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竟是宋江的历史原型?
金庸、李欧梵、罗新、商伟、杨早共同推荐
文史结合研究的典范之作
揭示水浒故事源于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编辑推荐
◎颠覆传统上认为的《水浒传》以北宋末年淮南盗为原型的印象,揭示《水浒传》的来历与南宋抗金的历史之间的关系,岳飞的精忠报国与冤狱或许是《水浒 传》创作的最大一股推动力
◎对常见的宋代史料进行了精彩、大胆的解读,在熟练运用史料分析和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一套完整系统的叙事,为水浒爱好者、宋史爱好者带来畅快的阅读体验
◎勾勒被遗忘的抗金忠义人群像,感同身受地解读他们的境遇,揭示普通民众在绝境中的不甘与反抗,为这些被历史暗流吞没而失声的渺小者和无名之辈,书写一阙慷慨悲歌
☆学者推荐
据孙述宇教授在《〈水浒传〉的来历、艺术与心态》这本精采著作中的分析,《水浒传》故事的起源与抗金名将岳飞有很大关系,本来反抗外艇的意义还大于杀官造反,原来书名叫做《忠义水浒传》。在宋金战争中,“忠义”两字特指沦陷区中抗金的民间武装,宋江做了梁山泊大领袖后,将原来的“聚义厅”改名为 “忠义堂”,就含有反抗金人侵略的用意。在中国的古典小说《说岳全传》、《杨家将》及《水浒传》中,含有最强烈的反抗外族侵略的意义。但明末有反对流寇的流行观念,清朝又禁止提到反抗异族入侵,经过数百年的磨洗,《水浒传》中原来反抗异族的文字就渐渐被清除了。
——金庸
谁都知道水浒是关于强人(outlaw)的故事,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是强人讲给强人听的关于强人的故事。一本把水浒故事与岳飞时代完美联系的书,不止是关于文学的,更是关于历史的。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孙述宇教授关于《水浒传》的诞生,结论十分惊人:一是从内容及流传推断,指出《水浒传》是“强徒写给强徒看的书”,其实是一部用故事教人怎样当强盗的“宝典”;二是结合南宋的时代环境,大胆推测宋江原型并非仅是梁山泊盗匪,更是含冤而殁的岳飞在小说中的投影。半个世纪以来,这些推断虽未成为定论,却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拓宽研读《水浒传》这部奇书的视野,也催化出文本与时代共生的想象。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金瓶梅的艺术》和《水浒传的诞生》是两本难得的好书,所有的小说爱好者都不该错过。我至今还记得多年前第一次读到时的兴奋和收获。孙述宇先生是真正懂小说的,从《金瓶梅的艺术》中可以随处读到他的精彩洞见。他参照欧洲现代小说来读《金瓶梅》,让我们知道好的小说是中外相通的,可以相互启迪。他对《水浒传》的来历做了深入的考察,别有一番心得,读史的朋友们也会有所收获的。
——商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者简介 · · · · · ·孙述宇,学者、翻译家、文学评论家。1934 年生于广州,原籍中山,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毕业于新亚书院外文系,继在美国耶鲁大学获英国文学博士学位。于香港中文大学执教多年,主持创设翻译系,授课跨英文、翻译及中文各系。 学术专长为英语文学、英语史,以及中国旧小说,亦从事翻译与文学创作。专著有《古英语》《金瓶梅的艺术》《水浒传的诞生》,译作有康拉德《台风》,创作有小说集《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