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81|回复: 0

《我的奋斗》:漫长的旅行

[复制链接]

用户组:分区版主

逆风翻盘、燃烧我的卡路里!

重建论坛勋章版主勋章分区版主勋章

      UID
66
      积分
4110
      回帖
1827
      主题
232
      发书数
28
      威望
3052
      铜币
2143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2-27
      在线时间
19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1
发表于 2025-3-13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挪威作家的《我的奋斗》,就像一场长途旅行。因为这本书足够长(一共六本,大概247.3万字),所以所以从一月读到五月份,用时大概45小时25分,也因为内容足够长,容量足够大,所以这本书内容很丰富,读这本书会有那么多不一样的感受。

  特别喜欢的一本书《小王子》里说:“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这本书也一样,因为这本书陪伴我那么多的时间,所以对这本书不一样的情感。

  读开头的部分写作风格让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同样的大部头,同样的不按规矩出牌的写作方式。大量的笔墨写细微的生命感受,或者某一处的物件,景物,每当这样的时候都让我失神,乏味。同样的,读着读着,这两本书都会渐入佳境,会有让人着迷,想要读下去的魔力。哪怕依旧会有很多啰嗦让人不耐烦,让人费解的部分。

  读到后面我发现作者是超喜欢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反复提到了好多次。所以可以肯定这本书,深受普鲁斯特的影响。当然不同的部分更多。比如这本书更写实,写实到冒犯到(比如他的叔叔,觉得他丑化家族,要起诉他),伤害到很多人(比如家人,其妻子患上了抑郁症,有一定责任。),也会提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想读没读的一本难啃的大部头。作者阅读量惊人的。

  关于这本书的名字,你会不会跟我一样,第一反应是想到希特勒,因为他有一本同样书名的自传。没错这本书名字一定受到希特勒自传的印象,因为这本书有很大很大的偏分在研究描写希特勒的部分。我也是从这本书了解的的,希特勒写自传的时候,还是没有做过一些列恶行的良善普通人。因为作者有一段时间翻译《圣经》,所以有不少篇幅,写圣经的故事,讨论哲学,神学。这些部分总让我迷糊,关于《圣经》实在陌生,想来基督徒读的时候肯定会不一样的感受。

  这本书大部分的篇幅还是写跟作者有关的内容,从父亲的死亡开始,写到作者写完最后一本书“当下”的生活。中间穿插关于童年,关于少年,青年,职业……不同阶段的生活。最让我着迷的还是童年和少年,还有一段去一个小地方教书的部分。也许这些记忆也在作者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刻痕,所以篇幅很大。读的时候也会联想到自己的一些生命体验,把人拉进回忆。很多时候也会有共鸣,原来远在挪威的孩子也很有很多和我们共性的部分。比较明显的就是青春期的叛逆……大概作者16岁左右父母离婚,对他而言是一个很不一样的分界岭。曾经他沉溺酒精,drug,也会有音乐,写作,这类的。万幸作者走出来了,虽然后面还有有很多迷失的部分。

  作者早早的就开始写稿,也专门上过写作课。二十八岁出榜第一本书,评价很不错,然后就是很长时期的低谷。也会看到一个作家的生活也会蛮多拮据的部分。

  这是一本内容驳杂的书,写作方式也很跳脱。让我觉得我也可以尝试用写的方式去追忆那些逝去的时光。

  前两天读到这样一段话:“苏东坡诗云“事如春梦了无痕”,逝去的时光,若不以笔墨记下来,便了无踪影,未免辜负苍天的厚爱。”对于生命中那些重要的,难以割舍的部分。我不希望它消失……

  字数:1075,转自:王梓煦,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1435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1 11:59 , Processed in 0.09845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