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8|回复: 0

《去您的巴西》:去他的巴西找自己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搬砖中...

      UID
667
      积分
1468
      回帖
1836
      主题
66
      发书数
0
      威望
517
      铜币
5956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1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2025-4-2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去您的巴西》时,请放下思考,将灵魂交给直觉,相信你的身体。

  这本书需要用身体来阅读,因为作者胡续冬的语言会直捣你的身体感官。在书中你会常看到 “浑身长满了乳房的弃妇”般惹眼的比喻,其实这比喻的本体是再寻常不过的芒果树;此外,书里有专章写到闻名世界的巴西烤肉,闻所未闻的马黛茶,令人“上瘾”的巴西国饮“瓜拉那”,让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动;更加惹火的是,在胡续冬的字里行间,无数衣着暴露,生活态度随便的巴西美女频繁出没,偶尔还演出倒追色诱的激情戏码,让你也跟着作者一起“翘”了。

  《论语》对人性有精辟总结:食色性也。任沧海桑田,天道轮回,人终归少不了炉边灶旁、男女风月。胡续冬显然深谙其道,他写作时也就专攻这人性下三路。在《去他的巴西》中,饮食和巴西国民的“性福”是两大主线。不过两条主线各有特点,饮食主线主要讲述四川教授胡续冬怎样筚路蓝缕地在巴西厨房烹饪出正宗川菜,征服巴西人民、扬威异国的故事。而“性福”巴西则更多是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津津有味地为读者介绍了巴西国民生活作风问题:巴西人民视性事为家常便饭,14岁女孩就会向他抛媚眼求欢, 50岁的教授保罗用汉堡包就能将女性诱惑回家一夜春宵,定居多年的四川老华侨叮嘱他在巴西一定要“大力整女娃娃”。热火情节让国内的光棍屌丝们看得垂涎三尺,捶胸顿足。但胡老师从来不忘了在文章最后跟巴西性福划清界线,强调自己在巴西一直坐怀不乱,视美女如粪土。

  试想,在距离我朝数万公里的世界彼端,有这样一个国度,它的人民爱美食而不擅厨艺,它遍地美女俊男视性趣如家常便饭,作为一个异国人,只要稍有厨艺,就会被奉为“食神”,长相如胡老师,尚自能惹来艳福不断。那该是怎样一片神仙乐土。

  在我看来,胡老师笔下的巴西神话的动人魅力来源于这样一个假设:你喜欢另一片土地那是因为你在那里找到了隐藏的自己。

  对中国人来说,这个理论是成立的。同属金砖四国的巴西,拥有中国人严重缺失的一些好品质:如乐观、性自由、对生活无所谓的态度,看胡续冬笔下的巴西人,不懂厨艺,却吃得开心快乐。并不富裕,开70年代的甲壳虫还堵着车,却仍然快乐地哼着热辣的桑巴。面对着腐败低效的官僚机构,却颇有娱乐精神,从不呼天抢地,该泡妞继续泡,该扭桑巴继续扭。总而言之,我们在很努力地生活的时候,巴西人在很努力地享受生活。

  中国在金砖四国中GDP排名第一,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也绝非懒散的巴西人民可比拟,不信你晚上9点去北上广CBD看看加班一族释放出的耀眼灯光,再调出中国夜景卫星图,看看山东江苏学生们上晚自习释放出的万丈光芒。可是午夜梦回之际,每个中国人都该扪心自问:我的国家威武雄壮,可是我幸福吗?

  也许我们都应该向巴西人民学习,不要太费心思考怎么做饭,而是享受吃饭本身;不要太矜持,而是勇敢对异性说爱求爱。放下五千年文明造就的理性,重拾被忽略的饥渴身体。

  从这个意义上讲,《去他的巴西》值得你一读再读。因为你会从中找回那个失落已久的另一个自己。

字数:1218
转自:江浪 评论 去他的巴西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759351/


------== 人生很长,不要着急。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4 17:04 , Processed in 0.0815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