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77|回复: 0

《都柏林人》中的精神“顿悟”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UID
593
      积分
2594
      回帖
316
      主题
229
      发书数
0
      威望
2321
      铜币
7063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5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3
发表于 2025-4-2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顿悟”作为宗教术语,与“渐悟”相对,指对“真理”的自然觉悟。尤其在禅宗中,更是成为自我修炼的一个重要法门。基督教中,“顿悟”与“显灵”意思相同,指出生的耶稣在东方三博士面前显现。乔伊斯赋予了其最鲜明的现代美学意义,作为一种多层心理机制,直接楔入了主人公的精神深处,留下了闪亮的一瞬间。其脱胎于阿奎那的“灵悟说”。不同之处在于,阿奎那指向了神,而乔伊斯则更对指向的是人。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初稿中,乔伊斯对其做了这样的界定:“一事、一物、一种景象或一段难忘的思绪”“在精神上的豁然显露”,而且“这种显露一般完全超出了产生这种灵悟的事物的本身的涵义或(他与这种显露)两者之间的严格的逻辑关系”,意即一种人格力量的自我觉醒和对社会本质的瞬间领会与把握。这种方式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已经集中开始有所展露。

  而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顿悟”不论是作为一种写作技巧,还是深层次来说,意味着人物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这就涉及到心理机制的问题上,总之在许多篇章都有异彩纷呈的体现。而作为一种技巧,比如《姐妹们》和《偶遇》等篇章之中,尤其是与隐喻、象征等手法的配合运用,更是达到一种迷离、空濛、凝重、隐晦的艺术效果。在《阿拉比》和《伊芙琳》中,两者更是有机地得到炉火纯青的彰显。

  《阿拉比》的故事极其简单 ,取自于乔伊斯少年时的经历。作者以一个小男孩的口吻,讲述了“我”在懵懵懂懂之中,暗恋同街邻居家小姐姐,答应去“阿拉比集市”为她选购一件礼物。经过层层困难,当“我”好不容易到达集市时,已面临关门,没有买到称心的东西,并在回去的路上刹那间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被虚荣心驱使有被虚荣心愚弄的可怜虫”,“眼睛里不禁燃烧起痛苦和愤怒的烈火”。这种精神顿悟之前的情景交融的心理描写更是细致入微,起到了很好的烘托和启发作用:“我在她的摊位前徘徊不去,好像我真的对她的货物很感兴趣似的,虽然我也清楚这样呆下去毫无意义。然后,我才慢吞吞走开来,沿着商场的中央小道往前去。我把两个便士扔进口袋,它落在袋中贮有的一枚六便士钱币上,碰出声响,这时我听到有人在游廊那端喊了一声,灯就熄了。霎时,整个大厅上方漆黑一片。”小男孩生活在一个压抑、灰暗、闭塞的外部环境之中,随着成长,生出对未来美好的情愫,这种“初恋”在理性的顿悟中的打量之下,变得弱不禁风,重新意识到其实质是虚假的,不过是“我”的虚荣心作祟,一种自我满足和自我欺骗,破除掉这种藩篱,就犹如“阿拉比”这个本来极具东方情调的魔力,不过是现实中一个庸俗市场的粉饰物。尽管小男孩又重新掉入现实的“漆黑”之中,但同样意味着一种最为坚定成长力量的自动生成。在原作中,作者多次使用“blind”(盲目、失明)一词来隐喻小主人公懵懂无知,而最后的“眼睛里不禁燃烧起痛苦和愤怒的烈火”,则意味着在“顿悟”中恢复了这种光明性。

  《伊芙琳》一篇,明显映有青年乔伊斯和诺拉相爱的影子,只是诺拉要比伊芙琳勇敢得多,与乔伊斯义无反顾地出走远赴南斯拉夫的普拉。《伊琳娜》的环境背景,一如整部小说集的背景,闭塞、灰暗、压抑、乏味,伊芙琳生活在一个母亲从小死亡而整日饱经父亲暴力的家庭环境里,还要照顾两个幼小的弟妹,默默承担着整个家庭巨大的生活重担。她时刻想摆脱这种压力,去开辟自己的新生活,直到她遇到了一个水手弗兰克。他们秘密谈恋爱,他答应带她私奔,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去成家。结果在码头,即将登船的那一刻,她怯懦了。“不!不!不!这决不可能。狂乱中,她一双手把栏杆抓得更紧了。她凄厉地尖叫起来,声音划过海面。”陡然地,她获得一种“顿悟”:“水手把她拖进了汪洋大海之中:他会把她淹死的。”对未来的恐惧,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凄惨的未来,生活更加平庸、更加不幸。而这种“汪洋大海”,恰恰是她今后生活的某种隐喻和预示。于是,“他穿过障碍冲过去,向她呼唤,让她跟上。别人嚷嚷着让他快走,可他不管,还在朝她直唤。她冲他仰起苍白的脸,无动于衷,眼神中既没有爱意,也没有流露出惜别之情,仿佛望着一个陌生人。”

  在《阿拉比》和《伊芙琳》中,“顿悟”作为一种技巧,构成一种结构的转折,使得整个故事横生波澜,从而人物的精神上立刻凸显层次感,意识与潜意识的有机融合,使得人物愈加立体化起来,呼之欲出,同时又深化了主题,最终抵达了乔伊斯的“完整、和谐和光彩”的美学思想。

字数:1525
原作者:江介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743855/

[发帖际遇]: 牛妞 在寺庙拜佛,偶遇功德箱破损,贪财贪财,捡得 2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4 19:33 , Processed in 0.08636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