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51
好友57 人
听众4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100
注册时间2025-2-27
最后登录2025-5-14
在线时间1449 小时
用户组:分区版主
我,秦始皇,打钱
   
UID51
积分8531
回帖613
主题945
发书数410
威望6142
铜币16142
贡献1200
阅读权限100
注册时间2025-2-27
在线时间1449 小时
最后登录2025-5-14
|

剧透预警:本文包涵《两度》和《未完成的书稿》的全部兜底剧透
甩锅声明:本文不客观、不公正;本人不专业、没品位。
这本两书是我听了一期“2023年最值得推荐的推理小说书”的播客节目之后找来看的。书单一共有十本书,包括本书在内的有四五本书我听了介绍之后都很想读,最后之所以挑了《两度》先看原因是另外几本要么阅读门槛较高,要么特别上头,要么特别本格,都很容易影响睡眠。《两度》在里面是个看起来非常稳妥的选择,唯一一个风险因子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是个法国人,但没想到就栽在这个不明所以的法(四声)式推理上了。
在正式吐槽之前再郑重声明,吐槽止于这两本书,绝对不延伸到推荐本书的播客,播主的评论和推荐都很赞,只是这两本书实在是不太合我的口味,榜里其它几本我还准备看的。
先甩一个暴论:我认为(绝大多数)好看的推理小说不怕剧透,又不是十分钟一集的柯南。
废话不多说了,先上剧透。
《未完成的书稿》是个顶格的套娃叙事,第一人称的“我”发现了“我”的爸爸一篇未完成的手稿。手稿讲了个啥呢,讲了一个写犯罪推理小说的女作家,女作家最近有一本新作上市。这本新作讲了个啥呢,讲了一个写犯罪推理小说的男作家,这个男作家就不只是写了,自己本身就是个变态杀人犯。
套娃只是一个背景线,主线的是女作家的女儿几年前被绑架了,同时号称“警界双V”的一对警察在追查另外几起连环绑架谋杀案,警察最后查查查到了女作家这,女作家自己查查查发现变态凶手是自己老公的同胞兄弟。女作家和变态凶手对峙的最后一章是作者儿子续的,真正的结局儿子没找到。
这个时候,你想不想知道《未完成的书稿》真正的大结局呢?如果想的话,你就得去读《两度》啦。而且,重点中的重点,人家可不是简单的时间先后上的续,而是一种“极其精妙的结构设计”。
所以《两度》讲了个啥呢?我看之前是抱着这个想法看的,看完之后还是这个感想,这是讲了个啥呢?
跟《未完成的书稿》的联系是这样的:《两度》里面也是失踪少女被绑事件,身为受害人前警察的老父亲和老父亲的前战友一通查之后发现犯罪团体是四个以艺术为命玩杀人游戏的老男人,其中一个罪犯就是《未完成书稿》的作者。也就是说在《两度》的世界里,《未完成书稿》是罪犯的一本半自白作品,就像《未完成书稿》里面最内层套娃的那个故事,所以,《未完成书稿》本身什么结局也不重要了。
你巧妙不巧妙?好像也有那么一点巧妙。但更多的我觉得不是巧妙而是巧,莫名其妙的环节很多,合理又有新意的桥段很少。
第一部,一讲到警察到查到几个变态罪犯是小时候在寄宿男校的同学,我就猜这不是罪犯小时候被男老师侵犯然后团结反抗的故事吧,果不其然就是这样,这简直就是欧美犯罪作品的标配梗了;最后那个双胞胎设定也太偷懒和离谱了,可信程度都没有超过最新的TVB桥段;反复强调主角警察过目不忘和罪犯总是跟警察疯狂暗示国际象棋的一个什么局的梗,好像有点带起来了《沉默羔羊》的感觉,但是最后都没啥靠这些破案的,设计还不如柯南有一个什么国际象棋局的一集。
但是第一部《未完成的书稿》节奏还算紧凑,主角还是在用理智办案。
到了《两度》,上来先搞一场从天而降的死鸟雨,然后男主角开始凭记忆办案。因为男主莫名其妙的失忆了,而且不多不少,正好失去了自己辛辛苦苦追查女儿下落10年的记忆。所以有啥推理不推理的,哥们之前都查完了,现在就是忙着办手机卡配钥匙,找到自己住处然后看了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真相大白的过程。找回记忆的过程中,有很多男主陷入迷茫的内心独白,神神叨叨地反复提及死鸟雨、回文等元素,感觉男主失去的不止是记忆还有理智。
失踪少女的老父亲失忆这个桥段再两本书里都用了一就既无必要也不合理,就是拿着所谓的两本书的巧妙联系也很难圆不上来:《未完成的手稿》的邪恶作者在他的作品里一个蹩脚的双胞胎失忆桥段,在《两度》的世界,这个作者绑架的少女的父亲查案十年然后失忆了。邪恶作者写手稿在前,受害人父亲失忆在后,也不可能是那个作者吃饱了撑的还秘密监视受害人父亲的精神状况,完了还写自己手稿里。
反正就不是本格推理,的确也不必言必称诡计设计。写到这个份上,我觉得还不如写成社会推理呢。但是社会推理你得社会啊,这人物塑造的立体程度实在是一点与现实社会问题的共鸣都引发不了。
罪犯就是变态,很变态,超变态,特别变态:恋尸的、虐待的、拿血画画的、做干尸标本的,穷有穷的变态,富有富的变态,大堆血腥变态画面疯狂堆砌,到了《两度》什么东欧黑帮在浓硫酸液里溶尸……不是说这种阴暗面就不存在,但是这一大群变态就感觉跟外星人空降地球一样,完全没什么物种的起源可以讨论,反面人物都不如柯南里的2D黑衣人有立体感。
刚读完的时候,我本来一直在大骂,本来看闲书的时间就很宝贵,看了这么两本书,真是浪费时间。但是我转念一想,就是因为现在节奏那么快,各种“一小时看完某某神作”的视频才大行其道。昨天还在同一档播客节目里听嘉宾在聊到阿婆的经典如果是当下的作品也成不了经典,因为节奏太慢了。
想这样真正花时间把书看完、被伤透了心再勤勤恳恳码字骂街,放到当下,似乎也成了一种可贵的经历。
想到这一点,我释然了一点点,但是不多。在座的各位如果是带着一种纯猎奇的心理是可以读一下;或者想体验一下想给作者寄刀片那种七窍生烟的心情,那也是可以读一下。反正,我是要去看舒适推理《周四推理俱乐部》弥补一下我看了这么多的精神损失了。
1945 个汉字
转自:莘莘 评论 《两度》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7838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