭的缩影,无论如何,都要照顾好家人,都要照顾好儿子和老婆,最有人情味的普通小百姓。他一路卖血到上海,一路也接受陌生人的帮助,无以为报的他默默的给大家鞠躬。

  时代烙在百姓身上的印记,要百姓倾其所有去承担,时代会左右人的命运,在这个小说里这样直白的显现着。短小的小说,每一个字句都用的恰到好处,我也理解了余华作品的魅力,把这个惨怛的生活揭露给你看,也让子孙铭记那个时代特有的伤害,那个时代的祖先特有的精气神,特有的直面苦难的勇气。

字数:1117
原作者:anancy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66965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00:35 , Processed in 0.0756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