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73|回复: 0

《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教学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搬砖中...

      UID
667
      积分
1402
      回帖
1740
      主题
66
      发书数
0
      威望
499
      铜币
5755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0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0
发表于 2025-3-15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一本教老师改变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以打造“思维课堂”的工具包,书中从14个宏观理念入手,一个一个为读者呈现自己的实验经历和操作技术。

  我的教学理念是秉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每次设计,我都会想学生会怎么看待我的这个活动,而这本书也补充了一些有趣的看法。里面有几个策略看起来有些怪异,但也情理之中:

  如在课前就直接布置有趣的思考题,让学生去做,这近似于课堂导入,但又不仅仅是激趣,而是营造思考的状态,我们都知道一节课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就是前15-20分钟,因此教学设计法都告诉我们,导入要激趣,15分钟必须进入重难点的教学,但这一个策略又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你的设计是否真的在营造“积极思考”的氛围呢?当学生在解一道趣味题都时候,如果在可解与 不可解之中(如阅读教学上,学生理解文本存在一定的粗糙性),教师根据这个一开始的个体经验,进行施教然后验证,经历从粗糙到精密的文本解读过程。学生是否会产生学以致用的深刻体验呢?

  所以,作者的各种奇怪“策略”都在秉承一个目的——把思考变被动为主动,比如:把秩序井然的桌椅摆放打乱,变成无规则,的随机分组(中低年段三人一组,其余四人一组);再比如让学生站在教师的黑板或者白板旁讨论题目,围着老师听讲;又或者,全体同学每隔一段时间都随意分配组员等等。这些策略其实都与中小学的传统课堂格格不入,有些麻烦。但背后的心理学机制我们却可以有所参考——让学生边被动为主动,从环境上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学生不主动思考,是因为教室环境告诉他,可以不需要思考。

  以上环境的塑造还有一个目的——方便知识的流动,组内和组与组之间,这样学生的参与方式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教师可操作的空间也就更为广阔。在环境塑造完毕之后,教师要同步改变学生的课堂问答思维,教师要想尽办法让学生的思考更具有延伸性、对课堂出现的问题有更积极地看待。在第五个方法“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中,他说学生很爱问“接近性问题”如看到你来了就顺带随机问一问和“停止思考的问题”如“对不对?可不可以”等这些希望老师直接解答的问题,他提议,老师要对这些问题笑而不语,或者引导他们提出“持续思考的问题”。老师对问题的看法和处理至关重要。不要让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到此为止,手头上的任务其实还可以以不同方式继续深挖,继续验证。

  在教学环节层面,作者又给出了保持学生学习“心流“的环节推进建议,力图使学生在能力和问题难度之间达到平衡。这需要教师精细化地备课,把教材资源做有梯度的组合。当然改变学习的参与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好策略。基础知识在一堂课要培养的能力和技能上至关重要,作者也强调,在环节推进上,要扎实讲解基础知识,“底层巩固”非常重要,教师不要太想让学生一步到位,做好知识的拆解,讲好每一步的要点,示范也好,例子分析也罢,要确定用学生理解的知识,一步一步让问题解决走向深入。所以一堂课,要清晰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点的结构,不断补充知识点在解决真实问题时所形成的解决图式。在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复习做好了保证。你看,依然不局限于课内。

  最后彼得利耶达尔对评价做出了一些创造性的介绍,总体原则:学生自己能看懂;能自我了解知识点的掌握水平以及作为教师能更客观地去了解学生在这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行为、态度和能力水平。这是一个较为繁琐的工作,似乎在中国现有大班授课制下,有些不太现实。但也给了我一点思考,如在单元阅读和课时习作教学上,我们是否可以梳理出单元知识评价表,分发给学生,在作文评改上,是否可以制作一份作文知识评价表(列要点,直指教学重难点,再将其拆解成几个小点),作为作文批改的评语?总之,评价单在他看来,也许对老师没那么重要,对学生,一定要有非凡的意义,学生需要会拿着评价单去思考我会什么?不会什么?以及接下来应该去学会什么?说到底还是促进思考。只不过这思考就更上位了,学生所能看到的,就不只是教材里的那些无聊公式了。

  总之,本书立足的是美国教育环境,去探索”思维“课堂的路径,还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但能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点点理念上的启发——我们的课堂带给学生更广阔的天地了吗?

字数:1731
转自:朕分一百万?! 评论 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
连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68503/

------== 人生很长,不要着急。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1 07:24 , Processed in 0.6147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