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63|回复: 0

-《雪的练习生》

[复制链接]

用户组:儒士

      UID
4432
      积分
211
      回帖
21
      主题
23
      发书数
0
      威望
189
      铜币
2297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1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和动物的边界在哪里?我们怎样才能跨越?”多和田叶子在访谈中来回切换三种语言,却没有炫技的感觉。她用日语和德语写作。在将《雪的练习生》从日语翻译成德语的过程中,她形容日语和德语像猫和狗——“猫不想成为狗,狗也不想成为猫。”在《和语言漫步的日记》里,她在日语和德语的同义词里蹦来跳去,咂摸着不同语种的同义词里隐含的情感上的差异。她摸索着、试图擦掉语言的边界。边界是她持续探索的主题:“我们有时会觉得不存在边界,有时又会觉得两者截然不同。”《雪的练习生》同样也是有关边界的故事。在《雪》中,边界存在于人和北极熊、人言和熊语之间,北极熊自身亦是不断跨越国境边界的动物。《雪》由三篇小说构成,讲述的是三代北极熊的故事。《祖母的退化论》讲的是外婆北极熊,《死亡之吻》讲的是母亲北极熊,《想北极的日子》讲的则是北极熊宝宝克努特的故事(在现实中也确有此熊)。人类女演员厄休拉和母熊演员托斯卡在梦中成为灵魂挚友,并在舞台上表演“死亡之吻”这一惊世骇俗的节目。在接吻的过程中,人的灵魂流向熊,人的语言也流向熊,熊由此得以为女演员写下传记。小说的结尾让故事的叙述者轻轻一转,演员的视角转化为北极熊的视角,读者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看到的故事,一直是熊披着人皮讲述的故事。在《死亡之吻》里,人和熊的界限那么模糊,完全可以由一方而替代另外一方。而厄休拉这个词来自于拉丁语,其原本含义正是“小母熊”。多和田叶子用这种文字游戏,再一次发问:人和动物之间的界限到底在哪?人和动物是否可以相互理解?在小说这种理想的载体里,人和动物自然是可以相互理解的。正如厄休拉和托斯卡成为了灵魂的挚友,也正如厄休拉从小便不由自主地被马戏团里的动物深深吸引。但值得注意的是,《死亡之吻》里真正和动物成为“挚友”的人只有厄休拉一个,而厄休拉作为女性,在男性居多的马戏团里经历的种种自我怀疑,以及厄休拉在婚姻中承受的痛苦,也只有身为母熊、经历相似的托斯卡能够理解。不由得想起《末日松茸》。《末日松茸》一书带给我的最大的感受之一,便是女性生来就是自然最好的盟友,这也是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生态女性主义反对将自然视为他者和可控制对象的人类中心主义,也反对将女性视为他者的男性中心主义,提倡用多元、共生、平等的视角。这和《雪的练习生》里体现出的精神内核,其实是一致的。在《想北极的日子》里,这种尊重熊的“主体性”的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北极熊克努特作为人工哺育存活下来的北极熊宝宝,在十几年前属于当之无愧的国际明星。在那个时代,它不仅仅是一只北极熊,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的一个令人安心的存在——人们渴望克努特存活下来,仿佛希望克努特能够打赢这场有关气候的战役。但熊是怎么想的呢?克努特的自述其实是让人心疼的。从小生活在盒子和房间里的他,没有母亲的照顾(母亲托斯卡生下两只小熊后就转身离开了),只能与人类饲养员为伴。而人类终究不是熊,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需要照顾。克努特无可避免地成为孤独的北极熊明星。读这篇的时候,我一直很难过,熊为何不能只是熊本身?明明都是地球上的生命,甚至北极熊要更加纯洁和无助,为什么克努特却不得不为了取悦人类观众而不断努力?让熊这种自然中的精灵,成为权力博弈中的一环,成为政治立场的标志,人类的自大与共情能力之低让人羞愧。然而即便如此,厄休拉依然对托斯卡说:“我来替你写你的故事。”托斯卡依然在文章中写着:“我的课题自始至终都是书写在克努特的身后被人遗忘的厄休拉的故事。”她们依然渴望为彼此写作,因为她们还是深爱彼此。《献灯使》里,世界即将崩坏,新生的一切都在走向死亡,人类吃着自己的因种下的果,但多和田依然借狗的口说:“人类是地球的癌细胞,但我还是很想念人类。”《雪的练习生》的写作时间应该比《献灯使》早,行文之中还没有《献灯使》里恐怖的末日氛围。但多和田叶子对人类的感情,却是如出一辙的。



总字数:1608
作者:复调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6061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4 19:43 , Processed in 0.0780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