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2|回复: 0

《拥抱逝水年华》:一路上有你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410
      积分
656
      回帖
47
      主题
113
      发书数
0
      威望
576
      铜币
3617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4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2025-4-19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旅行中的常态,是战时状态。出发前必读旅行手册,地图上做标记,网络上参考攻略,攀比路资,查到家居式旅馆必发邮件问地段讲价钱,再到小心翼翼擦拭相机镜头,写好吃穿住行的便签,随身物一件件对应装箱,这才刚刚开始。到了目的地,一定学究气上涌,对照资料,边看边“解说”,而且要面面俱到看清楚,还得兼顾“咔嚓”,其节奏或者狂走,或者狂蘑菇,总是把人逼到体能脑力的极端。即使因为有了小虫而军事作风有所舒缓,行程效率大打折扣,结果也不过是把原来的尽兴的执念变成现在的受挫的热情。像希腊之行这么具有纯粹“度假”风格的旅行,还是史无前例第一次。既然度假,走马观花的水份就很可观,所以必然错失风景,心情也比较没营养,倒不比“我从战场上归来”那些明晃晃的真知灼见。

  这一次实在太松散,于是我只好翻出压在箱底的书,每天下午当小虫“陪睡”时耐性看,一直读到最后一句话:“即使最出色的书也该有扔在一边的时候”(Even the finest books deserve to be thrown aside),才老老实实放下。这是一本关于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的小册子,中译为“拥抱似水年华”,直译也许更可反应写作初衷:“普鲁斯特能怎样改变你的生活”(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与其说像传记,毋宁说更像借普鲁斯特之名烹制的“普式心灵鸡汤”。作者是剑桥人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我已经粉了他两本畅销作品:《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和《旅行的艺术》(The Art of Travel), 姑且就厚脸皮,叫他阿兰吧。

  阿兰喜欢风生水起地搓揉历史人物和故事,螺旋式地摆道理,我个人觉得他和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亨德里克.房龙(Hendrik van Loon)虽然文风迥异,但气质接近。他的书,原本相当有趣,可这本“心灵鸡汤”,我停停走走,假如没有希腊之行,尚不知磨到何时。中途打住,是因为一则普鲁斯特的轶事,说他有一天读到报纸上的“简讯”(news-in-brief),看到一段家庭惨剧:儿子杀了妈妈后企图自杀,一只眼睛血肉模糊脱出眼眶...。普鲁斯特像侦探一样,握着放大镜一字字研读,然后为它写了一篇五页长的文章。他把杀戮时的怒气联系到伊利亚特里的英雄人物阿贾克斯(Ajax),把子弑母后自杀的情境追溯到古希腊神话里著名的悲情人物俄蒂普斯(Oedipus)的类似命运,探索儿子自杀当刻心情,则牵扯出莎翁的李尔王。我看到这里,开始晕,好像又要坠入少年时代初碰《追忆似水年华》(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时被一环复一环无限放大的细节所围拢的深渊。随后,就读得不太认真,也不想追究。

  而这一次,日日饮“鸡汤”,到了溜西瓜皮的时候,总觉得心中有一道温暖的声音,悄悄对我说,“慢一点,用你的心去欣赏。”这句话,也许直到雅典,才被我略为在意,现在想起来,只能算事后诸葛亮了。要说阿兰和普鲁斯特“改变了”我什么,那太严重,不过,他们至少让我开始反思旅行的态度、方式、和意义。

  普鲁斯特大概不会赞同我的一板一眼的惯常状态,他很可能建议我抛开旅行资料的框框。他认为,书籍的功效在于引导而并非等同精神生活,读书的人不可以百分百被动接受和膜拜作者,因为显而易见,作者是另外一个个体,他(她)的见识经验,文华辞章即使出类拔萃也不可以真理化,书籍正是帮助我们自己思考的工具,“即使最出色的书也该有扔在一边的时候”,我们自己才是精神生活的主体。力求和旅行资源一一呼应,那么除了应诺“噢,我看到了”,便很难激起真实的自己的情感。在雅典,我把老哥带的国家地理手册借来看,对应实体时,发现宙斯神庙“逾百米高”这个说法不对头(简单算数都得折成三十层高楼房),实地“丈量”,目力触顶的时候,却被那上面急速流走的云所震撼,当时压根儿顾不得那些柱石有没有百米,只是觉得能把云彩都参比如快放镜头的公元前石艺技艺,是多么了不起啊。而旅途中,哪怕一次自发的“啊”,恐怕也比一打实证的被动的“噢”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一板一眼的另一种表现,普鲁斯特在《追忆》中也犯过类似错误,则是自己太主观,到了巴尔贝克(Balbec),才发现它和自己的想像大相径庭,于是深深失落。我读阿兰摆的这个案例,联想起以前去罗马时,千辛万苦为了看看我以为气势迫人的真言之口,结果只得一处脏兮兮的破落浮雕,心中结实的难过,至今犹可辨。那么,阿兰的苦口婆心,普鲁斯特的洋洋洒洒,就是劝人不要太自我,也别太无自我,给行走的风景比较开放、宽裕的取舍眼光,快乐也会随之加倍。

  我相信,普鲁斯特也许更偏爱懒散“度假”中的渺小偶得。事实上,这盏“鸡汤”里随处可见和把弑母简讯发散至论文同一味的汤料。对小事件小细节特别在意,这应该是写作人的良好特质,普鲁斯特称得上个中翘楚。他可以在书商已出印的《追忆》定稿上细细密密做修改,一二再,再而三,务求抽丝剥茧,不落窠臼,文尽其意,一部原拟五十万字的上中下被他拉成一百又五十万字的七步曲,其深度细密超出了许多读者(包括我)的接受范围,也非一般作者能力或者意愿可为。

  据阿兰记载,普鲁斯特很受英国文艺批评家约翰.鲁斯金(John Ruskin)影响。此君也是个细致人,写法国北部著名的卢昂大教堂,别的不提偏偏逮着门柱上一个基本上不会有人注目的小石像大做文章。而后到此一游的普鲁斯特还特别向这件复苏的小石像表达敬意。普鲁斯特本人呢,不喜欢逛博物馆,家门口的卢浮宫十年也懒去一次,他更宁可看印刷品,看平平淡淡的画作。类推到人们往往很麻木的流水生活,他觉得大家之所以兴致缺缺,是因为没有或将失去它的威胁感,据此,圣经中被关在方舟里的诺亚,其实是能看到被洪水冲走的生灵草木的,他活了六百年都不见得正眼看一看的故园,正因为很可能再也看不到,才一定变得鲜艳而重要。同一条线索,再说男女关系,普鲁斯特不反对婚前性行为,但他不建议没有爱的内容或者为了赢取爱而做爱。得不到才算最好,若即若离的距离才可确保莫失莫忘。

  回到旅行的经验,普鲁斯特大概不会张扬“广度游”,而可能醉心于细节丰富的“深度游”。那些铺天盖地的视觉冲击所带来的连续性圆满往往敌不过一朵花一粒细沙一座小石像所容含的意味。与我此次同行的朋友,上桑托林岛第一天惊叹“老灵格”,四日后离开时,则一律哀怨“不灵”,可见人是多么容易适应环境,适应了就不再感动,美丽的冲击,总是有缺陷做诱因的。

  我自己,也有“缺陷美”的印象,碰巧就和卢昂大教堂有关。当日,老王去玩耍,我在上海,心痒难耐,翻出关于克劳德.莫奈画该教堂的文献,那一组“晨迹,白色的和谐;日暮的光;早晨阳光,蓝色的和谐;玫瑰与灰交响曲”简直就入了我的仲夏梦。后来看到老王发来的片片,少了莫氏再创造,感觉就很平。试想如果是我们携手同游,那么我所得最最深刻的,可能局限于卢昂大教堂的体态,而绝不可能是那些生动的朝夕颜色。

  不过,普鲁斯特排斥博物馆,这一点,我还是不敢苟同的。他懒得挤的卢浮宫,我挤过四五次,更经常没事就晃过去,在外围看摊上旧书、画作、又或者在某个神奇的夜晚,站在拿破仑方庭中央听得一位眼镜先生拉提琴,音效却仿佛上等的弦乐组合,其时被感染的自行车手们结伴来来复复,乐声随风轻扬,既现代,又古雅。我想我其实是在意这些行走中的偶然事件的,也希望旅途中哪怕极端不确切的实体感,能充实后续的资料补读。普鲁斯特,或许对这些近旁的好宝贝,患了不乏缺失感而导致的“近视”吧。

  阿兰写此书,时序上在我提到的《哲学的慰藉》和《旅行的艺术》之前。可以看出他对普鲁斯特的喜爱和研究不输于普鲁斯特对鲁斯金的,不知道,普鲁斯特对他的意义,是不是就外显为读者觉得特别亲切的阿兰的见微知著。当然,在没有看完《追忆似水年华》(对目前的我,无异于mission impossible)的前提下,无论评价阿兰的普鲁斯特还是普鲁斯特本人,都可能有欠公允。我是在旅行中与二位牵上头,一路走下去,虽然“度假”本身没有什么奇闻轶事,但我想我总可以以这样两位远远的朋友和因他们发起的思考为理由,记得希腊之行和所有感动过我的旅行吧。

  欲了解普鲁斯特,当然最宜细读《追忆》一书,再回头参照阿兰文字。另外爱德蒙.怀特(Edmund White)所著《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一书应该也很可读,此君文学批评写得相当有意思。

  字数:2755

  转载来源:意闲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49323/?dcs=ebook

[发帖际遇]: 劫天下 QQ相册被破解,神秘照片外泄,被人勒索 5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14:48 , Processed in 0.0933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