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4432
好友0 人
听众0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25-3-2
最后登录2025-4-28
在线时间12 小时
用户组:儒士
UID4432
积分211
回帖21
主题23
发书数0
威望189
铜币2297
贡献0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25-3-2
在线时间12 小时
最后登录2025-4-28
|
前几天网购,今天终于到了。拿到书后,精读了部分章节、也略读了全书。本书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十几章是穆旦的个人传记,再到17章,其实有作者的人生体验,在动荡中如何往里走安顿自己、如何自洽。18章到20章,讨论了文艺复兴、历史书写等等文学史核心问题。作者从事穆旦研究二十多年,穆旦早已不止是文献中的穆旦,他的自传里克制地注入了作者的生命体验,同时,也不止是文学的穆旦,而是延展到更广阔的文学史、文学批评和穆旦的前沿研究。不同的读者都能从这650多页的文字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找到答案。军人、恋人、学生、职员、沉默者。初中课本里收录了《我看》,至今都记得那句“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悄悄、揉、低首、荡,显春风温柔延宕;而丰润、远水、绿潮,尽显草木银铃摇曳。回到本书,封面是绿色和褐色交错的。或许是应和着诗句中的“叶子、枯黄、飘零、尽头。”绿色意味着生命与希望、褐色则是死亡和晚年的钟声。绿叶与枯木,回忆与现实之间层层叠叠、犬牙交错,封面色彩的设计便看完了穆旦的一生。绿色与褐色交错,像潮汐拍打岸边,潮涨潮落间,隐约听到一声长叹——“我已走到幻想底尽头。”渐渐,潮水吞没了一个瘸腿的背影。我忽然意识到他名字里命运的闭环“穆旦”,或曰“慕旦”,在人生的黄昏,他多么羡慕日出之“旦”啊。作者笔下的穆旦是丰富、复杂、危险、生动的。大西南、入缅作战、《新报》、留学、出走、归来、外文系事件、肃反事件、自述、晚年的翻译、静默、潜在写作等。且论述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大量直接相关的、外在的文献互相映证。因为穆旦“沉默”带来的复杂,不仅是交代材料的“形势所迫”及回忆自述的“自我欺骗”,还有穆旦本人的多个版本修改等。而本书并不古板,而是基于穆旦的文字和文献,以推测性语气,敞开了多种可能性。本书讨论了诸多很有趣且重要的话题,也可见本书目的并不仅是传记,而是以穆旦为基础,延展文学史的核心话题。例如:落魄户子弟(王晓明老师的《无法直面的人生》中谈到童年、落魄对作家的影响)灵魂记住了——南岳之秋(西南联大的南迁途径长沙的历史,杨苡老师《一百年、很多人、很多事》、杨潇《重走》)文学主张上是“生活的还原、赞美、歌颂还是新的抒情?”都是对诗歌、文学本色的追问。穆旦将自己放置于“隐藏在生活表层之下”的位置,使他的敏感能短暂地钝化。再比如,“坐在山岗上让我静静地哭泣”,《隐现》和唐人李华《吊古战场文》“互文着”——“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包括三年后作《森林之魅》,慈悲之心可见一斑。“把清白卖给我们的敌人。”包括穆旦诗歌对“上帝的创造”,从而支持和安慰饥饿的诗人,他们喊叫着要求身外的支柱。《诗八首》之前在课上一篇篇读过,如今再读,依旧喜欢,之前也看过郜元宝老师的解读。确实如果视作爱情的组诗,将会生动活泼且贴近现实。有过恋爱经验,才知道这组诗写得多么深刻且克制。摘录几句如下:“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相同和相同溶为倦怠;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它和春草一样的呼吸,/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浪漫和疯狂之余,作者通过多方线索和文献,考证出了穆旦交往过的女友,以及写爱情诗的地理位置变化。而后本书进入了更为暗流涌动的阶段。穆旦在这段时期历经“被打压、被鼓励、出面、隐没、发声、沉默”的洪流回溯。穆旦本人的出走、回归、写材料等等。他和时代有意或无意达成了默契,你不说,我也不说。就像冯至《自传》描绘的,不断动态生成并分解的自我画像。作者通过日记、他人回忆、书信、翻译作品、交代材料、史实,将这段蜘蛛网密布的历史拿出来,吹灰、擦拭,捻着一根根透明的蜘蛛丝,一点点地勾勒、描边“看似平静的生活”,以及那个“俄语扼住英语咽喉”的时期。还有文学史中对穆旦的评价也在书中全面展现。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所以后面悲观的部分就一笔带过了。(尽管里面有很多细节、经验、心态,在动荡中自我安稳的路径值得咀嚼吧。)写到这里,已经两点了,天色一点点变暗,书里的内容也蒙上阴翳,湮没于混沌。晚年的穆旦,大腿受伤、心肌梗塞隐隐作痛,躺在手术台上,他会不会想起从前翻译普希金的那些文字呢?他读懂普希金“痛苦大于力量”的绝望感吗?或许,普希金在决斗中射偏的子弹,在几十年后,不偏不倚打中了他的译者——穆旦。1977年穆旦去世后,他的《唐璜》很快就出版了,天亮了。好吧,还是乐观一些。就像佩索阿在诗歌《死于春天之前》所写:当春天到来,如果我已经死了,花将以同样的方式开放树的绿色也不减于去年春天。现实并不需要我。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用拉丁文对着我的棺材祈祷。如果他们围着它跳舞唱歌,我也觉得很好。无论什么事物无论何时到来,都让它顺其自然。(有删减)
字数:2072
转自:彩色芝不拉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5577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