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87|回复: 0

许倬云:历史是最好的管理教科书——读《从历史看组织》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喜欢黑白色~

重建论坛爱心会员勋章重建论坛勋章

      UID
307
      积分
1223
      回帖
660
      主题
115
      发书数
48
      威望
739
      铜币
5424
      贡献
48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1
发表于 2025-3-22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影响华人企业家们30年的历史学家许倬云,出版了一本《从历史看组织》。

  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企业的管理得失,看似以大见小,其实则是以史为鉴,明理束欲。

  自古就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管理的逻辑,底层相同。

  很喜欢编辑的一句话:

  历史是最好的管理教科书。

  看懂人性与制度的博弈,看清权力运作的底层逻辑。

  书中,许倬云再现了自己大历史的独特视角,从春秋时代,五霸之首的齐国进行改革开始,封建制的管理转化为在国家体系下的专业管理,这为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大道。

  在作者看来,中国经济在汉代以后,有一个长期的停滞,市场经济化为实物经济。到了唐宋,货币代替实物,成为市场交易新的媒介。

  随着港口的开放,不同城市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书中,作者提到台湾现代企业的发展,自49年以后,划分出两条路径。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经济腾飞,仰仗的是当地企业家的长期探索,当然也借鉴了日本企业的精神。在此后20年间,迅速完成了企业的现代化。

  在79年刚刚开放的10年间,很多台资企业入驻内地的东莞、苏州、广州等地,给当地企业管理带来了不同的冲击。

  随着内地政策的放开,很快就有一批新型企业站了出来。

  记得当时,内地打工人还以去珠三角大厂为开心。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结构问题也日益显著,很多地方企业开始给出优惠的招工政策,吸引人才回流。自2016年以来很多地方的外资开始撤离,台资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疲软了。

  16年的台北市容市貌,和内地三线城市的建设比起来还不如。

  所以,历史,是个轮回。

  市场发展的内因,是消费市场的挖掘和竞争。

  当下,借助互联网的平台,无数企业走向世界,巴拿马运河上飘着无数的中国制造。

  在设计管理的机密中,作者提到天命的继承、分封众建和天命的问题。

  天命,也是人命。

  就像无数人正在提及网络销售的冲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一样,内因不仅仅是新型消费市场的崛起,而且是实体经济的大转型时期,内外环境的平衡问题。

  从历史看组织,一个企业的兴衰或许不足以说明市场规则,但是一个行业的兴衰足以说明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

  笔者不是创业者,从一个读者的身份来阅读此书,只觉得,万事自有法度,水行善路,人为智生。


ps:亦文 评论 从历史看组织
许倬云:历史是最好的管理教科书(从历史看组织)书评
字数:865字

不如归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2 06:23 , Processed in 0.06991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