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一幅横跨百年的敦煌历史画卷 在宝藏的流散与回归中,见国运之变化 寻找敦煌宝藏,也是在寻找民族之魂,寻找文化之本 敦煌,投射着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荣辱沧桑。 敦煌珍品的流散,是近代中国伤心历程的缩影,众多敦煌遗书和少许壁画雕塑,如今分藏于世界各地。当年,它们的流散过程充满了无知与欺骗,巧取与豪夺。而今天,各国收藏机构合作对其修复、出版与数字共享,各国学者悉心研究、相互交流,共同推动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和利用。“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因此形成。 作品回顾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敦煌文物流散的往事,以及学术文化界几代人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乃至通过不懈努力,让敦煌宝藏以出版形式魂归故土、重光于世的艰辛历程。在“历史”与“学术”两个题眼下,激荡着国人充沛的民族情感,同时也体现出敦煌学的国际性。本书的出版,必将丰富读者对敦煌的认知,并成为学界研究敦煌的重要参考。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好书”作者荣新江教授作序评价: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真正的敦煌学学术史著作。尽管学术史难做,但这部书可以说是一部难得的学术史。两位作者在前人许多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探索和整理,对百年来的学术史做了系统的阐述,包括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文献流散,各国探险队的攫取、豪夺,早期敦煌学研究的艰难历程,特别是中国学者远渡重洋,抄录整理敦煌文献的经过,以及最近四十年来敦煌学的迅猛发展和各国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争先。虽然没有像纯学术著作那样出注,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的叙述无一字无来历,是一本相当全面又可读性很强的敦煌学学术史。 上编·伤心敦煌 从敦煌到北京 从中国到英国、法国、日本、俄国、美国 敦煌文物在乱世中发现,也在乱世中流离 敦煌文物的受难史,亦是中华民族的沧桑史 中编·四海寻梦 敦煌不幸,经历了太多的凄风苦雨 敦煌有幸,遇到了许多珍爱她的人 那些为学术为民族而激情涌动的心 不只是在敦煌遗书中皓首穷经以传承文化 更是在扩张绵延不绝的民族精神之血脉 下编·魂兮归来 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 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中国敦煌学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奋力前行 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终于促成敦煌学在中国崛起
|