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26|回复: 0

《白夜》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灵魂独白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UID
593
      积分
2641
      回帖
328
      主题
233
      发书数
0
      威望
2360
      铜币
6559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6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2025-4-19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书的那一刻就被黑白分明的封面所吸引,虽然向往这书已很久,但是这种独特的设计让书名一下更加凸显出它的与众不同,加上刷边红色配上蓝色的字,更有有一种神秘的浪漫与温馨。

  陀思妥耶夫斯基当年创作《白夜》时,贫困潦倒,债台高筑,没有爱情,没有温暖,贫穷而又孤独,几乎陷入一种被完全遗弃的境地。对美好生活抱有的热望和幻想,驱使他在无望中创造出幻想者这一人物,尝试着对生活作出某种改变。

  《白夜》的故事发生在圣彼得堡那个被白夜笼罩的奇异季节,白昼与黑夜的界限模糊,正如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混沌未明。

  作品以男女主人的相遇为主线,以心理描写为主,抒写被生活禁锢的两个人的情感发展历程。

  主人公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年轻人,他生活在圣彼得堡,一个充满了喧嚣、冷漠和虚伪的大都市。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工作,没有目标,只有自己的幻想和梦想。他在白夜期间漫无日地游荡。

  他偶在河边然遇到了一个叫做纳斯金卡的女子,她也是一个不幸的灵魂,被一个富有而无情的男人玩弄和抛弃。他们在白夜中相互倾诉,相互安慰,相互陪伴,渐渐产生了爱情。但是,他们的爱情是注定没有结果的,因为娜丝金卡还抱着对那个男人的幻想,而那个男人的突然出现,让娜丝金卡毫不犹豫到了他身边。

  最后,他们在黎明前分别,他送给她一枚戒指作为纪念,她留给他一封信作为告别。他们再也没有见面。

  即 使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作品中,《白夜》也是特别的。它没有《罪与罚》《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那样犀利的心灵剖析和对众生百态愤怒的描绘,也不是《白 痴》《卡拉马佐夫兄弟》那样的史诗,更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说叙事做出的最重大的贡献——复调。《白夜》是那样的纯粹,纯粹到让任何一个恶毒的评论者几 乎找不到缝隙切入。

  由于《白夜》中,爱情作为叙事线出现,致使很多人把它当成“爱情小说”。然而,这种误解是可怕的。托尔斯泰可以写爱情小说,屠格涅夫也写了很多爱情小说,唯独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不可能写爱情小说,在所有19世纪的俄罗斯小说家中,他太不同了。

  《白 夜》说到底,是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和幻想家对于青年的希望,甚至是一个梦境。“我”对于娜斯简卡的爱,与其说是一个男人对于一个女人的爱,倒不如说是对于 “年轻”本身的眷恋和爱慕——他们没有上一代人所背负的沉重包袱,他们终究生活在更好的时代,即便是如“我”一样的,因无所事事而沦为以念想度日的幻想家 的人,也因年轻本身而带有了希望。之所以《白夜》同他其他的小说相比是那样的卓尔不群,那样充满了诗意和灵动,正是因为那是时值27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 自己的青春最后的赞歌。

  《白夜》的结尾部分充满了深刻的内心独白和情感升华。幻想者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情感波折后,终于明白了爱的真谛。他意识到自己曾经过于沉浸在幻想世界中,忽略了现实生活的美好和真实。而娜丝金卡的爱情故事则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力量。

  《白夜》是一部充满抒情气息和深刻内涵的中篇小说。它通过讲述两个孤独灵魂的相遇和情感交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真谛。《白夜》也表达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和对爱的追求与救赎!

字数:1119
原作者:女子书坊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2545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14:37 , Processed in 0.0742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