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55|回复: 0

《波兰人》:中年的欲望与纠结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藏经阁扫地僧

      UID
593
      积分
2565
      回帖
312
      主题
223
      发书数
0
      威望
2297
      铜币
6617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3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1
发表于 2025-3-11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库切的《波兰人》,会想起马尔克斯遗作《我们八月见》,以及沃勒的《廊桥遗梦》,这些小说都写中年人,特别是中年女性的出轨,探讨中年人的情感危机与迷茫。

  三部作品比较而言,库切写得更加冷峻与出离,一如他冰冷的手术刀式写法,把人性的隐秘处合盘托出,让人惊心动魄,而他从不煽情,仿佛高明的相声演员,把别人逗得哈哈大笑,自己却绷着脸,笑看世间众生鸡飞狗跳、颠倒乾坤。

  主人公阿特丽兹与垂暮之年的波兰钢琴家发生的婚外情,到底是出于同情还是自己欲望的释放,在小说的文本中,一直说得含混不清, 阿特丽兹本人似乎处于混沌的状态,感情不温不火、不冷不热、似有似无。在这些表相之下,作者没有安排草蛇灰线的暗示或隐喻,而是平静地叙述着女主人公的小心思:收到钢琴家女儿的信息后,她专门跑到了波兰,取到了钢琴家的遗物——写给她的诗,并在钢琴家的公寓陪着钢琴家的骨灰住了一宿;回到西班牙后,专门找人花钱将诗作翻译出来,探寻钢琴家对她的看法。这些行为无不透露出阿特丽兹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对于这段努力平静对待的出轨,其实是她内心期待的必然结果,可能是波兰人,也可能是卢森堡、奥地利、比利时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种内心的纠结,确实很纠结,主人公纠结、作者纠结,读者也难免跟着纠结。分析库切的纠结原因,大概与当今世界经历了新冠疫情后,面对经济下行、 经济政治冲突加剧、 文化思潮趋于灰暗等变化,欧洲民众从心理上产生的微妙变化,从无意义中寻找意义,从无所谓中渴望有所谓。

  库切写这样一部小说只是为了揭示人与人之间“语言”缺失导致的障碍有多么的普遍,以及由此而来的传统意义上的爱情已不再可能吗?在我看来,他试图揭示的更可能是只有在那种属于心和灵魂的“语言”里,爱情才能存在,诗才能存在,音乐才能存在。而只有在真正强烈而又纯粹的爱里,在爱者发自灵魂的“语言”的召唤下,被爱者灵魂深处的“语言”才有可能会醒来。

  库切向来是极度敏感的,《波兰人》之前的《耶稣三部曲》,以儿童的眼光反观人性的幽暗处,力透纸背,主人公的夭亡预示着精神世界的崩塌。 《波兰人》 作为八旬高龄作家的最新作品,称得上是一部写实的作品,当与时下欧洲现状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笔者上一段的分析,应不是想当然的过度解读。

  同属于中年人的欲望与纠结,马尔克斯与库切的书写迥然不同。马尔克斯《我们八月见》 的女主人公,给自己的出轨找到了理由,内心实现了逻辑的自洽。库切《波兰人》的女主人公没有给自己提供任何理由,而是静静挣扎在死水微澜的混沌状态中,一如在世界格局中摇摆不定、无所适从的时下欧洲。

  库切,永远值得期待。

字数:947
原作者:王云峰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1425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2 06:27 , Processed in 0.0658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