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5|回复: 0

《小词大雅》:且向词间留照影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UID
205
      积分
1258
      回帖
173
      主题
237
      发书数
13
      威望
1040
      铜币
5595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2025-4-26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杰伦的歌很流行,如《青花瓷》、《发如雪》等,人皆称之雅,有宋词意境。其实雅俗之分,存乎一心,溯宋词之源,本就来自教坊歌台。彼时彼地,词乃“小词”,登不了大雅之堂,为文人学士所不屑。

  若你不信,但请翻读《小词大雅》,且听叶嘉莹与你说解:词的修养与境界。

  词之源起,向《诗经》、向《楚辞》,皆有脉可循。然词之兴起,有赖于诗之拘束。唐诗登峰造极,惜法度严格、字数谨严,“诗余”随性之作渐多,这些“诗余”小令此后发展为“词”。“诗言志,词言情”,词最初多为花间风流之作,后因南唐李后主开风气之先,“始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人间词话》)。迦陵先生(叶嘉莹的号)援引清末儒生张惠言《词选序》:“意内而言谓之词。其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确乎鞭辟入里。

  我从前并不知道张惠言。幸于本书中聆听迦陵先生专讲张惠言。张惠言身世凄凉,遍览民间疾苦,一生从未入仕而桃李满天。观其人其行其文,有魏晋之风、渊明之意。我尤喜其《水调歌头》五首,有一句:“要使花颜四面,和着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这是张惠言赠予学生之作,拳拳苦心藏于其中,谆谆教导溢于言表,我为之感动,因此中有真意,有修养,亦有境界。

  张惠言是儒生,研经学大义,而其名留存于世却是因“离经脱轨”的《词选》,张惠言在《词选》中多有个见,引得后世学者纷纷热议。王国维对张惠言颇有微词。张惠言说温庭筠的小词里边写美女与爱情的都有微言大义,有比兴寄托,王国维说:“固哉,皋文之为词也!”固就是顽固,皋文是张惠言的号,这个张惠言说词,真是顽固啊!那,张惠言是不是真的“顽固”呢?叶嘉莹是“挺张”派,于是就为张惠言分辨,既要说清温词背景,又要追溯中国文人以美女与爱情比兴寄托的传统。而叶嘉莹任职西方高等学府教授,且入籍加拿大,可以说受西方理论熏陶久矣,她在书中援引了西方的“诠释学”来比较张惠言与王国维的说法,“我所看到的,我所体会的意境,那不一定是作者的意思,所以是一个circle,就是我从我自己出发,我解释完了,回到的是我自己。”

  解词多妙人,品词各不同。王国维认为张惠言曲解、拔高了温词,而叶嘉莹不以王国维为然,且指出《人间词话》之“诗词不分”等纰漏,认为王国维和张惠言只是欣赏词的方式有所不同,王国维之“断章取义”是中国文学理论的另一传统。近代学人瞿蜕园在《学诗浅说》其中“由诗到词”一节中,评点温词“秾丽之中寓深微之意”,显见得与张惠言、叶嘉莹看法一致。朱光潜在《诗的主观与客观》中说:“诗的情趣都从沉静中回味得来。”包括词,一切好文佳作,概莫能外,“都是体物入微,出而能入,是客观的也是主观”,而读者赏之爱之,则无不从己身出发,牵连着移情作用。

  叶嘉莹师承国学大师顾随。顾先生曾经把讲诗比作谈禅:“禅机说到无言处,空里游丝百尺长。”读古诗词确实需要“禅机”式的灵犀一动。宋词为我国文化瑰宝,历来点评颇多,叶嘉莹身处异域文化背景中,精于中国古典文学文论,又通于西方文学理论,她对诗词学的研究独到精深且广博,在词林学界留下了自己独特的身影。我们慢读迦陵说宋词、细品各类好文,留下的也不啻是自己独特的体验。

  字数:1075
  转自:ly的读享生活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4839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23:02 , Processed in 0.07953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