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51|回复: 0

论《纳粹高徒》中的隐形监狱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UID
1085
      积分
1009
      回帖
126
      主题
221
      发书数
0
      威望
835
      铜币
2205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2025-4-11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纳粹高徒》中的隐形监狱

  内容提要: 本文聚焦斯蒂芬·金名作《纳粹高徒》中的隐形监狱,着力探讨了隐形监狱的建构、隐形监狱中的权力运作、权力运作导致的悲剧性结局三个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 托德和杜山德都以对方的秘密做把柄,为对方建构了一座隐形监狱,并对其进行规训,最终实现了对对方的改造; 两人将隐形监狱的建构和运作想象得过于理想,殊不知自己也在对方的规训中被重新形塑,最终只能是作茧自缚; 被改造后,二人人格扭曲,为了发泄恐惧带来的苦闷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暴力的方式,犯下了更多的罪行,成为了现实监狱中真正的囚徒。

  斯蒂芬·金( Stephen King) ( 以下简称“金”)是美国最著名的通俗小说家之一,他于 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声名鹊起,其后新作不断,并久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他于 2003 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终身成奖”,被称为“美国恐怖小说大王”。金的作品超越了传统的恐怖小说,他的惊悚小说不是在渲染恐怖,而“审视一些为人们所关心的现实社会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描绘特定个人所承受的不寻常的压力和恐惧”。( 王守仁 533) 金对这些压力和恐惧的来源有着深入的思考,他曾总结出十种最能引起人们恐惧的因素,它们分别是黑暗、软粘的物体、畸形、蛇、老鼠、禁闭空间、昆虫、死亡、妄想症和其他人。( Collings 76-77) 笔者将连续评述金笔下的一类典型禁闭空间———监狱。这些监狱有些是有形的,比如《肖申克的救赎》( Shawshank Re-demption) 和《绿里迹》( The Green Mile) 中的监狱; 有些则是无形的,它们是画地为牢的结果,不需高墙,无须狱吏,但其囚禁效力却毫不色。 中篇小说集《四季奇谈》( Different Seasons) 中的第二篇《纳粹高徒》( Apt Pupil) 就刻画了这种隐形监狱。Stephen J. Spignesi 将《纳粹高徒》列为金最优秀的小说之一,他认为这是一部高质量的小说,一部让读者读到悲剧性结局之前不忍释卷的 小说,一部将恐怖压抑的气氛营造得自然有力的 小说。( Spignesi 116) 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托德( Todd) 与杜山德( Dussander) 在隐形监狱中进行困兽之斗,在身不由己的选择中发酵悲剧[1]。要 理解悲剧的发酵过程,我们就要了解小说中的隐 形监狱是如何建构的,其中的权力是怎样运作的,以及权力运作又是如何导致悲剧发生的。下文将依次论述这三个问题。

  一、隐形监狱的建构

  《纳粹高徒》中的两位主人公托德与杜山德关系错综复杂,他们既是互相角力的对手又是相 互依赖的伙伴。在二人的关系中,他们都试图赢 得主动以控制对方。为了控制对方,他们都为对 方建构了一座隐形的监狱,成为“全景敞式监狱” 中坐在瞭望塔上的人,但又同时成为对方监狱中 被瞭望的对象。

  在托德为杜山德建构的隐形监狱中,托德是狱吏,杜山德是囚徒。托德以何保证杜山德乖乖入狱呢? 这源于托德的一个重大发现,这个发现就是看似孱弱的邻居阿瑟·登克尔实为尚未伏法的纳粹战犯古特·杜山德。这个发现令托德喜出望外,因为托德对集中营中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而历史书和杂志等二手资料难以满足他强烈的好奇心,故而托德决定不揭发杜山德,而是以这个秘密为筹码要挟杜山德把自己的集中营往事一五一十地讲出来。作为一个隐藏了四十年的逃犯,杜山德并不愿意回忆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而只想隐姓埋名、了此余生。因而,他在漫长的逃亡生涯中谨小慎微,不知不觉地离“杜山德”这个符号渐行渐远。但托德的出现彻底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而在致命的威胁面前,杜山德即便再不情愿也只能委曲求全,穿上托德为他准备好的囚服,走进托德的监狱。

  在杜山德为托德建构的隐形监狱中,杜山德是狱吏,托德是囚徒。杜山德以何保证托德的乖乖入狱呢? 这源于托德的知情不报和学习成绩的下滑。杜山德是一个谨慎多疑的人,尽管托德已与他达成口头协议帮其保守身份的秘密,但他仍担心托德会出卖自己,于是他借力打力,明示托德明知不报本身也是犯罪,并将其用作恫吓托德的一个筹码。同时,托德因沉迷于杜山德的故事,故而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杜山德借机假扮托德的祖父到学校与老师见了面,帮托德度过了老师见家长的难关,但同时也抓住了托德在校表现不好的把柄; 若此事泄露出去,托德在家人面前的优等生形象将顷刻破碎。

  可见,二人既是对方秘密的知情者,又是对方秘密的参与者。两人的斗争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而随着情节的发展两人又为对方建构了隐性监狱,并身陷对方的隐形监狱之中。角色的分裂导致二人精神的压抑,为最终的心理变态和行为失控埋下了种子。

  二、隐形监狱中的权力运作

  上文指出,托德与杜山德在两座隐形监狱中 穿梭角力,既动态博弈,又稳定相持。他们都在 自己建构的监狱中规训着对方,又在对方的监狱 中得到规训。规训是一种相对温和的惩戒方式, 在军队、工厂、医院、学校、监狱等机构中广泛施 行,它借助一整套技术对人进行规范,并通过强 力控制使其驯服。( 福柯 2012)

  托德对杜山德采取的规训技术是强制性操 练。这种技术的特点一是强制性,二是持续性。( 福柯 155,181) 托德对杜山德进行强制操练的方式是令其持续讲述纳粹集中营中的往事。这 就如同将军战前的不断练兵,或是教师考前的经 常模考,托德给杜山德布置了任务,并强迫他有 规律地练习,每隔几天就会去听故事,检查任务 完成情况。但这仍不能让托德满足,他不仅希望 听到纳粹故事,他希望一个英武的纳粹军官而不 是一个孱弱的老头给他讲纳粹故事,于是便强迫 杜山德穿上类似纳粹军官制服的衣服,像军人一 样在房间里踱步,慢慢进入杀人恶魔的角色。持 续操练可以改变受训个体的习惯、行为和思想, 使个体产生一种“创生”意义上的进化。( 福柯

  180) 这种进化主要体现在: 杜山德逐渐习惯了回忆,即便托德不来听故事,他也会自发地想起集中营的生活,甚至在梦中都会时常想起。他已渐渐恋上了托德的监狱,因为在那里他已不再是个如履薄冰的垂垂老者,而是掌握生杀大全的纳粹暴徒,那种统治者的感觉使他陶醉。

  杜山德对托德采取的规训技术是教育。在《纳粹高徒》中,杜山德与托德的关系近似于老师 和学生,杜山德讲述故事的行为类似于老师传授 知识的过程,他也如同老师一样对托德进行教 导,托德在监狱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杜山德在 信息和经验上处于优势地位,因而他在对集中营 历史的讲述中掌握主导权,托德只能聆听而无力 质疑。杜山德从自己的视角给托德灌输历史经 验,托德跟随杜山德的视角被动接受历史经验。这使杜山德对托德的教育非常高效,很快就控制 了托德,影响了托德的心态和判断力。小说中两 人都经历了做噩梦、残杀动物、杀人的过程,但每一步的发展中都是杜山德在前,托德在后,可见杜山德的情绪和思想行为一直在影响着托德,托德就在这种教育下逐渐接受了杜山德的规范和标准。托德几次想要摆脱最终都失败了,他的失败不只是由于杜山德的威胁,更主要是由于他本身已经在规训下经历了创生,成为了一个与之前不同的、被规范与教化了的个体。

  三、权力运作产生的影响

  上文的论述说明托德和杜山德两人是互相 控制、互相改造的,但他们二人并不是对立的敌 人,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共同生存,与《肖申克的 救赎》中安迪与狱吏的关系非常类似。( 仇云龙34-37) 托德和杜山德有着牵制对方又保障彼此安全的协议,在囚禁着杜山德的监狱中他们的协议 是杜山德提供纳粹集中营的信息,托德为其保守 身份的秘密; 而在囚禁着托德的监狱中他们的协议则是托德做忠实的听众,杜山德帮托德保守其 知情不报和成绩下滑的秘密。两人在斗争的同 时紧密合作,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关系,这样的共 生体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应该是稳定的。但二人最终都走踏上了毁灭之路,这是为什么 呢? 这主要是因为两人在权力运作过程中激发了恶念,陷入了恐惧。

  恶念的激发是指,杜山德本想将过去的恶行 统统忘记,隐姓埋名度此余生,但托德的出现打 乱了他本来的计划。在托德的监狱中,他被规训 成为恶念重生的纳粹狂徒。在这种情况下,杜山 德已不再满足于日常的生活,他的思维已经回到 了四十年前,被唤醒的恶念指引着他按照回忆中 的做法大开杀戒。对托德而言,他本来是个前途 无量的优等生,受到老师的重视、家长的信任,他 的生活中本不该存留杀戮的痕迹。但杜山德将 恶念蔓延至托德,在对托德的教育中传授杀戮, 年幼的托德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被杜山德的话 语所收编,被训练成为一名具有暴力症候的“纳粹高徒”。可见,隐形监狱中的权力运作使杜山 德恶念重生,并在现实生活中重新做恶,进而通 过规训在托德心中种下恶的种子,致使托德的恶 行接踵而至。

  恐惧的萌发源于杜山德和托德的秘密,他们就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被引爆。杜山德和托德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他们自己本身性格内向,朋友又少,心理排泄渠道就不畅通; 而生活中又存在着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没人帮助自 己将其拆除,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人又是那个随 时可以引爆炸弹的人,因而他们时刻笼罩在恐惧 之中。身陷恐惧的两人栖身于一根绳索的两头, 看似平稳的绳索蓄积着巨大的张力。神经紧绷 的两人需要发泄,但他们没有正常的发泄渠道, 因而被裹挟进暴行之中。每一次暴行过后两人 都会获得一时的精神解脱和心理满足,但很快又 会重入恐惧,在新的痛苦中挣扎,接着酝酿下一 次暴行。这种发泄方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 紧张,越需要发泄,发泄得越多,错误就越多,错 误越多恐惧和不安就越多。

  在斯蒂芬·金所营造的恐怖环境中,“禁闭空间”的惊悚氛围并不浓重,但它“温水煮青蛙” 式的做法会使个体再造自我。在《纳粹高徒》中, 托德和杜山德都以对方的秘密做把柄,为对方建 构了一座隐形监狱,并对其进行规训,最终实现 了对对方的改造。两人将隐形监狱的建构和运 作想象得过于理想,殊不知自己也在对方的规训 中重新形塑,最终只能是作茧自缚。被改造后, 二人人格扭曲,为了发泄恐惧带来的苦闷不约而 同地选择了暴力的方式,犯下了更多的罪行,成 为了现实监狱中真正的囚徒。

字数:3475
原作者:寒冰射手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514608/


[发帖际遇]: 丑土妹 彩票中了安慰奖,得到 4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06:03 , Processed in 0.10581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