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43|回复: 0

《红楼梦》:从金钏到晴雯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UID
1971
      积分
1025
      回帖
51
      主题
228
      发书数
0
      威望
885
      铜币
3592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2025-4-10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钏和晴雯这两名少女,确实是死在了吃斋念佛的“善人”王夫人的手里。然而,并不能就此断定王夫人就是个伪善的恶人。金钏投井,王夫人独自在房中垂泪,要不是宝钗进来,谁也不会看见这一幕。可见,王夫人的眼泪不尽带有是表演性质的。

  那么到底是谁杀死了金钏和晴雯?或者,又是什么东西借着王夫人的手杀死了金钏和晴雯?

  读红楼的间隙,我也常常读别的书。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的时候,看到梅诗金公爵为叶班钦娜将军夫人和三位小姐讲述自己在瑞士的见闻:少女玛丽被人诱骗私奔,旋遭抛弃,被当地人认为有伤风化,从此遭受侮辱与损害,玛丽自认自己是罪孽深重之人,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亡。

  我忽然就想到了金钏和晴雯。她们死得比玛丽更加无辜,她们根本就没有采取任何所谓“有伤风化”的行动。然而凶手都是同一个:以道德作为至高无上规范的法庭。而道德,莫过于大多数具有社会性的人在判断同一件事情性质的时候,达成的共识。

  金钏死了,死于她作为一个地位低下的小丫头,胆敢在王夫人眼皮子底下,宝玉跟前口舌荣国府里涉及妻妾和嫡庶关系的敏感话题。在道德规范看来,可见是下作到极点了。王夫人一句“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教你教坏了”,立马从道德上判了金钏死刑。

  金钏只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小丫头,纯粹有口无心。然而对于王夫人这句毁灭性评语,竟然高度认同,一听说要撵她走,急忙跪下来哭道:“我再不敢了。”又边哭边说:“这会子撵出去,还见人不见人了?”

  金钏没那么超前的意识,要追求自由,要维护尊严。她只知道,她周围的人看待这件事情的态度和王夫人都是一样的,所以,是她错了。她是不道德的,她是有罪的。现在她被判为不道德的,有罪的。她在这个社会已经无法生存,于是只有一死。

  晴雯的死,比金钏的死来得更加复杂。她作为某些阴谋家要除掉的绊脚石而死,作为某些阴谋家互相斗争的牺牲品而死。但阴谋见不得人,道德却冠冕堂皇。那么,就给晴雯扣上不道德的罪名让她去死吧。更何况,晴雯给诸位阴谋家留下的“莫须有”的把柄都已经足够多了。

  但“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的晴雯纵然意识比金钏等人再高,也只是自认应该得到比当下更有尊严的生活罢了,她的心里依然是有道德规范存在的。曹公在小说里暗示了多次晴雯的清白,甚至借风月老手,晴雯那淫荡的嫂子之口告诉读者:“这么看起来,你们两个人竟还是各不相扰呢。我可不能像他那么傻。”

  她之所以觉得自己太冤枉,只是咬定自己行得正走得直,道德规范认定的不道德,有罪的行为她没有做。“我虽然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蜜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这句话是晴雯对自己清白的最后表白,可惜她只能死不瞑目了。

  道德与卫道士之间,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在金钏之死事件中,王夫人、乃至宝钗,都遭到了道德的利用。金钏的死讯传来,宝钗觉得这是一件“奇事”,王夫人居然也觉得这是一件“奇事”。姨妈和侄女竟然达成这样的共识——这件事是“奇事”!

  这件事不是“奇事”,这件事分明是“悲事”。但是王夫人和宝钗,她们都没有这样的意识!他们浑身不觉,他们信仰膜拜的道德,至高无上的道德,简直就是圣洁的真理,竟然,会有杀人害命的作用。

  她们当然意识不到这是“悲事”。否则,她们会去怀疑这道德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她们没有,她们不可能。芳官以前是个小戏子,居然就凭着这一点,王夫人就咬定:“唱戏的女孩子,自然就是狐狸精了”,这是什么逻辑?道德就是如此野蛮,借着王夫人的手,铲除了不道德的罪人。

  晴雯的死更加残酷。因为杀人者已经有意识了,原来道德也是可以被利用的。

  王夫人只要宝玉远离“狐狸精”的骚扰做个正经的读书人,那些不怀好意的老婆子只要撵了这些冒犯过她们的小丫头好报仇,袭人只要挤走晴雯好稳住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威信。道德是再好不过的借口了。

  就好像,芳官是个戏子,就可以断定她不要脸一样,晴雯生得风流俊俏,那一定是想勾引男人了,何况还有袭人打小报告送上的一干流言蜚语,作为莫须有的佐证。晴雯就是这样,被推入了地狱。

  这个世界上,只有贾宝玉这样的“多情公子”,和梅诗金公爵这样的“白痴”,才会认为那些美好的少女本没有罪。我常想,为什么大师创造的众多人物,都能在生活中寻找到原型,而贾宝玉和梅诗金公爵这样的人却无从寻找。也许,因为他们都是圣徒,他们视所谓的“社会道德”为社会维持统治的暴力工具,而无条件的爱和宽容才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

  宝玉悄悄祭奠金钏默默洒泪,为晴雯撰写《芙蓉女儿诔》;梅诗金公爵带领孩子们为死去的玛丽戴上花冠,在墓地栽种玫瑰花。这些段落,三流作家是写不出来的,只有充满悲悯之心的大师才会有这样饱含深情的手笔。

  总字数:1653
  作者:Rebecca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8492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06:00 , Processed in 0.11222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