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48|回复: 0

《素食者》:消极的抗争不是抗争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谙于世事,不愿世故。

      UID
868
      积分
1048
      回帖
328
      主题
179
      发书数
0
      威望
794
      铜币
1825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7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2025-4-11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本薄薄的小说,我在前往成都的动车上,用一个多小时看完了。朋友说这是女恐文学,倒是不假,本书中出现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设计无不突显着社会生活的压抑和家庭氛围的紧张,无一丝温馨可言。可以看出作者将“负能量”进行到底地创作意旨(无贬义),而作为一本极具现代主义色彩、针砭时弊的东亚社会文学,能拿到诺奖也不令人意外了。

  或许是囿于篇幅,本书并未对书中核心人物英惠从“正常”(此处的“正常”要打上引号,毕竟“正常”与否的标准本来就不是客观的)到吃素再到对成为植物有偏执地渴望,这一转变的原因进行详细描写,不免让人满意更加充分地感同身受。在我看来,相较于英惠,反而生活中的艰辛在书中被更为细致描写的姐姐仁惠倒更值得同情和认同,毕竟放弃永远是最轻松的逃避手段,而一个人放弃的责任,总会由另一个人去背负(或许仁惠就不应该去干涉英惠,任其随了自己的意?针对这个问题,保守派和自由派怕是会吵个不可开交吧)。

  东亚文学中,我读的最多的自然是中国文学,其次日本,再次韩国。日本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多,但日本的继承是片面的,其将中国文化中的“物哀”发挥到了极致,由此衍生出对“生命在美到极致应当终止以使美永存”的偏执理念(三岛由纪夫的“丰饶之海”四部曲即是如此),进而产生了对死亡的渴求;而之于韩国文化,我却只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其片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进而产生了等级十分森严的社会体系,大到政府,小到学生,上下级直接的鸿沟和由此带来权利(力)差距是巨大的。而这本书却又让我看到了韩国文化中追求毁灭的一面,它从形式上类似日本的“物哀”,却拥有截然不同的内核。

  当然,我并不认同本书所主张的价值观(或许是我自以为本书所主张的价值观)。一方面,大言不惭地说,我是一个责任意识较重的人,无法接受放弃责任并将之转嫁到他人身上的行为;另一方面,我始终相信,人可以失败,但人的意志却不能被摧垮。书中虽未详细描述英惠遭遇的困境,但至少明确了英惠并未试图与他人沟通做出改变,而是自顾自地采取了行动。若是将之作为艺术创作的夸张倒也并非不能令人接受,但难免会影响读者对书中角色的共情。

  消极的抗争并非抗争。

  又及:我始终偏执地认为,需要解读才能让读者理解的作品不是好作品。

  总字数:841
  作者:虚室生白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285378/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1 收起 理由
wenxin + 1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06:02 , Processed in 0.07252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