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42|回复: 0

愿北平再无战事——《四世同堂》读后感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802
      积分
949
      回帖
20
      主题
216
      发书数
0
      威望
831
      铜币
3629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3
发表于 2025-3-30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给这篇读后感写题目的时候,脑海中不停地闪现《北平无战事》这部书的名字,没错,读完此书我最希望的便是“北平无战事” 。我想老舍先生的这部书可以称得上巨制,不仅因其篇幅之长,更因其格局之大、气势之恢弘。很早以前我就听说过此书,但当时听书名我以为它写的应该是一个大家族内部四代人的家族故事,于是就没想着去读这部书。而当我开始读这部书的时候,我意识到这的确是一个家族故事,但,又不仅仅是家族故事,这个家族是当时中华民族的缩影,这个故事代表着当时整个中国的故事。书里的各个人物都有其鲜明的特点,他们对应的是当时社会上的一批一批的不同选择的人。所以,它说小也小,小到这只是小羊圈胡同里的故事;说大也大,大到这是整个中国在抗战时的故事。我认为这部书格局很大,我以前愿意读的书可能是痴男怨女的凄情故事,但这部书像一双强有力的铁手把我狭小的格局掰开,让我看到了国家、民族、世界。

  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具有代表性,我想说说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些人物,先是故事的主人公祁瑞宣,这本书写了大量祁瑞宣的内容,写他的选择、他的心理活动。我对祁瑞宣这个人物的态度是有些变化的,当看到他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看到他渴望立即离开北平城去奔赴战场奋勇杀敌时,我深受振奋;当看到他为了整个家族的生存延续不得已必须选择担起肩上的担子,看到他为给家人挣口饭吃而去教书去做事,看到他被大赤包等人误认为是和他们一样的人,看到他多少次挣扎着在出城抗敌与承担责任中做抉择,我不由得为祁瑞宣委屈、难过、痛苦与无奈;当我看到天佑和瑞丰都因日本人而死,一家人饥寒难捱时,我好想大声告诉他:看!这就是你努力用沉默换来的吗?现在难道你还不出城去抗敌吗?不要在北平等死了,出城吧!但这时的祁瑞宣没有选择出城杀敌,而是继续的努力的尽量的维持这一大家子的生活,这时我对祁瑞宣有点气,我不懂为什么都这样了还不出去;当我看到祁瑞宣后来做起了地下工作,我想我和他的心情一样都舒服了很多,我为他找到了自己在战争中的地位,为他可以真正表达自己的爱国心而感到开心。其实,我想在那个时代最最痛苦的一批人应该就是祁瑞宣们,他们接受的很好的教育,有丰富的知识,他们有赤诚的爱国之心,有深厚的国家观念,但,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他们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在敌人统治的地方谋事。他们也渴望上战场奋勇杀敌,但责任永远的束缚着他们,他们走不了。他们因为有知识,知道自己更应该为国家做贡献,他们的责任心更强,他们想的更多,所以,他们最痛苦最纠结最真切体会到亡国奴的耻辱。在此基础上,祁瑞宣们又分出了两层,一类是祁瑞宣们,他们还是好一点的,他们无奈的选择沉默,但他们坚决不为日本人做事,所以他们内心深处还保留有最后的自尊。另一类是陈野求们,他们和祁瑞宣们一样饱受爱国与家庭责任冲突的痛苦,他们爱国丝毫不亚于祁瑞宣们,但为了生计,他们选择了出卖灵魂在日本人手下做事,他们只能一天天无时无刻地麻痹自己,变成行尸走肉。

  之后是钱吟默,他本是一个仙风道骨与世无争的诗人,他的生活本是与琴棋书画诗酒茶花为伴,他的眼神是那样的慈祥,他的举止是那样的彬彬有礼……,然而日本人的酷刑,日本人使他家破人亡,他不得已变了,他要复仇!复自己的仇,复国家的仇!日本人的残忍使这样一个温和的诗人变成了斗争的猛兽。钱吟默们,这样一批中国最温和的人们在被日本人逼到绝境时选择了站起来反抗。

  我最恶心的是冠晓荷、大赤包、蓝东阳、祁瑞丰们,他们不以亡国为耻,反而将日本人的侵占看做自己升官发财的良机,他们心中没有是非黑白,没有国家,只有名利。对他们而言,能让他们升官发财的便是他们的亲爹,而和他们流着相同血液的四万万同胞竟成了他们的仇人。他们看到日本人占领了北平,就努力的巴结日本人,他们帮着日本人去残害中国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毒疮,是比起日本侵略者更应消除的汉奸。更令我心痛的是,他们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是错的,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他们直到被日本人杀死也认为日本人不会害他们,只有中国人会害他们。虽然书中这些汉奸们都没有得到好下场,但我看了并没有心中一快的感觉,因为到死他们也没有明白过来。我多希望能让他们知道他们到底哪里错了。

  还有小崔、孙七们,他们都是心地善良的普通老百姓,他们也很爱国,若在和平年代,他们一定是好市民,但他们生错了年代。他们爱国,但他们不敢走,他们有顾虑,他们选择了低头。而在那个年代,反抗的话,要么生要么死,而不反抗,就只有死。当看到他们被日本人像蝼蚁处死的时候我多希望他们能反抗一下,然而,他们是温顺的中国人。

  瑞全,我认为他是书中最幸福的人,因为他年轻,接受过新式教育,不需要担起家庭重担,他可以随着自己的心去战场去杀敌。当他回到北平做地下工作的时候,他想他以前一直认为出北平去战场是抗战,但看着北平的惨相,难道在北平抗敌不也是抗战吗?当看到他的想法时,我不由得反思,是啊,原先我也一直以为出北平是抗战,在北平是服从,但其实只要有心有行动,在哪里都可以抗战。一线是抗战,稳固大后方也应当算抗战,就像钱吟默老先生。

  书中我看到四世同堂中迥异的四代人,他们分别代表了各自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不同的思想和他们不同的选择。小小的一个家族却是那个动荡年代杂糅的产物。书中温和有礼北平人的种种转变与苦难都是战争带来的,在结尾时书中写到那些日本人在无声的哭泣,不是为战争的反思,而是为战败的耻辱。战争是需要反思的,经历过战争的中国、日本和全世界都需要反思,看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悲惨,我们更应当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我想,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最深刻的启发,所以我的读后感名为“北平无战事”,我愿北平无战事,中国无战事,世界,无战事!

  总字数:2090
  作者:Thaitian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550929/

[发帖际遇]: ThomasVan 身为一个火星人,到地球考察花了 3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4 14:25 , Processed in 0.10182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