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33|回复: 0

众生平等,纵身如蝼蚁,也决不放弃——《阿包》

[复制链接]

用户组:儒士

      UID
10678
      积分
324
      回帖
46
      主题
55
      发书数
0
      威望
273
      铜币
2961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5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2
发表于 2025-3-21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阿包》让我想起我爷爷写的自传。我爷爷比阿包大,29年生人,他和阿包一样年幼丧母、只上了两年学、受过后妈的冷眼、吃过很多苦。

  和阿包不一样的是,他遭受的苦难不如阿包的多,最大的不同是,他的努力幸运的得到了回报,他受党的委任当了厂长、他如愿开枝散叶儿孙满堂、他和自小结识的奶奶也得以一同颐养天年。相比阿包,他(也可以说我们)是如此的幸运。

  我爷爷活了96岁,上周刚去世。在写悼词时,我又重新看了爷爷16年前写的简短自传。自传中口语化的表达、流水账式的编排、对苦难反复却单调的感叹、对歧视和压迫的无法释怀,这些感觉我都能在《阿包》中体验到。

  那么,像这样的作品算是好的作品吗?要是在写作技巧课上,怕是这样的细节都会作为反面教材吧。

  但和读《秋园》一样,我一下就被《阿包》吸引而迅速读完了,而且在每一次阿包感叹人生太苦太难的时候,即便用词单一,我还是会深深的共情到。我想,打动我的,是作品缺乏“文学性”背后的真诚,就和爷爷的自传一样,那就是他们的人生,就是那么朴实、痛苦、无望、坚持。

  命运是最残酷的编剧,而人生则是最惊奇的剧本,没有人能设计出比人生本身更绝的作品。所以,在我看来,真诚、真实、真情是作品最重要的内核,也是最能触动我的关键。 从对生命的尊重这一点看,我想,《阿包》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好作品。

  读《阿包》也让我想起我的父母辈们,他们和阿包一样,也都是五六十年代生人。他们都有着这样和那样的苦难的记忆和经历。但也和阿包一样,他们从未能真正叩问为何这就是他们的人生,为何在苦难时只能自己承受,到底谁该负何种责任。他们只是低着头、默默坚持努力生活着。我对他们,也和对阿包一样,深深的敬佩他们的生命力,也对他们被时代困住的命运深深同情。

  在书的结尾,阿包说:“……像我们这样卑微的生命,本来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我一点都不相信这会是她的真实想法。

  当我们读了阿包的故事:家里穷没钱上学,阿包自己想办法去承担家务来挤时间、挣学费,才上了两年学;在被拐卖逃出来返回的火车上,阿包主动为他人让座,却绝口不提自己饥肠辘辘饿了好几天;领导不准假她回去照顾绝症的哥哥,阿包用不批假就辞职来坚持;富婆压榨她,用她女儿的工作要挟,阿包不屈从反而更加坚决的辞职……

  阿包的生命的确很卑微,可是她自己一步一步的在苦难中活出了生命的意义。而类似上面的这些时刻,就是这个意义的最好诠释。 所以我不相信阿包会真的认为自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正相反,我觉得她的苦难人生——我妄加揣测—— 传达的意义是:

  众生皆平等,纵身如蝼蚁,我也决不放弃为人的尊严。

  字数928,转自浣熊曹,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3863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2 08:34 , Processed in 0.06538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