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593
好友3 人
听众0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100
注册时间2025-3-1
最后登录2025-5-11
在线时间236 小时
用户组:版主
藏经阁扫地僧
UID593
积分2565
回帖312
主题223
发书数0
威望2297
铜币6617
贡献0
阅读权限100
注册时间2025-3-1
在线时间236 小时
最后登录2025-5-11
|
之前看序言和各种荐语时,以为这会是一本极折磨人、难以持续阅读的作品,抱着一颗挑战的心来读,却发现它出乎意料地流畅、好读,几乎一口气读了下来。那些所谓黏糊糊、拖沓又甩不掉的长句,实际上彼此恰如其分地沿着作者的规矩有序相连,编织出的这张网并非密不透风、令人窒息,而是间隔恰当、线条坚韧。在一个个并不突兀的迂回下,每个人和每个人的视角相互映衬,最终首尾接应,回到一个完美循环的圆圈。
我们可以分两条线去看小说中的人物,首先是住在村子里的这些人:弗塔基、施密特夫妇、克拉奈尔夫妇、哈里奇夫妇、校长、医生、酒馆老板、凯雷凯什、凯莱曼、霍尔古什太太和她的四个孩子。
他们生活在一个被上帝遗忘的村子里,上帝顾不过来很正常,只是这个村子顺便也被其他人遗忘了。于是这里处处泛滥着腐烂的气息,这气息从荒芜的道路中和破旧的房屋家具中发出,在阴森森的天气里沾到村民们身上,反倒在人的身上发酵出最浓烈的气味,随时间的推移,他们身上从内而外的腐败味和恶臭,早已胜过了静物本身。
重复着再糟糕的生活,也比改变容易
住在这里的每个人都对这里充满了不满,这不满滋生了他们逃离的欲望,但有趣的是,无论前一秒他们诉诸要离开的情绪多么强烈,下一秒他们都会忽然犹疑、后悔,想要放弃这个决定。弗塔基放弃唾手可得的“出逃费”时那段内心独白解释了这点,“他心里明白了……他不仅不能,而且根本就不想离开这里,因为他在这里至少可以蜷缩在习以为常的风景的阴影里,但在外面,在村子外边,谁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离开意味着改变,改变意味着不确定性、意味着他们要重新开始思考并做出无穷无尽的新的决定。而呆在原地,不管原来的生活本身多么糟糕,它至少都有一种重复的安定感。
人类生性惧怕未知的改变,在稳定和不变中,原有的难以忍受的那些特点,在重复时都会使人安心。哪怕是每天早上重新闻到一股腐烂的气息,重新看到一张麻木丑陋的脸,重新走一遍泥泞的容易摔跤的路,重新喝一口兑了水的难喝的酒,都是让人保持安心,继续麻木又懒惰的生活的凭证。
而这样的生活持续得越久,人的勇气和智慧就会消磨得越多,从面孔到身体都开始生锈,所谓的出走就越像无稽之谈。
真的有新的世界和更好的生活么
小说中的另一条线叙述的两个人物是伊利米阿什和裴特利纳,这两个人对于村子里的人来说是多么神奇的存在啊。小男孩关于他们死去的谎言让他俩的归来从一开始就古怪神秘,引得村子里的人疯癫、恐惧又期盼。
伊利米阿什不在的时候,他们对他充满了怀疑,但他一旦出现,他就以巧舌如簧的话语轻易蛊惑了众多村民,他们心甘情愿奉上自己一年来的积蓄(施密特夫人奉上自己的身体),听从伊利阿米什不靠谱的计划,燃起他们生命中从未有过的热血和勇气,砸掉不要的东西,冒雨踏上逃离村庄的征程。
他们真的不怀疑么?不是,在雨中艰难行走时和在空荡荡的建筑中无助地等待时,他们都有曾怀疑过伊利阿米什所述的即将到来的美好生活,但他们宁愿保持麻木,捧起一个虚假的幻想,至少这个人能让他们做到他们自己此前说过无数次却从来也做不到的事,他们的胆量源于伊利阿米什,他们的目标源于伊利阿米什,纵使那是一个骗子,他们也被骗得心甘情愿。在那个腐烂的小酒馆中,在一段无意义的争吵过后,在几支疯狂的醉醺醺的探戈之后,他们已经感知到了撒旦的呼吸,他们太过疲惫,又长久以来太过胆怯了,在那时他们就已经明白,他们从心里期盼这样一个人到来,不论他给他们带来的什么,他们只想要这一下推波助澜,要这个站不住脚的计划来让他们盲目地相信,然后匆匆扬起希望的号角,带着一年来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和兴奋感,逃离这个和他们黏在一起的村庄。
和他们比,伊利阿米什似乎格外厉害,他敢跟警官呛声,可以只靠一段演说就能卷起村民们全部的血汗钱,他本该是那种卑鄙却得意的小人。然而,没有得意,他的内心一样无力。走进村子,本就是他在漂泊一年后无路可走而不得不做的决定,他表面上自信昂扬,可他的身体肌肤同样能感受到村子里腐烂气息的侵蚀,他的谎言给他带来的收益,不及他在一系列和村民的交道中所消逝的力量。
弗塔基看出了这点,“在伊利阿米什身上也丧失了力量,在他身上已经没有了闯劲,他自己也只是笨拙地踯躅,只是出于习惯向前走……”,在厄运面前每个人都没有还手之力,他们所做的所有装腔作势的努力都是无用功。无论是呆在一个窝里原地不动,还是不断地各处走动,其结果没有什么不同。从村子走到城里,找到新的工作(或者被逮捕),生活的好坏都没有变化,他们不过是从一个臭烘烘的床爬到另一个臭烘烘的床,从一个漏风的房间搬到另一个漏风的房间,忍受着一样难以忍受却生生不息的生活的折磨。生活不会变得更好一点。
窥视生活的人
小说中的医生与他人有种格格不入之感,他每天做的唯一一件事,似乎就是坐在窗前尽最大的精力和时间观察村民们的生活,然后冷酷地记录下来。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他存在于生活中的意义,不停地观察,不断地记录,“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希望,才能让自己不会有一天也变成这座日趋腐烂、永远在搭盖的地狱中一个无迹可寻的沉默囚徒。”,这句话本来似乎只是医生对抗不断腐烂下去的村子和村里的生活的一种信念,但当结尾处医生笔下的记录与小说的开头重合后,他的身影突然被附上了作家的模样。
我们所看到的,是作家自己在观察生活、观察众生,然后兢兢业业记录、书写的样子。而医生的这个信念,成了作家的信念。地狱不仅仅指那个被遗忘的村庄,它所指的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地方。而作家自己,则无法抗拒这描绘现实的使命,不肯做一个沉默囚徒,所以他一章又一章、一本又一本地叙写生活真实的模样。
他在一个狭小的村庄中提炼出普世性,放弃用美好的结局或具有欺骗性的解决之道来诱惑读者,他务实、冷静、残酷地把现实写给人们看。他或许只是想给活在幻想中的人们泼一盆冷水,提醒习惯歌颂美好的人们也别避讳现实。
当一个人不祈求假象,而是选择切实地直视现实的模样时,他会变得更坚强,而不是更颓丧。他要知道真实的模样,才会生长出在真实中得以存活的力量。没有一部小说能告诉我们该怎么活,怎么活得更好,好的小说只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然后促使我们自己去思考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
字数:2272
原作者:Lucero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3028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