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8|回复: 0

关于《肠子》的恐怖

[复制链接]

用户组:分区版主

我,秦始皇,打钱

重建论坛爱心会员勋章重建论坛勋章版主勋章分区版主勋章

      UID
51
      积分
8531
      回帖
613
      主题
945
      发书数
410
      威望
6142
      铜币
16142
      贡献
120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2-27
      在线时间
144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2025-3-30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7-5

  《肠子》,台版叫做《恶搞研习营》,书名比大陆版的更贴近整个故事。但我想大陆版叫做《肠子》,仍旧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原书由23篇不同的故事组成,但第一篇《肠子》据注释说,不符合现行出版法规,而未收录。因此,大陆版《肠子》是一本被删节了《肠子》的《恶搞研习营》。

  让我感兴趣的事情是书的腰封及推广文案上所说的,有多少多少人在作者朗读时晕倒,晕倒人数还在持续增加中。对于自己重口味的程度,我很有兴趣验证一下。也许是因为从小接受父母的“大不吃死人,小不吃苍蝇”、饭桌上也可讨论排泄的饭桌教育的缘故,因此对于大众所谓倒胃口的事情,通常一概视为小儿科(图像的、抽象名词的讨论都没关系,但声像的、气味的具体感受--比如呕吐声、呕吐物的气味,就不那么容易忍受了)。

  食,和生死,和心理,和躯体化反应,和性,和伦理道德等等都是相关的。我一路从“大不吃死人、小不吃苍蝇”其他能保命的东西一概都要试试的生命哲学的饭桌教育中走下去,我的重口味恐怕已经超出父母的饭桌教育太远太远了。

  在网上找到删节的那篇《肠子》看了,一边吃着午饭,一边看完,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作者帕拉尼克在《<肠>效应》所谓后记里说:“后来我写了《肠子》,是二十几篇故事之一和一些诗以及小说的各章交错穿插在一起,里面有几十个真实故事。全都多多少少......让人心里发毛。”不知道是因为将这本书视为一种挑战因而在阅读时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的缘故,还是它的确没有让我心里发毛的东西存在其中,总之看完全书,我没有一点心里发毛的感受。

  于是,我仔细地去回想曾经读过的让我心里发毛的文学作品。。。《猴爪》。百度之后才知道,这是雅各布斯(1863~1943),英国小说家的大作。(与此同时,看到名为《黑猫》的恐怖小说,记得这是爱伦.坡的作品,但在豆瓣上查到名为《猴爪》副标题为《世界最佳恐怖小说选》作者名为雅各布斯的小说目录上开篇也有《黑猫》,不知道这个小说选是个人的还是世界名家的。)

  《猴爪》是初中时候看的,之后再看了爱伦.坡的《黑猫》(《肠子》的作者帕拉尼克在书里就一再引用爱伦坡《红死魔的假面》中的词句来作为故事发展的伏线),也许是这个先后的缘故,之后几乎没有其他恐怖小说能给我超越《猴爪》所带来的恐怖感。而《猴爪》所造成的恐怖,现在想起来,在读过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潜伏在我心底,而这篇小说的哲学观念也一同潜伏其中。

  究竟什么让我那么恐惧呢?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通。对我来说除了这一点,在现实中的各种恐怖都不会让我恐怖。往下想,为什么想象的世界与现实世界联通了就会恐怖呢?因为如果联通了,人的任何想象都会成真的话,很恐怖。为什么人的任何想象都能成真的话,很恐怖呢?因为人的欲望、人的本性,如果以人类文明的视角来看的话,是充满邪恶的。在人的原初的欲望中,是没有理性可言的,是完全不评估后果的,这是我所认识的人的本我。而想象的世界正是本我所赖以存在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自我所面对的世界。当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联通,也就意味着本我的欲望可以不禁自我的调节直接进入现实中,也就意味着自我的孱弱。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自我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如果自我孱弱,而本我强大,就如同一个不能欣赏美的巨婴,恐怕唯一的结果是一切文明都被他放进嘴里嚼烂吐掉,然后自己哭闹着跌入无底的深渊。说到这里,《猴爪》带来的恐怖感一点一点消弭了。也许是当年我体验到自身太过强大的本我力量--求生的力量,因此才会中招吧。而现在我不再是一个自我孱弱的小女孩了。

  回来说《肠子》,有些话还是很有趣的,摘录一些:

  我们里面没有一个人对这个愚蠢、低劣、差劲、平凡的世界厌烦到肯签下我们自己死亡契约的地步。我们不是这样的人。

  所以我们必须决定的是:在我们的箱子里该装些什么。

  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带的东西。

  就像魏提尔先生说的,“在外面世界里会妨碍你的东西,到了这里面也会妨碍你。”

  摄影机后面的摄影机后面的摄影机

  比黑色更黑的黑暗

  除非你能忽视周遭环境,做你承诺过要做的事,否则你就会永远受到这个世界的控制。

  你总有借口不去过你的生活。

  当然,每个人都说他们还会写东西,写他们的诗和小说。他们会完成他们的杰作。只不过不是在这里。不是现在。要等以后,到外面去之后。

  不管是炸弹爆炸,或是有枪手在大礼堂里抓人质,这些事都不是冲着你个人来的。

  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是错的。至少在我们的心里。我们自己的现实。

  你绝对不会去做错的事。

  你绝对不会说错的话。

  在你自己心里,你永远是对的。你的每一个行动--不管你做什么,说什么,或你以什么姿态出现--只要你一动,就自动地正确了。

  因为你不会做错事。你永远是对的。

  就算你说:“我真是个白痴,我错得好厉害......”你是对的。说你错这件事就说对了。就算你是个白痴,你也还是对的。

  不论你的构想有多蠢。你也一定是对的,因为那是你的构想。

  我们能考虑到的每一件事,我们都一定是对的。

  在这个变幻流动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对的,而且你一旦加以实践,任何想法也都是对的。

  我们都是天才,只不过,有些表现在别处。

  到每个人都能端出最好的东西的时候,说老实话,真的看起来有点--一般了。

  不洗澡,让你身上发臭之后,单只冲个热水澡,就抵得上千里迢迢跑到索若玛去做一趟排毒泥浆浴。

  疯狂,就是新的理性。

  地球只不过是一家大机器。一间大制作厂。一间工厂。

  想象一具岩石抛光机,其中一个大滚筒,不住旋转,每天转二十四小时,一周转七天,装满了水、岩石和卵石。全混在一起磨着,转了又转。把那些丑陋的岩石抛光成宝石。这就是地球为什么会自转的原因。我们就是岩石。我们所遇到的--那些戏剧性的遭遇、痛苦、欢乐、战争、病痛、胜利和侵犯--哎,那些不过只是水和沙,用来侵蚀我们,把我们磨小,将我们抛光,又美又亮。

  光滑得像玻璃,用痛苦泡制。抛光得闪亮。

  所以我们喜欢冲突。我们喜欢憎恨。我们会以战止战。我们必须清除贫穷。我们必须和饥饿抗争。我们竞争、挑战、击溃、摧毁。

  身为人类,我们的第一条戒律就是:

  需要有事情发生。

  反人性。是我们在对抗我们。你,是你自己的受害者。

  我们是生来受苦的。

  如果你能接受这一点,那么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接受了。

  讽刺的是,如果你能接受这一点--你以后就再也不会受苦了。

  相反的,你倒是会去追求折磨。你会享受痛苦。

  每一个使徒或学生,尽管他们会跑着来追随他们的救世主--也同样地是在跑着逃避什么别的。

  将自己保有成为世界的中心,

  在所有事物上维持你自己最大的权威性,

  在所有问题上做自己的专家,

  确实可靠,

  无所不知。

  永远,在一个月里的每一次,永远。

  要用保险套。

  这只是人类会做的事--把物体化为人,把人化为物体,来来回回,一报还一报。

  回顾起来,历史上大部分的战争起因都是某些人的宗教信仰。

  每个人都希望能让这个世界更好一些。

  那个就是在“噩梦之匣”里的情景。

  那是超越死后来生的东西。在盒子里的不是我们称为生命的东西。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梦境。无限虚假。一个噩梦。

  只要看上一眼,你的生命--你的努力,挣扎和忧虑--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你所有的问题和爱情。

  一切都是幻影。

  在中国,在革命成功之后的那几年里,建立起性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让人民抱怨他们的过去。起先,他们越抱怨,过去的一切就看起来越坏。但是发泄之后,人民就能开始摆脱过去,不停地骂了又骂,不久,他们那些可怕故事中的戏剧性就耗尽了,变得无趣起来,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能为他们的生活接受一个新的故事。继续前进。

  中国叫这做“斗垮斗臭”。

  我们都需要一个医生来把我们从完美的子宫里拖出去。我们抱怨、呻吟,可是我们很感谢上帝把我们踢出了伊甸园。我们爱我们所受的试练。倾慕我们的敌人。

  我们的人性不是以我们如何对待其他人来度量的,我们的人性是以我们如何对待动物来度量。

  没有动物,也就不会有人类。

  在一个只有人的世界里,人根本什么也不是......

  人类需要接受他们天性中属于野兽的那一面。我们需要以某种方式来宣泄我们战斗或逃窜的反应。那些我们在过去上千代依赖所学会的技巧。要是我们忽视我们对伤害和受伤害的需要,要是我们否定这种需要而任由其累计的话,那我们就会有战争。连环杀人犯。校园枪击事件。

  大家好爱他们所受的痛苦,没办法置之脑后。就和他们说的故事一样。我们把自己困住了。

  说故事是我们消化自身经历的方法,我们就这样消化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经验。

  其他的事情--你不能消化的那些--会让你中毒。你生命中最坏的部分,那些你不能说的部分,会由你身体里面烂出来。

  但是那些你能消化的故事,你能说的故事--你可以控制那些过往的时刻。你可以加以修改,加以润饰,加以主控。为了你自己的好处去加以使用。

  就因为这同样的理由,我们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还是会一直有战争、饥荒和瘟疫。因为我们太爱自己的痛苦。我们喜爱戏剧化。可是我们永远、永远也不会承认这一点。

  如果我们能原谅那些对我们所做的事......

  如果我们能原谅我们对彼此所做的事......

  如果我们可以把我们所有的故事置诸脑后。不管我们是坏人或是受害者。

  只有那样,我们才可能拯救这个世界。

  可是我们依旧坐在这里,等待救援。我们依然还是受害者,希望在受苦时被人发现。

  2011-7-8

  昨天第一次参加亚龙式团体治疗。

  有个成员提到“到团体中是要舍弃外面的什么什么”的时候,在我脑海里,过电影一样过了一遍《肠子》,那些人物都生动地活了过来,疯狂而执著地向着他们各自的梦想一步一步走去。魏提尔先生的那一句“在外面世界里会妨碍你的东西,到了这里面也会妨碍你”的告诫,成为旁白在脑海里回响。

  不,我们不是要舍弃什么,不是要寻找一个避世疗伤的所在,而是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去发现妨碍自己的东西,去正视它、去面对它、去接纳它,然后改变就会发生。如果我们仅仅是寻找一个避世疗伤的所在,那么我们就会很难与之分离,如同退缩回子宫一般。


3459 个汉字

转自:葛紫苏 评论 《肠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015651/
❤︎   做好人 · 读好书 · 得好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4 14:06 , Processed in 0.0790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