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87|回复: 0

《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义情结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藏经阁扫地僧

      UID
593
      积分
2554
      回帖
312
      主题
220
      发书数
0
      威望
2288
      铜币
6707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3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1
发表于 2025-3-3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生于英国小镇的简奥斯丁,是18世纪英国乡村女性的代表,她敏感而感性,面对乡村里平静的生活,她用自己敏锐的眼睛,撰写了一部又一部描绘乡村风景的小说,小说里的内容都是没有什么大风大雨生来死别,都是普普通通的乡村生活,但这些在简奥斯丁的笔写却写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其中,傲慢与偏见就是其中的一篇。

  《傲慢与偏见》是她的一生中最出名的作品,班内特一家是18世纪英国乡村家庭的代表。班内特夫人是一个典型的中年妇女形象,面对到了结婚年纪的女儿,她把将女儿嫁到好人家作为自己的使命,在当时的观念下,女孩的出嫁是保证下半生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身为农民的家庭的班内特一家同样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按照当时的习俗,父母逝世后,如果没有儿子,遗产属于侄子所有,面对这样的风俗,班内特的五个女儿了的出嫁理所当然的成了非常重要的事。

  这虽然是发生在18世纪的故事,而经典之所以被称作经典,必然尤其独特的美丽所在。三百年后今天,重新翻阅这本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傲慢与偏见,我们仍可发现这部著作在先进之处,并且能在这其中找到今天的影子。

  18世纪的英国,女性在婚姻依旧处于弱势的地位。那时的英国社会,女孩子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就是算是有,也仅仅是学习一些钢琴、舞蹈、歌唱这样的技艺。而学习这些技艺的原因,是为了嫁到一个好男人,从而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正如伊丽莎白的妹妹玛丽,她研究歌唱的技巧,从而期待能够得到男人的瞩目。但伊丽莎白却对是聪明、富有智慧,在当时看来有着独立气质的女人,她勇于突破阶级观念的束缚,懂得做好自己,在爱情中追求男女对等。奥斯丁通过伊丽莎白表达了作者觉醒的女性意识。在她笔下,伊丽莎白是一个具有一定反叛性的女性。在各种场合下都语言活泼,言谈充满机智和幽默感,还爱嘲笑和愚弄别人。她和达西的每次辩论都以胜而结束,并通过伊丽莎白的痛斥改掉了达西身上与生俱来的傲气和偏见,并让达西为她的睿智和独到的见解而折服,这种建立在独立气质基础上的敏锐地观察和判断力才是达西爱上她的真正原因。

  而面对爱情,她也保持着独立女性的价值。她不认同的女性在婚姻中弱势的地位,更不认为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她先后拒绝了柯林斯以及达西的两次求婚,而这在当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伊丽莎白家境贫穷,由于没有哥哥或是弟弟,她可以说面临着后半生无依无靠的危机,在她父母的眼中,婚姻也是确保她生活的稻草之一。基于这些,以至于当柯林斯像他求婚之时,面对伊丽莎白的拒绝,都坚定不移的认为,这只不过是她处于女生的羞涩而礼貌的假装而已,因为他认为伊丽莎白实在是没有拒绝他的资本和理由。而柯林斯的观点反应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男人在婚姻中的强势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而对女性的尊重也仅仅是出于绅士品格下的素养体现,在骨子里,面对女性的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

  如果将拒绝柯林斯比伊丽莎白的小脾气的话,那么后来对达西求婚的拒绝就显得更加令人为之敬畏。想必很多人跟我一样,看到这里的时候,心中恨恨的为伊丽莎白捏了一把汗。但她的独立气质却恨恨的反击了我们这些居心不良的读者,面对达西的求婚,她的拒绝是那样的坚决。甚至抛出了“即使天下所有的男人都死了,我也不会嫁给你”狠话。她拒绝达西,是因为听从了威可姆的离间,她鄙视达西用一种高傲的姿态去挑拨自己妹妹的感情,达西对她的出身、父母等议题锤头论足,这也是有着独立思想的伊丽莎白最难以接受的事情。而后,事情的发展发生了改变,她发现错怪了达西而觉得愧疚,又由于受到他彬彬有礼的接待而受宠若惊。这时,这个彭伯里的男主人就弄得她千头万绪辗转难眠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们可以看到她有点陷入恋爱的痕迹了。

  而回顾女主人公的爱情历程,有人将伊丽莎白当作有智慧、聪明的女人,有人将她比作为富有主见的独立女性,而我认为,智慧与独立是她固有的品格,她所反应的是,是女人心中对于自我的期待。我相信每一个女孩都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爱,同样每一个女生都有希望做好自我的品格。而这在父权主义的社会里似乎看上去格格不入,但这却是人性的使然。如今,从社会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女权发展的轨迹,今天的社会,独立女性占据绝大多数的位置,她们勇于去追求自己的价值,自己的生活,同样也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而伊丽莎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不拘束于传统的社会道德和社会观念,将男性在爱情中放置于平等的位置,对傲慢和怀有大男子主义的倾向嗤之以鼻。这一切,并不是对男性的反叛,而是女性心中企图对自己的解放。

  在读完这本书后,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女人是应该聪明、富有智慧还是应该天真、冒有傻气的讨论。而我的观点是,在现在这样的一个多元社会下,这样的探讨是大可没有必要的,因为每一个人的追求和理想是不一样的。如果她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价值,则需要富有智慧;反之如果仅仅是希望安逸找一个男人嫁出去,天真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是懂得明辨事理就好了。

字数:1839
转载来源:天桥不见了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63833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1 11:35 , Processed in 0.08784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